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老基友的约定,记和君商学院一年学习心

眼看上完这个月的大课,在和君商学院一年的学习就告一段落了,毕业报告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儿,可大可小、可长可短。这份学习报告我应该从哪儿入手呢,就从我怎么知道和君,决定去读和君说起吧。

大学毕业后一段时间听过和君,因为有身边的同学去上过和君,在相互推荐,应该是年年吧,当时对和君一点都不了解,也没有想过要花时间去了解,哈哈,原谅我当时的年少无知吧!再一次比较系统接触到和君,就是来广州中山大学读研究生,报过一节选修课讲的是精益生产,就是由和君的咨询老师授课的。因为我是从事制造业工作的,会选修精益生产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现在依然保存了中山大学学习期间所有的资料,不难找出当时选修课的课件,拍个照晒下存在感,嘿嘿!

上精益生产选修课时,感觉离自己的工作生活还是有点距离,自己听得比较肤浅看事情不够深入,所以对和君没有做进一步了解,也就不了了之了。可能是我与和君真的是有难解之缘,在年再一次相遇结姻。这儿就不得不提我的两位老基友了,一位是李创、一位是陈冲。

一、三个老基友的约定

冲哥来深圳出差,年12月15日约了我和李创一起聚下。实属非常难得,毕业快10年了三位老基友的首聚!李创和陈冲,是我大学期间比较要好的朋友,我和李创是一届,陈冲比我俩大一届。大学期间我们一起去英语角练习英语,一起卖大学入学新生棉被,一起同住搞点小创业,一起去安利听课学习,现在想起来都是些美好的记忆,嗯,老基友中的老基友。还是晒图才是硬道理。虽然我最帅,但那个时候思维还是不够拓展,看起来有点蒙,有点掉价。

那天我们三儿,聊了这些年各自经历的事情,见过的人,搞过的事情,各各自总结汇报了下各自的感想。二十岁的男人在一起聊的是女人,三十岁的男人在一起聊的是理想,还不知道四十岁的男人在一起会聊什么呢。我们各自谈了未来的一些想法规划和如何实现的途径,虽然不够系统,但也是在一起彼此见证嘛。冲哥居然乘我和李创不注意,给我俩谈理想和目标的部分都录音了,居然没给自己录音,然后发给我俩说:男人说话要算数,一年后见证吧!我和李创看着冲哥脸上露出的坏坏笑,不由感叹,看来还是老男人最坏啊。

找出当时的录音,鼓足勇气连续听了几遍,差不多回想起了当时的情景和那一句句的信誓旦旦;感觉自己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浑身冒冷汗,这是我吗,咋这么冲,声音好难听啊。但还是感谢冲哥当时给我做了录音,让我比较有清晰感受地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一年后的自己,和站在现在去看一年前的自己。

当时想未来一年要做的事情之一是准备和君面试并完成未来一年的学习。想去读和君,是鉴于前一两周李创给我推送了和君商学院第十三届招生简章。当我看到这份简章时,我再没有带着任何主观评判,而是一种空杯客观的态度去详细了解,于是我把简章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一遍,做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和君商学院最吸引我的有三点。

第一是国势+产业+管理+资本的核心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是我需要的,之前学习的知识偏重理论,脱离实际,而且维度单一不系统。我感觉和君的这个知识结构打通了各个知识体系。现在看当时的期望还是有点高了。一个知识对自己能否形成共鸣,这取决于自己的认识水平。前面几次大课只是在听,而没有深入去思考。但从第五次大课开始就好了很多,自己会去主动地做系统性的思考,而且会后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形成关联。

第二是“人生如莲,三度修炼”和君文化精神。人生就像是睡莲,成功是浅浅地浮在水面上那朵看得见的花,而决定其美丽绽放的是水面下那些看不见的根和本。莲花初绽,动人心魄,观者如云,岂知绚烂芳华的背后是长久的寂寞等待和生根固本。君子务本。态度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人之态度、气度、厚度,犹如莲子根本;“三度”修炼,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

第三是和君的师资以及招收的学员。和君的老师都是名校学历而且是从商业中磨炼出来的佼佼者;和君学员来自名校在读硕士博士,也有名校毕业多年的,也有各行各业优秀的人和创业的人士。和君招生会筛选出同类价值观的人,和君不一定会录取非常优秀的人。从近一年与同学和老师的相处中,能感觉到周围人的价值观比较相近。

我能感受到自己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思维和行为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能说完全归于和君,至少和君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接下来将系统性地总结下和君十大核心课程的内容和思想。

二、十大核心课程

如下贴出了十大核心课程表,这十大核心课程从不同维度阐述了国势、产业、管理和资本各自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一说起吧。

1.中国的经济大势与商业大未来

如何理解当今的世界大势?世界和中国、产业与企业,将来会怎样?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看清大图景。怎样看清大图景?从七个维度看:大政方针、增长阶段、区域格局、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世界格局!社会经济这些大趋势,将使企业的商业环境、竞争态势、机会与风险分布,发生历史性的巨变。中国社会也有问题、危机和险恶,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东兴西落的世界大势,深信不疑。在这个国势和大背景下,我们可以做事业。真正的大政治家、大企业家,一定是乘国势而起,与大国同梦,这叫乘势而起。《孟子》:“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2.组织理论与设计-从业务能手到织高手

企业成长的历史与逻辑沿着四条线路进行探险和远征:

在事业结构上:单产业单产品――单产业多产品――相关多产业多产品――非相关多产业多产品。

在地理范围上:本地性企业――区域性企业――全国性企业――跨国性企业――全球化企业。

在组织结构上:混沌状态――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总分公司和母子公司体制。

在资本结构上:个体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制――公众公司。

超大型公司帝国是上述四条线索企业成长结果的最后“集成”:多元事业+全球化+母子公司体制兼事业部制或矩阵制+公众公司。

当前中国企业的组织命题:

◆国有企业VS.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基本组织命题是企业改制和组织变革。与国企不同,很多民营企业的起家靠的是“逐鹿中原、跑马圈地、野蛮生长”,粗放式经营的成功造成了组织上的发育不良,它们的基本组织命题是组织机能发育和组织规范化、正规化。如果完不成这个组织过渡,后果不堪设想!

◆大企业VS.中小企业:大企业的基本组织命题是组织变革、流程再造和组织创新;中小企业的基本组织命题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组织职能的发育。

◆老问题VS.新课题: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老的组织课程还没补完(比如组织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职业性等等),新的组织课题又迫在眉睫(比如IT化、虚拟化、扁平化、流程再造、精益生产、多元化、全球化、平台化等等)。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既抓紧补好老课程,又迎头赶上新趋势。

3.产业思维与产业认识

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在本层级系统里无解,需要到更高一级的系统里才能找到答案。企业—产业—宏观经济,是三个不同层级的系统。企业的很多问题,需要在更高层级的产业系统里才能找到答案和出路。所以,思考企业的问题,必须建立产业思维和产业认识。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的流派有哈弗学派的SPC框架、可竞争市场理论、博弈论;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的流派有雁行形态理论、经济结构理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的流派有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主要的流派有市场失灵理论、国际竞争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主要的流派有分工协作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区位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主要的流派有动态投入产出模型、CG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cd/8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