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舅舅应该是四大名著里最自私无情、爱财如命的舅舅了。在《红楼梦》第24回,写了一段贾芸向舅舅卜世仁借香料被拒之事。卜世仁就是“不是人”的谐音。
卜世仁是贾芸的亲舅舅,这个名字起的恰到好处,冠在芸哥儿舅舅头上,实至名归。他不仅自私自利,不想帮助外甥,还装模作样地虚假挽留贾芸,和他老婆唱了一曲好双簧。
卜世仁在全书中的戏份不多,但曹公却将一个六亲不认、自私刻薄的舅舅刻画得活灵活现。
有关贾芸这个人物,我认为曹公对他相当偏爱。贾芸一出场,作者就说他着实斯文清秀,十分面善,而又伶俐乖巧。就是这样一个小伙子,却遭遇了亲舅给的屈辱。
芸哥儿幼时丧父,家里一穷二白,到了十八九岁上,想去凤姐那里讨点事儿做,但是事先有必要去贿赂一下凤姐。管家赖二也告诉芸哥儿:哪怕借钱也要给链二奶奶送礼,这样才能成事。后来芸哥儿在凤姐这揽了一个在园子里种花木的工程,这是后话。
对凤姐来说,种花种树这事,有府里专门的公款用于开销,又不是单独给她自己院子里种,不用花她的体己钱。所以,她安排给谁都一样,没什么区别。谁给她一些好处,谁巴结奉承她,这活就给谁。
贾芸也深知这个理儿,只因自己是个穷苦青年,手里没有银子。于是就去求亲舅舅,看能不能赊点冰片和麝香等香料。舅舅不仅不给,还讥讽外甥,书中这样描写:
卜世仁冷笑道:再休提赊欠一事。前儿也是我们铺子里一个伙计,替他的亲戚赊了几两银子的货,至今总未还上,因此我们大家赔上,立了合同,再不许替亲友赊欠。谁要赊欠,就要罚他二十两银子的东道。何况你要的这个货现在也短缺,就是你此刻拿着现银来买,也没有现货给你。
卜舅舅这一通话把贾芸的求助给堵死了,大意是:药铺有规定,不允许赊账,谁赊账罚谁款;你别连累我;我这没有,别说赊,就是拿钱买也没有。看看,姜还是老的辣,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给芸哥儿留下。
见舅舅拒绝得干脆彻底,贾芸又拿自己很早失去父亲,家里薄田穷业的说事,但舅舅卜世仁不为所动,又摆出舅舅的款儿教育他。
先教训贾芸不会来事,随便到大房里寻个差事,都可以吃饱饭,还拿了贾芹来比他,最后见外甥不说话,还虚情假意的留贾芸吃饭。
这时,狠舅和更狠的舅妈开始上场唱双簧了。卜世仁道:“怎么急得这样,吃了饭再去罢。”一句未完,只见他娘子说道:“你又糊涂了。说着没有米,这里买了半斤面来下给你吃,这会子还装胖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卜世仁说:“再买半斤来添上就是了。”他娘子便叫女孩儿:“银姐,往对门王奶奶家去问,有钱借二三十个,明儿就送过来。”贾芸早就被“不是人”舅舅的话整烦了,又听到舅妈故意让孩子去借米借面的,心里更是生气了,连说几个不用费事了,就走了。
这里我们看一下这个半斤面的说法。这个半斤就是舅妈哭穷,说给贾芸听的,让贾芸明白不要在这吃了,你看,你舅舅是一家之主,都半斤半斤的买着给他吃,我们家都穷成这样了,你一个大小伙子还好意思在这里吃饭吗?
然后舅妈再继续哭穷,让女儿去借几个钱买面。这下贾芸估计更生气。这舅舅舅妈两人的做派,像不像现在某些舅妈们的刻薄之态?
说来也巧,贾芸出门就和一个人撞了满怀。
这个人就是贾芸的邻居醉金刚倪二,倪二听后很是恼火,说如果不是令舅我醉金钢就真接开骂了。然后掏出几两银子要借给贾芸,还不让写欠条,最后贾芸不得已收下了,这才购置了那些冰片麝香,献给王熙凤谋到了差事。
卜世仁与贾芸,王仁与巧姐,必有相通之处。这为本书后来的狠舅奸兄对巧姐所为,做了一个有力的铺垫。卜世仁就是忘仁,对应王仁。
倪二是个无赖,芸哥儿说他素有侠名又有能耐,着实抬举他他。倪二以放高利贷为生,那全书中谁还放高利贷呢?凤姐也放……
只不过,贾芸借钱这一章内容,看完后让人心酸不已,所谓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也。
本文资料来源于:《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脂砚斋评石头记》、《红楼梦》通行本、87版《红楼梦》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