4月16日,杉杉股份宣布通过增资方式收购LG化学旗下偏光片及相关资产70%的股权,并成立偏光片供应商杉金光电,实现高端偏光片国产化。这并不是杉杉第一次跨界转型了,被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激动地称为“60岁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创业”,他也为此在淡出13年后重新出山。“我从20多岁接手资不抵债的甬港服装厂,做成中国西服第一品牌;年上市,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股;在服装如日中天的时候转型新能源,用20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综合材料供应商。现在开始,做好偏光片业务将是我最重要的工作。”郑永刚表示,要以持续的投入、持久的耐心再造一个新杉杉。1海外并购始末
在谈这场海外并购之前,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偏光片。
据了解,偏光片是制造液晶面板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占到液晶面板成本的15%左右,根据Omdia数据显示,全球偏光片市场规模保持稳定,约百亿美元,近年来,国内偏光片产能依然存在缺口,偏光片生产企业主要为日本、韩国企业,产能前三的分别是日东、LG化学以及住友。
正是这样,在最初与LG化学洽谈偏光片业务的收购是,郑永刚的内心是犹疑的,他脱口而出:“这么好的东西,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要卖掉?”
LG化学方面对此的解释是——第一,借助资本与政府的力量,京东方等国产企业在行业中给予过去日韩龙头企业巨大竞争压力,早在年,受下游大尺寸LCD产能过剩影响,大尺寸LCD偏光片业务曾出现急剧下滑,LG化学便曾试图将LCD业务剥离;其次,LG化学在战略层面进行全面调整,未来将重点布局锂电池产业。
但这样的回答,并没有完全打消郑永刚的疑虑。他进而问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卖给我们杉杉?”
片刻,郑永刚便收获了一句特别有中国人情味的话,“嫁女儿要嫁个好人家,LG不但希望偏光片业务能卖个好价钱,更希望看到这个产业在未来能得到发展。”
在LG化学的眼中,杉杉便是这样一个好人家。杉杉是LG化学的正极材料供应商,双方多年来在锂电池领域有着深度合作,并且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同时,杉杉又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民营企业。
在大多数人没有品牌意识的情况下,年,思维活跃的郑永刚创立了“杉杉”这个品牌,并凭借其高品质、时尚精致的制作,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杉杉牌西服,不要太潇洒”,年,郑永刚借了3万元去央视做广告,凭借这样一句广告语,杉杉西服在国内一炮而红。
而在中国服装产业最火、杉杉品牌最辉煌的时候,郑永刚毅然开始杉杉股份的转型。作为国内首批进入锂离子电池材料市场的企业,从负极材料起步,并先后进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领域,杉杉股份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做到了世界领先。
郑永刚曾说,任何产业都有周期性规律,行业好的时候,我已经在准备下一个周期了,旧的产业衰退,新的产业已经起来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偏光片业务或许便是锂电池之后的下一个周期。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在区域集群协同发展之下,已成为全球产业规模第一,但目前全产业链的安全仍没有保障,显示产业核心材料、关键装备国产化率非常低,很容易被“卡脖子”,尤其易被上游材料与装备限制。行业数据显示,仅在面板上游的材料产业,包括偏光片、玻璃基板、靶材、光掩膜版、光刻胶等产品,近年来国产化率均不超过20%。
“上市公司的核心功能是打开资本通道,通过并购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从0到1的创新。”深思熟虑后,郑永刚拍板,进军偏光片领域。
2“新杉杉”如何造做下决定后,这场并购的时间线是紧锣密鼓的——
年6月,杉杉股份斥资11亿美元,开始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
今年2月1日完成资产交割,收购成功完成,全球四大生产基地和多项专利全部交付,原经营和技术团队保持不变,53名中高级管理干部、38名韩国籍技术专家全部留任;
4月16日,杉金光电启动仪式暨战略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宣告杉杉股份的这家子公司正式运营,预计中国企业在偏光片的市场份额,将从不到10%提升到45%以上。
这个过程中,杉杉已经尝到了偏光片带来的甜头。杉杉股份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82.16亿元,同比下降5.35%;归母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下降48.85%。而在其发布的年一季报预增公告中,预计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到2.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就本期业绩预增,杉杉股份指出,主要是新增偏光片业务并表带来较大业绩贡献,预计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亿元到1.8亿元。其次才是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盈利能力提升。
对于偏光片,郑永刚信心十足:“要做就做第一,做行业老大。”怎么做?他定下三个战略——
一是迅速扩大产能。两年内,杉金光电将在苏州等地新建4条超宽幅和宽幅产线,共计拥有南京4条、广州4条、苏州2条共10条全球领先的生产线;同时,强化宽幅产品优势,以性能更优、品类更全、竞争力更强的产品,满足智能化时代的市场需求。郑永刚说:“站在山坡上永远战胜不了山顶上的敌人,规模是关键中的关键。”
二是立足自主创新,制定行业标准。建立全球研究院,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参与全球显示材料技术角逐,持续跟进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全面夯实产业领导地位。
三是协同发展,建立产业联盟。杉金光电将引导上游日本、韩国材料厂商在国内建厂,完善国内的产业布局,同时贴近下游客户,推动上下游产业融合,共同建设“显示强国”。
今后,锂电材料和光电材料的双轮驱动,意味着杉杉股份将持续向高科技行业发力。从另一个角度看,类似品牌这些软实力固然能够为企业发展打开空间,但杉杉蝶变的经历似乎在讲述一个道理,能够推动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永远是科技创新这种硬实力,这也是浙商、甬商在打造“百年企业”中应该牢牢把握的方向。
东南财金联合全景网推出“新发展新使命”系列报道,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