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案例中鼎联合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奶业

一、企业基本情况中鼎联合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鼎牧业”)是一家责任导向、价值驱动的新型牧业公司。公司定位于公司化奶协,服务于全国中小牧场,专注于以奶牛养殖业务为核心的产业资源整合,充分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供销渠道优势,通过“存量整合”、“全程托管”差异化的商业模式整合现有社会存量的中小牧场,提升中小牧场原奶的产量、效率和品质。公司成立于年5月,注册资本4.22亿,资产总额20亿。自成立以来,通过委托、入股、自建、技术托管等模式先后在全国整合牧场多座,分布在华北区域、东北区域、西北区域、苏北区域的10个省份,实现签约奶牛存栏数10万头,日产鲜奶吨,主营业务收入连年增长,年主营业务收入0.13亿元、年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年主营业务收入4.64亿,年增长率均超%以上,企业规模跃居中国牧业5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创新型奶农联合体,中鼎牧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存量整合、全程托管”模式受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的充分肯定。公司先后获得鼎辉投资、首业资本、中信建投等十余家投资机构的注资,年12月10日挂牌新三板,股票简称:中鼎联合,股票代码:,挂牌仪式上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指出“中鼎牧业是当前奶业发展中一个难得的亮点!”。二、案例背景奶业在我国是新兴产业,其发展尚不成熟。8年,以散养为主的奶牛养殖模式暴露出饲养效率偏低以及收购环节不易监管的缺陷,致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与薄弱的奶源供给侧严重不匹配,给中国奶业带来惨痛的教训。随后散养取缔、规模养殖户进小区、小区转牧场、严格质量监管,转型升级踏上征程。然而,规模牧场每生产1千克生鲜乳的生产成本约是欧盟、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区域的2倍多,养殖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而奶价却不断下跌,养殖户与乳品加工企业不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奶源紧张时竞价抢购,奶源充足时压级压价、限收拒收,对养殖户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从而出现大面积亏损,“倒奶杀牛”事件上演,该事件凸显出阻碍中国奶业快速发展的矛盾和瓶颈。此外,国内1吨原料奶粉生产成本比进口价高出1万元。年,欧盟宣布取消自年以来实行的牛奶生产配额制,加上中国与新西兰签订了自贸协定,这些已经对国内奶业市场构成挑战,因此奶业要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瓶颈,使发展理念有所转变、发展模式有所创新、供应链效率有所提升,增强全球采购和销售竞争力,再造奶业发展新价值,推动奶业发展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中国奶业发展新的跨越。综上,我国奶业发展面临产业链安全监管不完善、养殖效率低、供应链一体化程度低、国际竞争力弱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中鼎牧业审时度势应需而生,积极探索“存量整合、全程托管”的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以全国现有存量牧场为基础,输出管理和技术,并打造中国畜牧行业垂直采购及服务平台,采用O2O+B2B+F2C的商业模式,横向整合全国大中小牧场采购需求,掌控全球原产地优质产品和配套资源,联合金融伙伴、物流伙伴,打造原产地、专业服务团队直供牧场的一站式供应模式。中鼎牧业采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商业模式,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从而降低整个行业采购成本,提升供应保障和产品品质,为消费者能喝到优质放心的牛奶提供必要保障,从而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创新业态,打破简单做产业环节的传统模式,将奶业供应链重组再构,带头吹响向现代化奶业出发的号角。三、奶业“存量整合”产业模式的主要内容中鼎牧业创新产业模式建立了以“存量整合”为核心,以整合全产业链条资源服务中小牧场为目标的“中鼎模式”,和传统的养殖企业不同,中鼎牧业不是新建牧场养牛卖奶,而是针对分散的养殖地点、不同产权所有人的中小牧场输出技术和管理,针对分散供应商实施优化配置资源。上至原料采购、日常喂养,下至原奶销售、经营管理,铺设产业链整合平台。1、关于O2O+B2B+F2C的商业模式?O2O:线上:品牌宣传、选购商品、订单结算、信息共享等,线下:市场营销、物流配送、金融服务、技术咨询等。?B2B:类似京东的自营+多商家B2B平台。?F2C:Factorytocustomer,即从厂商直接到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即从原产地到牧场的直供模式。