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聚焦于中国旧经济的“末日论者们”认为,随着增长率不断下滑,支撑增长所要求的贷款不断增多,中国注定要迎来一场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甚至两者同时发生。
但是越来越来的有识之士指出,“末日论者们”也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意识到要想持续增长,就必须做出改变,要在不断增长的企业界中寻找新的能动资源,建立一个独立的创新经济体系。
目前来看,这种改变已在发生。
8月27日,中国企业强名单出炉,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一大明显变化,那就是:新经济板块在名单中大放异彩、增长强劲,以京东、腾讯、阿里、浪潮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企业的排名和营业收入均有显著提升。
新经济的势能
“任何努力绝不落空,或许许多年都会了无音讯;却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思想已经有了影响。”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如此写道。
曾经的很长时间,新经济并没有浸人心髓,尽管这一提法在年就已于美国见诸报端。理论站不住脚、留于空谈,这或许是几年来新经济给世人留下的印象。
所谓新经济,是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所催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五新”的综合。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经济学者对它的态度有所保留。新经济的创始人科斯曾经感叹:当代物理学已经超越了牛顿,生物学已经超越了达尔文,经济学尚没有超越亚当·斯密。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它在实践中的蓬勃发展,推动社会的实质性变革以及改变人们的诸多观念。
目前,虽然尚没有明确数据测算出新经济对于GDP的增长贡献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经济已经大大增加了国民经济的质量。
然后人们发现,当理论界还在争论虚拟经济会赢还是实体经济会赢的时候,先知者如京东、腾讯、阿里、浪潮等企业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这些被赋予新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和业态被它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以才有了今日它们在中国企业强名单中的惊人表现,例如,按利润率计算下,阿里巴巴在中国强的榜单中以70.65%排名第一,百度以52.57%排名第二。
再如,新经济的“快马”代表浪潮集团以亿元的营收排名较年大幅上升了26位,并在强研发费用所占比例排行榜中排名第九位。
它们用不断刷新的成绩提醒世人,百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来变成了改变人类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技术革命;50年前的能源革命刷新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而未来30年,来自新经济的巨大冲击波已经开始释放洪荒之力了。
经济的增量变革
与此同时,顶层设计已经开始呵护其成长,在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在宏观经济阶段性的L走势之下,新经济成为了让宏观经济整体向好的一个重要发动机。
就连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下团”到他所在的山东代表团时,还特别点名浪潮集团强调道,“我去看过,他们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就是新动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光是小微企业的事,大企业也要搞,而且大企业活力更大,浪潮与大中小企业一块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旧转换,这三个点应该说是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的关键,一般企业占了其中一个就可以说前途无量了,可总理偏偏拿着一个企业来说仨事儿,我们只能说浪潮的的确确是摊上这三个大事儿了。
作为和京东、腾讯、阿里一样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代表性企业,浪潮不仅是个领潮者,更是个革新者。它在发挥互联网行业的价值对冲中国经济下行的同时,还在与传统行业再造有关的领域转移和扩散,作为提供中国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的先行者,浪潮发挥信息技术的核心支撑能力,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支持、推动多领域的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能。它将资本、资源优势不断注入那些无法找到持续价值的公司,让后者遇见发展的势能。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曾表示,“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我们要重视数据价值,并将加速实现数据社会化,以数据为核心形成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新引擎,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带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纵观新经济模式,可以发现市场在其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保障性作用,互联网产生协同性的效应,“三只手”交互挽在一起,彻底把个人利益最大化,让互联网的三大精神:协同共享的开放精神、扁平互动的平等精神、分布关联的普惠精神在社会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
大师钱穆曾说,“每一个时代应该有它一个理想,由一批理想所需要的人物,来研究理想所需要的学术,干出理想所需要的事业,来领导此社会,此社会才能有进步。”
从农业时代的群体理性、到工业时代的个体理性再到信息社会的公共关联理性,新经济的大趋势已然到来,如此社会可通过此协同互利的机理实现一种增量的制度变革,而谁能在这个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翘楚,也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