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端午节后,一个香囊袋,不怕五虫

新冠疫情期间,中药香囊作为祛邪辟秽的传统方法,被广东、湖北、山东等地区作为预防方运用。不仅各地民众被派发使用,一些医护人员也佩戴了中药香包。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系教授常章富认为“目前虽无研究支持中药香囊可以杀死新冠病毒,但其一定程度上可对人体起到防护作用。”

香囊,使用时间历史悠久

香囊属于中医佩香疗法的一种,是将芳香药末装入特制布袋中佩挂身上,借药味挥发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我国的运用源远流长。

周朝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防病习俗。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具有祛秽保健作用的香囊,说明汉朝人已经擅长使用香囊防病。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伤寒方上》中各种辟瘟药方所选的药物均以芳香药为主,并且许多药方是采用佩戴香囊的方式使用的。

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中就记载了太乙流金方、虎头杀鬼方等多个中药香囊辟瘟处方,方法是将药物打成散,装香囊中悬挂,以起到辟秽作用。除了治疗疾病,香囊在古代还可用作饰物、美容、清新气味,青年男女常用互送香囊的方式寄托情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4月7日对H7N9禽流感“开药方”:桑叶、金银花、黄芩,该院根据此药方结合用药经验自制出了预防禽流感中药香囊。

香囊,功效原理

中药学理论认为,芳香味能散、能行、能开,具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效应。比如,具有芳香味的藿香能化湿,薄荷能辟秽,麝香能开窍,佩兰能醒脾等,治湿阻中焦、神昏窍闭、湿浊困脾等常分别选用。

芳香类中药制成香囊内容物,经口鼻吸入,可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芳香类中药含有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作用。

香囊,主要功效

从临床看,中药香囊用途广泛,既适用于轻症、缓症、慢性顽固性病症、外感类疾病、鼻炎类疾病,也适用于眼睛干痒、目赤肿痛,湿邪困脾导致的头沉头昏以及头脑不清醒,脚臭狐臭等体液分泌问题。既可以用于急症期辅助治疗,也可用于康复期巩固治疗。

多项研究显示,芳香类中药对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有预防作用。具体为:

01、防治呼吸道感染

天气逐渐变暖,自然界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开始繁殖,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对于免疫力低的孩子来说,很容易诱发感冒以及其他上呼吸道疾病。把一些解表的中药研成细粉装入香囊,挂在孩子胸前或睡觉时放置在枕头边,能起到防治呼吸道感染、流感的作用。

02、驱除虫害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佩戴香囊以避邪除秽。原来,有些芳香类中药含有挥发油,蚊虫不喜欢其气味,将这些中药制成香囊,佩带到身上便可起到驱除虫害的作用。

03、治疗鼻炎

现在不少年轻人都为鼻炎所苦,其实用辛温通窍的中药研磨成细粉,混匀后装入香囊,带在身边经常闻一闻,也有不错的效果。

04、健脾开胃、治疗厌食

孩子厌食、身体消瘦是令许多家长头疼的事情,这也可以通过佩戴香囊来改善,准备一些气味芳香、具有健脾理气的药物研成粉,装入香囊佩挂于胸前,有健脾开胃的作用,能够起到改善小儿厌食的效果。

05、缓解焦虑、安神助眠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用辰砂装囊,戴身及髻中,用治不寐的经验。

现代有研究认为,中药香囊芳香之气通过鼻腔、口腔、咽腔黏膜和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经过肺的气血交换进入体内,调节脑部血液的循环,能达到疏通气血的功效,刺激大脑前叶分泌释放荷尔蒙,舒缓神经,缓解焦虑,提高睡眠质量。

中药香囊,由医学专家配方,13位中药研磨成份,包括丁香、艾叶、石菖蒲等,具有预防感冒、预防瘟疫、驱蚊等效果。适合于居家、办公、旅行和外出。

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cz/4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