图1O2O+B2B+F2C商业模式的系统结构中鼎牧业“总对总、原产地”全球统一采购的模式,改变原牧场从原料的经销商和分销商处购买饲草料的途径,采取通过与有品牌有实力的大型公司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推行饲草料种植订单采购,营养配方订单生产,实现数量保障、质量最优和服务配套的全面优化升级,大大降低中间经销商费用,使我们的采购成本下降10%;同时,账期和付款方式的灵活运用,使得流动资金配置效率更加高效,带来直接收益。中鼎牧业托管6个月以上的牧场实现了3个月扭亏、6个月盈利,每个牧场平均年利润增加万,单头牛单产平均提升8.6公斤,蛋白、体细胞、微生物指标平均提升0.3-0.4个百分点,成熟牧场达到欧盟标准。按照合作合同规定,牧场获得的盈利以承包费或者分红的方式,由作为产业所有者的养殖小区、养殖户和作为产业经营者的中鼎牧业共同分享,养殖户们也可参与到产业升级中来,除了依靠奶牛获得稳定回报,还可以转化成产业工人,额外获得一份工资收入。图2牧场托管前、后经营状况对比图3牧场托管前、后利润对比2、自营+多商家B2B平台模式说明自营+多商家B2B平台模式,中鼎服务平台既是运营商又是商家,这两个角色相对独立,其他伙伴都以入驻商家的形式出现。平台自营模式:开设自营旗舰店,充实平台战略优势商品,给予消费者更优的消费体验,同时平台拥有较大盈利能力。供应商入驻模式:商家资质审核,使平台筛选出更优质供应商并提供更优的产品,从而实现共赢。佣金结算模式:平台可按类目分别设置各个商家佣金。交易成功后,平台可按比例进行抽佣,实现平台快速盈利,按照一定结账期结算,保护平台与消费者的利益。买卖家分离模式:买卖双方各有独立的后台,使平台对商家结算及管理更便捷。售后服务系统:平台对售后服务有严格的制度,对商家是一种良性的督促,对消费者则是更加强大的购物保障,可以通过对商家的保证金、帐期结货款等多种渠道进行管控。3、平台架构建立企业云数据共享中心,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等业务和管理的信息化全覆盖,通过运用大数据辅助经营决策,集团对全国各地下属的经营单元进行充分授权,既激发公司内在经营活力,又能实现有效管控,使授权与管控协同发力,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图4战略决策平台中鼎牧业已初步完成数据共享中心平台建设,把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成功应用于牛群管理系统、发情监测系统及全混日粮配方监控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监控牛群动态及饲料配方的精准执行。未来,公司将中小牧场及家庭农场、饲料厂商、动物保健厂商、下游乳品企业、金融机构产业链主体联接起来,构建牧业数据共享中心,提高奶牛养殖的生产、交易、融资、流通效率。中鼎模式用“存量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养殖环节集约发展的力量,改变中国奶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上“乳品企业+奶站+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径为“乳品企业+中鼎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从而改善了奶农的主体弱势地位,奶农成为中鼎牧业股东之后通过经营收益和股东分红二次分配与中鼎牧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四、奶业“存量整合”产业模式的主要特点振兴奶牛养殖环节是振兴民族奶业的重要一环,中鼎牧业对现有的中小牧场进行存量整合,把以养殖环节为核心的牧场设计供应商、育种供应商、饲草饲料供应商等,甚至乳品加工环节,纳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进行有序的优胜劣汰、优化整合,提供安全优质牛奶,保持产业的平稳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养殖环节强,则民族奶业强。1、全程托管自有效益中鼎牧业把原本分散在各处的每一个牧场和每一头奶牛,全都纳入到全程产业链管理中,保证平台运行效率。针对效益不高或经营亏损的中小型牧场,每场派出场长、副场长、营养师、繁育师、兽医和会计师的“6人小组”,从养牛前的饲草饲料机械设备,到养牛中的奶牛养殖和繁育,再到养牛后的挤奶与销售,实行统一人员配置、统一采购供应、统一标准流程、统一技术研发、统一资金配套的五统一管理,通过中鼎这个平台,形成规模效益。2、易于推广到全国牧场中鼎牧业与新建牧场相比只需花费其十分之一的启动资金,同时减少了土地流转、基建投资、新奶牛养成的时间成本。通过这种“轻资产”的输出管理的方式,中鼎模式拥有易于推广和快速复制的巨大潜力,在全国占比达七成的中小牧场和养殖小区对于优化升级的巨大需求与空间,则是中鼎模式“易于推广”的基础与先决条件。3、平台会员各方受益中鼎牧业通过向托管牧场和小区支付定额租金或收益分红,实现奶牛养殖户的“旱涝保收”和“风险利益共担”。通过统一采购和销售,规避乳品企业与奶农之间的直接冲突,在“奶荒”期与“奶剩”期协调与平衡原奶供求,奶业产业链构成了一个良性有序的价值链和利益链,最终形成让养殖户舒心、让企业安心、让消费者有信心、让政府省心、让每一滴牛奶更放心的“各方得益”的共赢局面。