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工博会来袭,快来见识医疗领域的浦

文字

刘禹美编

毛毛大徒弟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日开幕。小编先行一步,探索了“创新科技馆”。

从仿制药到创新药,上海在这条路上走了多远?国产医疗器械能否打开巨头垄断的格局?中医药能否走向国际化?关于“十二五”以来上海和浦东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的发展,工博会给你答案!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组织的“创新科技馆”,展示了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引领健康新生活”为中心展区主题,共设立四大展区板块,即科技部展区、“科技创新引领健康新生活”主题展区、技术交易展区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展区。

研、产分离,新药“轻装”上市

过去,我国企业以仿制药生产为主,很少开发创新药物。如今,这一现象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创新药正在走向市场。

来自上海张江的华领医药研发的2型糖尿病新药HMS,就是国产创新药代表之一。华领医药首席执行官陈力介绍说,目前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以仿制药为主,大多数药物针对的是西方人群基因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人。

作为针对国人基因研发的创新药,HMS是一种口服葡萄糖激酶激活剂,通过调节葡萄糖激酶靶点,起到控制人体血糖代谢稳态平衡的效果,目前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据悉,它也是全球范围首个进入III期确证性临床研究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类产品。“预计到年,HMS将进入市场,成为全球原创、中国首发的新机制糖尿病新药,改写我国在重大慢性疾病领域原创新药研发的历史,并有可能开辟一个百亿元级的市场。”陈力兴奋地说。

HMS研发、上市之所以如此顺利,陈力坦言,是得益于上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改革。

“以前,为了确保生产质量,法律把药品注册与生产两个环节捆绑在了一起,这无疑限制了我国一批轻资产创新药物研发企业的发展。”陈力说,“我们的糖尿病新药开发要多花1亿元建GMP标准厂房,从建设到通过认证需要2年时间。”去年7月上海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III期临床试验的用药不必由华领医药建厂房生产,作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该公司把药品生产委托给了其他企业,实现了从Ⅱ期到III期临床试验的“无缝对接”。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药创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催生了一大批新药研发企业。如上海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是GLP-1类药物中首个国产自主创新产品;上海君实生物的重组人源化PD-1单抗注射液,主要针对恶性肿瘤这一重大慢性致死性疾病,在国内同类药物中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中医药国际化渐入佳境

中医药,因其成分复杂、作用机理不清晰,且部分药材来源于珍稀动植物,因而其疗效备受争议。如今,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中药的药理逐一清晰,生产工艺也更加成熟,中药正在走向国际化。

熊胆是四大名贵动物药之一,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曾因活取熊胆事件饱受诟病。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鸡胆为原料,采用两步酶促法与双酶联用循环转化技术对鸡胆汁进行生物转化,获得了生物转化熊胆粉。

生物转化熊胆粉与天然熊胆粉具有化学等值、生物等效的特点,可作为天然熊胆粉的代用品。这对于解决熊胆粉资源紧缺问题,以及保护珍稀濒危动物都将作出贡献。生物转化熊胆粉新药关键技术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同时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目前已实现了体外培育熊胆粉连续自动控制转化中试放大,达到了公斤级量产,满足了工业化的需求。

上海和黄药业的麝香保心丸,是医院戴瑞鸿教授在宋代名方苏合香丸的基础上去芜存菁研制而成,也是第一个被证明具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中成药。

麝香保心丸研发应用30多年来疗效确切,防治冠心病作用机理清晰,具有扩张血管、保护内皮、稳定斑块、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且安全经济,成为目前冠心病最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截止目前,临床逾亿人次使用。

和黄药业的另一款产品——胆宁片,通过10多年临床应用,千余例临床观察,已经成为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的最常用中成药之一,同时,它也是我国中药行业唯一的一个全部“功能主治”被欧美国家认可的复方中药。胆宁片是自主开发的上海地区第一个国家级中药新药,被列入《中国药典》。年12月,胆宁片获加拿大天然药品上市许可证,国际标准获批,这既是对胆宁片的认可,也是对中医药的认可。

国产医疗器械全国领先

在上海声佗医疗科技展台旁,联合创始人普强凌从嘴里取出一个硬币大小的震荡器,耳朵上还挂着一个微型传感器。他告诉记者,仅用这么一套小小的装置,就可以让很多失聪患者重新聆听世界。

声佗医疗自主研发的助听器,利用的是“牙骨传导”的原理。普通人都是经由空气传入耳朵,引起了鼓膜的振动,从而产生听觉。而牙骨传导的优势在于,它产生的不是声音信号而是振动信号。

先在耳后戴上一个传感器,收集到声音后进行处理,无线传导到上颌牙齿,牙齿上同时戴一个能产生振动信号的震荡器。普强凌说:“上颌牙齿是上帝给予的天然传感器,它和颅骨正好接合在一起,从而引起颅骨的震荡,将信号越过外耳与中耳,直接传递到内耳。对单侧、传导性或混合型耳聋患者来说,这和传统的解决方案完全不同,不需任何外科手术,完全无创。”目前,这款产品已获美国FDA和欧洲批准用于治疗。

在工博会现场,像声佗医疗这样拥有自主研发产品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不止一家。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书记、副主任傅大煦说:“上海的国产医疗器械完全医院,特别是医疗影像设备,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然而,上海爱声生物副总经理张野却向记者表示,他们开发的国内首个血管内超声导管,相比GE、菲利普的同类产品,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图像解析度,医院的占有率并不高。

如果要在变窄了的冠状动脉里安装支架,一般是用X光来探测。由于X光从正面照射,有时会看不清楚。而超声导管通过微创手术进入人体冠状动脉系统,不仅没有什么辐射,还能够实时显示血管横断面解剖结构,测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国目前完全依赖进口,并且只有基于40MHz或以下的超声换能器。爱声生物开发的血管内超声导管,频率可达到50MHz和60MHz。目前,这一技术已完成动物实验,预计年进入临床实验。

而他们展出的另一款自主研发的产品——高性能医用超声探头,目前已经上市,但大都是随整机销售、出口,在国外拥有相当不错的口碑。

有着更好的性能、更低的价格,为什么依然竞争不过国外企业?

张野认为,国产医疗器械起步晚,虽然已经有了不少优秀的产品,但要赢得市场的认可,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不会放弃国内市场的!”张野坚定地表示。

赞赏

长按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吗
招聘网络营销总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cz/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