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柰的功效与作用行气温中,消食,止痛

山柰

山柰,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功效。

山柰图片

山柰植物图片

山柰中药图片

山柰的根块图片

山柰简介

药材名:山柰

拼音:ShānNài

别名:三藾、沙姜、山辣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直径1~2cm,厚0.3~0.5cm。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

化学成分:根茎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顺式及反式桂皮酸乙酯,顺式及反式桂皮酸乙酯,龙脑,樟烯,3-蒈烯,对-甲氧基苏合香烯等。

性味:辛,温。

归经:归胃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禁忌: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忌服。

山柰的功效

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山柰的作用

1、抗癌作用

年KosugeT,等报道以山柰根茎中分得的反式-对甲氧基桂皮酸酯是一种细胞毒素成分,对人宫颈癌传代细胞(Helacells)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根茎煎剂0.25-0.75%浓度对豚鼠离体肠管呈兴奋作用。而浓度增至1-1.25%则出现抑制作用;其挥发油的饱和水溶液与煎剂的作用类似。

3、抑菌作用

根煎剂在试管内对许蓝氏毛癣菌及其蒙古变种、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10种常见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其它作用

山柰酚对动物有消炎作用及维生素P活性。其效力与槲皮甙相似,而较山柰甙为差。

山柰的用法

内服:6~9g。--《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吹鼻。--《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6-9;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搐鼻。--《中华本草》

中草药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心腹冷痛

山柰、丁香、当归、甘草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濒湖集简方》)

2、治一切牙痛

山柰子二钱(用面裹煨热),麝香半钱。为细末,每用三字,口噙温水,随牙痛处一边鼻内搐之,漱水吐去,便可。(《海上方》麝香一字散)

3、治风虫牙痛

肥皂一个,去穰,内入三赖、甘松各三分,花椒、盐不拘多少,以塞肥皂满为度,用面包,炼红,取研为末,每日擦牙。(《摄生众妙方》)

点击图标查看

疾病查询免费直播临床视频医学宝库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jb/9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