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华妃之死是势尽还是痴情

年羹尧,曾为大清雍正王朝立下过赫赫战功,功高盖主,被皇帝亲称为肱股之臣。年羹尧之妹年世兰,即华妃,仰仗家族势力,在后宫中专橫跋扈,阴狠毒辣,无恶不做,却因此树敌万千,最显赫之时,连皇后都要忌惮三分。随着哥哥年羹尧步步高升,华妃也权倾后宫,一时间显赫一时。年羹尧势力越来越大,大有权倾朝野之象。他暗中勾结敦亲王结党营私,目无法纪纲常。皇帝意识到再不加以控制就一定会祸及朝延。于是,深谋远虑的雍正用“捧杀”的计谋一步步将年羹尧扳倒,而失了家族倚仗的华妃也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年家倒了,但雍正终究还念着多年夫妻的情分,没有立刻杀死华妃,而是将她贬为答应,可骄狂成性的华妃却不肯善罢甘休,非要去碎玉轩放火,誓要烧死皇帝的心头好美人甄嬛,这件事最终令皇帝痛下杀心,赐死了她。很多人说,华妃是死于她的霸道张狂,自作孽不可活。还有人说,华妃是受了家族的连累而最终被皇帝抛弃。华妃之死,我却有不同的看法,在此与大家探讨一二,权当娱乐。01太过痴情,反受其害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华妃临死时与甄嬛的一番谈话,我相信正是她的真心话。她从初入宫时的天真活泼到张扬霸道,性情的转变的根本原因,不外乎痴情二字。虽然即将赴死,她却依然情不自禁迷失在与皇帝昔日恩爱的回忆中难以自拔。她对甄嬛说“想我当年刚入宫时,宫里所有的女人都怕他,就我不怕。他常常带着我去策马、打猎。“她问甄嬛,”你尝过从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吗?宫里的女人真多啊,他今天宿在这个侍妾那里,明晚又宿在那个福晋那里,我就这样等啊等啊,等到天都亮了,他还是没来我这儿。“说到这里,她眼里的恨意和杀机,任谁看了都会不寒而栗。都说女人是感性的动物,堂堂华妃娘娘也没逃得了这条天规。她在后宫处心积虑挑起的明争暗斗,说到底都是为了争宠,争到那个男人的专宠,成了她毕生追求的事业。在这一点上,她远不及甄嬛理智。我们说,女人如果太过感性,往往容易走极端。面对皇帝四处留情,甄嬛有着清醒的认识,她说,”我一早就知道他是皇上,他的夜晚从来不属于我一人。“从这淡淡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甄嬛的理智,无论对皇帝有多爱,她从来没有令自己丧失理智。而清醒的理智,就是处世的智慧啊。佛家有言,”不执着于心,方能得自在“。华妃对宠爱的过分的强求令她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地步。面对甄嬛的理智,她说,“你从来就没有真心爱过皇帝”。甄嬛对皇帝有所保留的爱,她是瞧不上的。从古而今,女人为情所伤,似乎成了一种宿命,为什么呢?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女性的感性思维。面对一段感情,女人最容易付出真情。很多女人一旦认定一个男人,往往更容易放下戒备,完全交付出真心。封建社会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只要照顾好家庭,侍候好丈夫,教育好孩子,不需要有自己的事业。此种情形下,女人在精神上没有别的依靠,唯有把丈夫视为全部的精神支柱。在女人的从属思想的桎梏下,一如华妃等嫔妃们,把追求皇帝专宠当成了一生的事业来经营,从而缺少更高层次的精神依托和追求,不能不说这是那个时代留给女人的悲哀。对新时代的女性而言,相信把侍奉夫君,追随夫君当成毕生事业来经营的人会越来越少。无论何时,女人应该有自己更高的精神追求,有值得一生为之打拼的事业,成全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作家张曼娟说过的一段话,可以当作女人的座右铭:“当我确立了自己的方向,找到可以倾注一生的志业,因着投入而神采焕发时,也就有了一种热恋的感受,这才是自给自足的,笃定的幸福。”锦衣玉食的华妃身处的时代,局限了女人的思维和精神,于是就有了争执不断地宫斗,宫廷里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斗争,离不开地位的攀升,荣华富贵的追逐,光耀门庭的需要。而华妃追求更多的,却是皇帝的宠爱,她的所有爱恨情仇,都离不开这一点。华妃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她把幸福的支点都放在皇帝一人身上,狂热痴迷到要打击一切接近皇帝的女人,结果反受其害,最终成了所谓爱情的牺牲品。02处处设防的爱情,值得女人警醒由于忌惮年家的势力,雍正皇帝对华妃的爱,从一开始就处处做着精密的防备。太后与皇帝都清楚,年羹尧年大将军兵权在握,又精于用兵打仗。皇帝对华妃的专宠,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安抚年羹尧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皇帝对华妃的爱,一直都在权衡利弊,思量有加。至于到底有多少情不自禁的真情在其中,恐怕也只有皇帝一人最清楚了。华妃终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不是她不能生,而是皇帝怕她生下儿子,将来势立极大的年家挟天子以令诸侯,到那时,就连皇帝也没办法控制局面了。皇帝赏赐给华妃独一无二的“欢宜香”中掺杂了大量的麝香,而此等物质恰是导致女人不孕的绝好材料。华妃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她临死前,甄嬛对她和盘托出,才令她恍然大悟,进而对皇帝的绝情伤心欲绝。这处处透着算计的爱情算什么爱情?可怜华妃一生都对皇帝的爱饥渴难耐,她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追寻一个虚幻的“爱”字上,不可谓不痴情,却又是何等的悲哀啊!真正的爱情,是两情相悦,你侬我侬。《诗经》里描述爱情:“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拥有一生的挚爱都应该是值得珍惜一生一世的。直到白发苍苍,依然能与心爱之人携手与共,沐浴夕阳,共赏日出。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此等美妙的情感,又有谁不羡慕呢?真的爱,不是金钱与地位能衡量的。而那么美的爱,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纵使显赫富贵如皇帝,也很难求来一段纯纯的不掺杂私欲的爱情。三毛与一生挚爱荷西曾有过一段有趣的对话,至今读来还十分令人感怀: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三毛:如果我不爱他,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千万富翁我也嫁。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荷西:如果跟我呢?三毛:那只要有吃得饱的钱就算了。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的多吗?三毛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荷西短暂的一生,不曾有过很多钱。他靠潜水打工挣钱养家。可他却是才华横溢的三毛一生的挚爱,三毛的主动离世,至今还被人揣测是追随荷西寻情而去的。这样的爱,才是干干净净的爱恋,虽美的如夕阳一般短暂,却让人生死相随,无怨无悔。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同为皇帝,南唐后主李煜对爱情的理解,或许更为感性和透彻。那些以爱之名充满算计和防备的感情,永远需要女人三思,因为,在这样的关系中,鲜少有真心的存在。而不设防的爱恋,才最干净,最动人,最令人魂牵梦莹。END:你对华妃之死有什么看法?你对现代爱情婚姻有哪些值得分享的观点,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rz/11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