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s://m.39.net/news/ylzx/bjzkhbzy/index.html
曹琴默在《甄嬛传》中,是因为对故主华妃太过狠毒,欲杀之而后快,被皇帝和太后嫌弃心狠手辣,串通太医给她下了慢性毒药毒死后就下线了。
曹琴默,出场时封号是曹贵人,在帮助皇帝消灭了华妃和年羹尧一党后,晋升位份为嫔,赐号襄,称襄嫔。这个角色在《甄嬛传》的前半部分中一直是作为仅次于华妃的女反派而存在,几乎华妃所有的坏主意都是曹琴默帮着想出来,并实施的。
按照剧中的设定,曹琴默出身卑微,本家无所倚仗。于是她一进宫,就投靠了当时在后宫中权势熏天,连皇后都畏惧三分的华妃,并在华妃的帮助下生了一个女儿温宜公主。
曹琴默是那种非常会算计的狠人。华妃如果没有曹琴默的帮助,估计很多馊主意凭她自己是想不出来的。因此,剧中端妃评价,华妃如果是猛虎,曹琴默是猛虎的利爪。
甄嬛进宫之后,华妃因妒忌甄嬛的受宠,唆使失宠的余氏给甄嬛下毒,被发现后,余氏被赐死。甄嬛做局闹鬼,捉到了心虚的丽嫔。华妃惊慌失措,担心丽嫔会出卖自己,这时候,也是参与者之一的曹琴默,起到了军师的作用,她安慰华妃说,丽嫔已经疯了不足为虑,避免了华妃的自我暴露。
随后,曹琴默收买了甄嬛的陪嫁侍女浣碧,让她陷害甄嬛。华妃指使人在温宜公主的饮食里放了木薯粉,并通过浣碧栽赃给了甄嬛。木薯粉导致公主呕吐,皇帝差点把甄嬛关起来,幸亏端妃过来解围,才算逃过一劫。事后,华妃又是惶惶不安,也是曹琴默让人找了御膳房的小太监去顶罪,把这件事遮掩过去。
在华妃与宫外的大臣勾结卖官鬻爵搞银子的时候,被捡风筝的淳贵人偶然撞见,也是曹琴默首先发现了淳贵人并对华妃示警,华妃令太监周宁海溺死了淳贵人。曹琴默却跑去甄嬛面前买好,暗示了淳贵人的遭遇。
曹琴默不仅凶狠,而且还心思细密。她从浣碧那里得知甄嬛与皇帝第一次见面,皇帝曾经自称是十七爷,于是她就动了挑唆皇帝与甄嬛关系的心思。在皇帝面前煽风点火,让皇帝不快。幸亏皇帝那时对甄嬛很是宠爱,被甄嬛巧妙化解了嫌疑,算是避过这个大坑。
华妃犯错惹怒皇帝之后,曹琴默先是利用女儿手中的步摇,让皇帝念及旧情带着华妃去了圆明园避暑;之后又一箭双雕,想以“惊鸿舞”引出梅妃的“楼东赋”为华妃求得皇帝的怜悯,同时,故意用手段让甄嬛被选中跳舞,意图是让她出丑。谁想到,甄嬛因曾经学过惊鸿舞反而露了一手,但曹琴默也借此解除了华妃的困局。可见她心机之深。
另外她还会利用各种机会暗算甄嬛,比如在富察贵人被猫抓的时候,她借势推了一把甄嬛,希望造成甄嬛推倒富察贵人导致流产的假象,幸亏位置离得甚远而未能得逞,但也是这一推,甄嬛被诊出有孕,最后这个孩子被安陵容的麝香害到滑胎。
曹琴默不仅陷害甄嬛,同时她还出主意帮着陷害沈眉庄,推沈眉庄入水没把沈眉庄害死,她又出主意,让太医误导沈眉庄自己以为怀了孩子,却在最后造成了假孕争宠的现象,导致沈眉庄被禁足失宠,为华妃扫除了一个争宠的对象。
随后,又把华妃宫中小太监得时疫后使用的茶具送给沈眉庄,让她身染时疫,差点儿病亡……
总之,凡是华妃做的坏事,其实都有曹琴默的筹谋,她坏事做绝,心思歹毒,她被赐死也是罪有应得。但剧中,她也有一点儿可怜的地方,就是华妃每次让她做坏事的时候,都用她女儿温宜公主的未来威胁她,使她多少有些不得已的成分。华妃经常会不顾温宜公主的身体,甚至是为祸公主来陷害别人,华妃的这种行为,令曹琴默心生不满;同时华妃脾气暴躁,时常打骂曹琴默,也令她感到怨恨。
因此在华妃即将失势的时候,她就投靠了甄嬛,开始倒戈对付旧主华妃。
她对华妃最为严重的陷害是唆使华妃给哥哥年羹尧写信,让他劝皇上顾念亲情善待曾经夺嫡时候的几个兄弟。皇帝看到年羹尧的奏章后大怒,年羹尧就此成为皇帝眼中的反贼,最后被罢黜赐死,华妃彻底被废。
在华妃将被废黜之际,曹琴默揭发了华妃的所有罪行,把自己剔除得干干净净,甚至卖惨,说自己是因为女儿的缘故被胁迫。
甄嬛此时也不着调,不分敌友,忘记了曹琴默对自己曾经做的事情,选择原谅了曹琴默,还在表面上称姐道妹。
最后,曹琴默大概是怕华妃攀扯自己曾经的恶行吧,一直怂恿皇帝和太后处死华妃,这种行为遭到了皇帝和太后的反感,于是被人家用毒药送走。女儿温宜公主倒是因祸得福,被端妃收养,女凭母贵,比跟着亲妈曹琴默强很多。
曹琴默被毒死算是她咎由自取,恶有恶报;但我觉得华妃也不是什么好的旧主,对曹琴默也只是利用而刻薄寡恩,曹琴默想让她死,我觉得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