中鼎牧业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循环经济,与当地农民协商,牧场廉价提供农家肥-牛粪,有偿收购青贮玉米,建立饲料资源化利用中心,从而避免秸秆、杂草焚烧、腐烂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秸秆过腹还田,既变废为宝为人们提供优质畜产品,又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减少因过量使用化肥而对土地造成的污染,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业协调发展的目标,随着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一效益也将不断增加。五、推广和借鉴价值中鼎模式在奶业供给侧提质增效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实现了专业化供应链服务平台的多方共赢,促进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模式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在于:一是创新生产经营组织。中鼎牧业以龙头企业连接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分散农户和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等涉农生产经营主体共建奶业供应链生态圈,建立了上游供应链、技术研发服务、数据共享中心、乳业供应链金融等专业化供应链服务平台,改变小农生产模式,使农户以入股、托管等形式加入供应链体系,提高奶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联合资本力量贯穿“种、养、加、服”各关节,并实现一体化、产业化、集约化融合发展。

二是进一步提质增效降本。依托稳定的供应链系统,进行集中采购和统一销售,迅速、准确对接市场需求端,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推动解决假冒伪劣和中间商问题,降低流通损耗。供应链变单一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为多企业协同质量管理模式,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间的质量管理,供应链成员企业通过资源共享、知识集聚、改善业务流程、压缩物流和信息流时间,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成本。

三是基于供应链的信息追溯及数据共享保障食品安全。中鼎牧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包含牧场生产管理系统、牧场进销财系统、全过程信息追溯监控系统等,通过这一信息化平台,可以实时掌握奶牛的存栏情况、成长状况、喂养情况、疾病情况等等,借助标准化流程帮助养殖户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了核算、管理、资金、安全追溯一体化,从饲料采购、存储、生产到产品销售全面打通。为公司战略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对中国奶业品质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在未来的路上,中鼎牧业采取的模式近似于欧美乳业发展采取的奶联社模式,不是通过拥有产业,而是通过管理和经营产业来实现转型升级,将各个分散的中小牧场或养殖小区,托管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实现中国奶业的整体转型升级。从成本而言,我国奶牛养殖牧场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养殖没有优势,缺乏竞争力,有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的因素,有土地资源不配套的因素,有饲草料和环保成本偏高的因素,有布局不合理的因素,有扶持和补贴较弱的因素等等。欧美、新西兰的奶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都是奶农与乳企建立了利益共同体,奶农能够分享产业下游增值带来的收益。日本的奶农虽然没有分享到下游增值带来的好处,但是有政府补贴作为后盾,保障奶农有稳定收益。因此,希望借鉴奶业发达国家做法和经验,在我国奶农与乳企之间不能形成利益共享机制的情况下,“政府+乳品企业+中鼎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中政府应为整个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更多政策福利,逐步完善扶持奶业发展的政策和补贴,启动降低土地流转成本、饲料原料补贴、流通环节免收通行费、检验检疫快速通关、最低收奶价格保护和差价补贴以及专业技术服务税收减免等产业发展政策,将中国人的奶瓶握在自己的手里,振兴民族奶业。来源:《中国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案例集》如需转载请联络:-转







































安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cz/3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