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办只需0.5个工作日即可领取营业执照;企业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南宁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一方面,南宁市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间,推进“互联网+”改革等措施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优化金融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跨境贸易发展。如今,南宁市良好的创业条件、优惠的政策支持、开放创新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在南宁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工作人员向市民宣传“非接触式”办税。(李赞摄)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
“Thankyou!”今年8月,来自马来西亚的TANLEEKHANG从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外资窗口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营业执照,并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对于不太熟悉中文,又没请翻译的TANLEEKHANG来说,仅用不到1天的时间就顺利完成外资企业注册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这一便利得益于我市不断优化的市场准入服务。自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聚焦企业开办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材料、提高办理时效,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为企业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截至今年10月,南宁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15万户,同比增长7.11%;全市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7.21万户,同比增长11.22%。目前,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均已建成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企业在服务专区只需取一次号、提交一套材料,窗口人员统一收件、内部流转办理、统一出件,0.5个工作日内即可办完营业执照、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会保险登记、医保备案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开户登记、银行开户等一系列企业开办业务。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企业开办时限提速至2小时内完成。南宁市还积极推行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工作,依托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系统,大力引导新设立企业全面通过全程电子化系统办理登记,在设立登记窗口设置全程电子化登记办理专窗,配备专员指导帮助新设企业走全程电子化办理流程,实现企业开办“零材料”。此外,南宁市还创新住所申报承诺制改革,推行公章刻制、税控盘、证照寄递费用“政府补贴”政策,实现“零成本”开办企业;分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市民关于企业开办操作疑问。(肖瑛摄)“拿地即开工”惠及企业建设项目
为应对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今年4月,南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南宁市工程建设项目试行“拿地即开工”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率先在广西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改革,进一步优化首府营商环境,促进南宁市工程建设项目早施工、早投产。与针对产业类项目开展“拿地即开工”或只针对带方案出让土地实施“拿地即得证(规划许可证)”的模式不同,《通知》明确了“拿地即开工”改革的实施范围为南宁市行政范围内已签订投资协议的招商引资项目及一般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取得立项批复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通知》还提出了质量安全监督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告知承诺、限时办结等多项改革创新措施,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项目建设单位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作出相应承诺后即可取得基坑支护施工许可证,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南宁大西洋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凯旋1号上水湾”二期项目作为此项改革的受益者,其负责人王传芳坦言,公司5月8日在市行政审批局先行办理基坑支护施工许可后立即投入建设。“实施承诺制审批,材料容缺后补,使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王传芳说。推行“网办”降低企业成本
“掌上办税真是方便快捷。”近日,广西魅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办税人黄敬亮通过掌上办税平台顺利办理了涉税业务。黄敬亮坦言,第一次到办税大厅办理发票票种核定业务,因没带齐材料无法办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通过“爱南宁”APP“确认式”提交办理,不用填表,不到3分钟就办好了票种核定业务。为满足信息化时代纳税人对办税方式转变的需求,国家税务总局南宁市税务局采取“数据+业务规则”的应用方式,大力推行以“线上报、机器审、自动核”为主的智能服务,构建“以数管税”“以数服务”新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全市纳税人办税体验。在疫情防控期间,南宁市税务局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服务,把涉税业务“一次不用跑”占比提高到95%。增配人的线上业务办理团队,让纳税人线上办税更顺利。以纳税人最关切的发票领用为例,全程“线上申请,自动审核,免费寄递”,足不出户,半天时间就能拿到发票。疫情以来至10月底,南宁市税务局通过“非接触式”方式为户企业办理出口退税5.91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出口退(免)税平均办理时间为2.1个工作日,同比提速73.75%,最快当天办结。随着“互联网+”改革的实施,南宁市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构建智能服务新体系,先后实现4项全国“率先”:率先推出“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助登记办证服务;率先推出全业务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平台;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与税费缴纳“一网通办”。南宁市还通过自然资源云平台,推进自然资源、住建、税务、司法、公安、城管、民政、公积金、市场监管、教育、金融、水务、电网、燃气、通信、广电等16个部门数据实时互通共享,推进实现10部门涉不动产登记业务集成办理,有效助推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人员向市民提供纳税辅导。(李赞摄)多举措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资金决定了企业生存与发展,而融资难题却常常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为此,南宁市积极探索和发挥大数据优势,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不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日,记者在南宁市民中心的广西(南宁)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看到,众多金融服务机构特色融资产品宣传页被摆在显眼位置供企业浏览取阅,这些机构为民营小微企业现场提供首贷续贷业务受理、融资咨询以及企业重要经营信息查询的“一站式”服务。为降低融资成本,南宁市按照“扶小微、广覆盖、低费率、可持续”原则,构建新型政银担合作关系和“”风险分担机制,对小微企业应贷尽贷;通过设立应急转贷资金,降低企业过桥成本;引导银行加大无还本续贷产品开发力度和减费用。南宁市还在全区率先成立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全面提升企业金融超市、融资服务中心、股权融资服务中心、“两台一会”平台功能,启动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政金企“全过程、全时空、全覆盖”对接,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爱南宁”APP,用企业税务信用换贷款授信额度,实现贷款的“秒批秒贷”。截至今年7月31日,首贷续贷中心、南宁市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共举办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19场,促成近家企业获得融资超过37亿元。南宁股权融资服务中心已与15家广西区内外股权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完成多家企业的走访,累计举办9期“邕城创投会”项目路演活动,为超过30家南宁本地初创型、成长型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对接服务,使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审批“瘦身”让企业轻装上阵
为促进营商环境整体提升,南宁市还进一步压缩获得电力、用水、用气办理环节和时间,提升报装便利度和成本。南宁市不断优化获得用水用气方案,再造业务流程,精简企业报装申请材料至1项,分类别压缩企业用水用气报装办理时限,用水报装无外线工程压缩至3个工作日,有外线工程压缩至6个工作日;用气报装户内管线工程压缩至5个工作日,户外管线工程压缩至10个工作日。南宁市在建成区范围内,由城市供水供气企业出资配套管线至项目红线,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报装成本;疫情期间通过降低我市部分行业用水用气价格,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协调供水供气企业进驻市县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增设供水供气线下服务窗口,并与供电窗口建立一窗办理机制,企业用户可同时办理水电气报装业务;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