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真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静脉团块,又称痔核,男女老幼都可发生,以成年人占大多数。所谓“十男九痔”是民间形容痔疮发病率很高的一种说法,其实成年妇女,特别是产后妇女痔疮的发病率也不低。由于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
内痔:发生在齿线(肛门直肠黏膜与肛门皮肤交界线,因系圆形而且呈皱褶状,故称为齿线)以上的静脉曲张团块。主要表现为大便带血,色鲜红,常有痔核脱出以及肛门不适感,大便干燥时更易发生。
外痔:发生在齿线以下的静脉曲张团块或赘皮。主要表现为自觉肛门坠胀,有异物感或肿胀疼痛。
混合痔:发生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形成体的静脉曲张团块。主要表现为内痔、外痔的双重症状。
中医通过辩症方法可将痔疮分为如下几点:
(1)肠风便血:是因风邪伤于肠络所致。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
(2)湿热便血:是因湿热下注大肠所致。便血色鲜红,量多。多有痔核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为内痔出血;或表现为肛缘肿胀隆起,灼热疼痛,大便干或粘滞。舌红,苔腻,脉数。
(3)气滞络阻:是因气滞血瘀阻于大肠脉络。主要表现办痔核脱出,或不能回缩,嵌顿于肛外。肛管发紧,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或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有胀痛或坠痛,可触及结节。
中药的治疗:
(1)肠风便血:可以用具有疏风润燥,凉血泻热功能的地榆槐角丸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栓)、熊胆痔灵膏、复方青蒿喷雾剂等,口服消痔灵片、平痔胶囊、痔炎消颗粒、槐角丸等。
(2)湿热便血:可以用地榆槐角丸、九华痔疮栓、肛康穆库利片、复方消痔栓、脏连丸、痔炎消颗粒等,外用痔疮外洗药(药物组成:芒硝、花椒、防风、黄连、鱼腥草、五馆子、甘草),也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
(3)气滞络阻:可以用痔疮外洗药。
痔疮治疗的注意事项:
(1)痔疮应与肛门直肠癌症相鉴别。都有大便带血的症状,特别是老年人无痛性便血,就应当警惕直肠癌,医院检查确诊。
(2)长期便血,见有面色苍白,疲倦无力,唇甲淡白,有贫血的外貌时,医院检查,排除其他肛肠疾病。(3)外痔感染,内痔脱出嵌顿,肿痛不能回纳时均医院诊治。
(4)平时应注意生活起居规律,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勿使大便干燥。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宋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