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到了
我大内江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
我们来感受下内江人民在炎炎夏日的日常
小暑过后,内江的天气只有一句话: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7月5日以来,内江的最高气温连续4天超过34℃,最低气温也逐渐升至27℃以上。昨天,虽然最高气温稍有下降,为33.3℃(截止16时),但火辣辣的太阳,还是让人感觉稍稍一动就要汗流浃背。
内江市气象台说,预计后天内江将迎来阵雨天气,最高气温在35℃左右,虽然不及高温线,但是你懂的,只要遇上高湿度,我们的体感温度可就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了。
而内江这个“焖烧炉”的威力,目前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呢。
内江市气象台说:7月12日开始,副热带高压将再度王者归来,内江进入盛夏酷暑的高温天气,午后雷阵雨也比较少,最高气温可达35℃左右,甚至更高。
看看气象台预报的本周天气,最高气温全都在35℃以上啦。而且别忘了,本周三我们就正式入伏了哦。
你知道“三伏天”的英文是什么吗?从很早以前开始,英国人就把“酷暑”称为“dogdays”,后来就对应成了“三伏”的英文翻译。是不是很符合如今我们口语中说的“热成狗”?
这么热的天气,为了避免中暑,不少市民都会带上些消暑药。其中藿香正气水,成为了大家预防与治疗中暑的必备药。
这几天,一则"温馨提示"在朋友圈里疯传——
最近各地区高温持续,很多中暑人群、大家可能忽略了一致命细节,千万记住藿香正气不能与头孢一起吃,产生剧毒性,医生说,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科普知识!传播也是一种美德!也能救人一命!
寥寥几十个字,却让很多人都警惕起来
这是真的吗?
▲朋友圈截图
01
藿香水和头孢同食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表述虽然不严谨,但是藿香正气水真的不能和头孢一起吃。”医院中药房临床中药师徐良辉说。
藿香正气制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临床上,藿香正气制剂常用于胃肠型感冒,中暑的防治。
目前,市面上除了藿香正气水,还有口服液、软胶囊、滴丸剂。
然而,所有制剂中只有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乙醇(俗称酒精)。而藿香正气水与头孢同时服用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正是酒精在其中起了作用。
徐良辉解释,在服用头孢类或甲硝唑等抗菌药物时,即使少量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都有可能引发头痛、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这个反应叫戒酒硫样反应,又称双硫仑样反应。
这些抗菌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类似双硫仑的结构成分,其作用与戒酒硫相似。因此,一旦患者在服用含有戒酒硫成分的抗菌药物后饮酒,这种成分就会阻止酒精中的有害物质乙醛氧化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导致人体内乙醛浓度升高,继而发生戒酒硫样反应,出现不适症状。
这就意味着,藿香正气其他不含有酒精的制剂不会与头孢服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02
这些药列入黑名单
防中暑中药可多用
"其实,市民们根本不用惊慌,我们在这边做了介绍和解释,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就是了。"药学部主任药师李晴宇说。
目前,常用含有乙醇的口服药物有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麦角隐亭咖啡因口服液等。外用制剂正骨水、祛伤消肿酊、筋痛消酊、舒筋活络酒、麝香舒活搽剂、麝香祛痛搽剂、消肿止痛酊等,以及说明书提及含有乙醇的药物。
这类药物与头孢类药物都可能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李晴宇提醒,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如果服用了头孢类药物,停药7日内不要饮酒、不要服用含有乙醇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等,也避免外用含有乙醇的药物;如果服用了含有乙醇的药物,最好等两天后再服用头孢类药物,避免机体出现不适。
倘若不慎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对于轻度反应患者一般可自行消退,不需特殊处理,停用酒精后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出现严重中毒反应时,必须立即就医治疗。
事实上,预防中暑的中药还有很多,比较便宜且安全的药物,有风油精、清凉油等外用,注意过敏者、婴儿、孕妇应慎用;口服中药有克痢痧胶囊、金银花露,还可以常备金银花、薄荷、藿香、荷叶、菊花等中药饮片泡茶喝。
新闻来源:综合钱江晚报、西湖之声、都市快报
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