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片仔癀身上赚到了最大的利益

近日,“药中茅台”的片仔癀遭市场爆炒,是一种清热消炎药,原价元一粒。但是由于多地片仔癀限购,甚至脱销,使得这个仅重3克的药,被炒至最高元/粒,价格堪比黄金。

在各类电商平台中,片仔癀的价格也早已翻倍。

药中茅台这个称号最早属于云南白药,后来被恒瑞医药占用多年,这两年则交棒给了片仔癀。

“药中茅台”片仔癀近日遭爆炒,一粒药被卖到元,堪比黄金。在市场热议下,该股股价也迭创新高。10年暴涨倍的片仔癀,成为一代神股,同时也成就了一代造富神话。针对“一粒难求”,片仔癀在互动平台回应称,针对近期市场情况,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坚决维护市场秩序。一是稳定供应量。公司做好产品生产和供应,加大对自营渠道和主流连锁药店渠道的供应量,努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二是拓展销售渠道。已开启天猫旗舰药房片仔癀的线上销售,加速布局京东旗舰店。三是增加与片仔癀锭剂同质同效的片仔癀胶囊剂型供应,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用砖家的说法是,因为片仔癀的成分中含有天然麝香,其产量极低,且采用配额制。集这种天然宠爱于一身的片仔癀,只会越来越值钱。

不过说得再玄乎,不赋予片仔癀额外的意义,就很难升值。

两年前,同仁堂上世纪60年代的安宫牛黄丸被炒到11万元时,也没带着片仔癀起飞。

如今,片仔癀跟老安宫牛黄丸并列出现在了“礼品回收”小广告上,身价立刻不一样了。

涨价前,片仔癀也不是没有跟大家打过招呼,一切都是有前戏的。

为此,有人说一旦离了天然麝香,片仔癀,啥也不是。

市面上一粒3g的片仔癀,10年前得元,现在疯狂上涨到元。

这种奇特的涨价现象,引来了各路人马的分析。

据传,片仔癀发源于明朝末年,相传一名闽南籍宫廷御医离开宫廷来到漳州,在城外璞山岩庙削发为僧,用宫廷秘方制成中成药,治疗当地普遍的“癀”——热毒肿痛,既可内服也可外敷,这便是片仔癀的来历。

片仔癀官方网站上的“品牌故事”

曾相传被当作“国礼”送给外宾。

片仔癀作为一家医药公司,产品最大的应用领域就是肝病——公司近40%的营收和近75%的毛利都来自肝病用药,包括片仔癀锭剂、片仔癀胶囊、复方片仔癀肝宝和含片等等。然而问题是:世界上的肝病这么多,片仔癀到底治哪一种?

片仔癀的说明书

片仔癀的说明书上一项是这样写的: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主治的病种非常广,但也有“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这项非常具体的病种。

结论很简单:片仔癀对标的并非药品市场,而是保健品市场。

片仔癀是保健品,跟茅台是社交品一样,都是这两种商品在投资视角下的事物本质。

片仔癀的成分中有两大名贵中药材: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黄。因此有人说片仔癀提价的最大理由是麝香。然而其只占原材料成分的3%,在成本中占比却高达55%。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我国允许使用天然麝香作为原料的药品不多,片仔癀就是其中之一。

安宫牛黄丸也有天然麝香成分的,不过即便现在片仔癀炒疯了,安宫牛黄丸也就卖七八百。

倒是片仔癀,一粒片仔癀的起飞,带飞了片仔癀的股价。

年年初,片仔癀的股价也就元出头,现在已经涨到了元。

18个月,涨了三四倍。市值也从多亿元一路飙升至亿元,远超云南白药亿元的市值,成为仅有的两家千亿级中医药上市公司之一。

那么大家都在问,片仔癀一直涨,同仁堂为啥不涨?

但谁在爆炒片仔癀,这事真不好说。片仔癀是如何让A股投资者如痴如狂的?谁又在片仔癀身上赚到了最大的利益?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IPO俱乐部,中国企业国际上市首选服务商!

卓越的国际企业金融服务与准上市公司孵化平台!

IPO俱乐部凝聚投行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SPAC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铺设成功之路。咨询热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jb/9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