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拥有“药中黄金”美誉的熊胆,是位居中国四大名贵珍稀动物药材之首的中药,是很多文人笔下起死回生的神丹妙药,是现实中治疗疑难杂症的王牌,据说能治疗的疾病不胜枚举,小编倒是好奇,一枚熊胆竟有这般功效?话说,当小编我看完这篇文章后,也是心服口服了。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多次身受重伤:先是因保管笑傲江湖曲谱而被嵩山派掌门人左冷禅派出的手下追杀;后又在推选五岳派掌门的比武大会上,与昔日恋人岳灵珊小师妹比武,心神摇曳之时不慎被长剑穿入肩胛,自背直透至前胸,受伤极重。幸亏几次性命堪忧之时都有恒山派的治伤神药“白云熊胆丸”疗伤护命,不然可能早就一命呜呼!这恒山派的疗伤法宝白云熊胆丸毕竟是小说虚构的,究竟是否有此神药、具体组成是什么无从知晓。但顾名思义,其主要成分无疑就是中药里历史悠久的动物药——熊胆。
熊胆作为中国四大名贵珍稀动物药材(熊胆、麝香、虎骨、牛黄)之首,素有“药中黄金”之美誉。最早在汉末医家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里即有关于熊胆的记载。关于熊胆的特性,明代缪希雍言简意赅:“凡胆皆极苦寒,而能走肝、胆二经,泻有余之热,盖以类相从也。”熊胆的性味无疑是苦寒,归肝、胆、心、胃经。其主要的功用都围绕着苦寒: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杀虫止血等。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热毒病证这是熊胆十分重要的适应证。熊胆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热毒病证,包括皮肤疮痈、咽喉肿痛、肺热咳喘、口舌生疮、大肠热毒之泻痢、痔疮以及一些温热病等等。无论内服、外用都非常有效。
2肝胆实热肝胆实热在中医中涉及许多病证,包括高热、眩晕、黄疸、惊风、抽搐、癫痫、胁痛、口苦等。熊胆对这些病证都有非常显著的治疗作用,能够清利肝胆、泻火解毒。目前在临床上,熊胆或含有熊胆的中成药常用于治疗一些肝胆疾患,如肝炎、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乃至肝癌等,也常用于治疗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等。
3眼疾熊胆在眼疾的治疗当中可谓是有奇效。熊胆能火解毒、清肝明目,治疗肝火亢盛的眼疾用之非常有效,内服多入丸散剂,外用滴眼。
此外,熊胆还常用于治疗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如老年性心绞痛)、肿瘤、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等。
应当说明的是熊胆虽然疗效卓著,但并非人人可用。《笑傲江湖》中提到白云熊胆丸服用以后往往要昏晕半日,因此仪琳给令狐冲服用之后,令狐冲昏睡过去久久不醒,仪琳吓得花容失色。尽管武侠小说中不免夸大,却也说明熊胆确实药性霸道,苦寒之性极重。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量宜小。
2.不入汤剂,入丸散剂或胶囊。
3.脾胃虚寒、非热证者忌服。
熊胆xiongdan
狗熊胆、黑瞎子胆、黑熊胆。
FelUrsi。
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G.Cuvier或棕熊UrsusarctosLinnaeus的胆囊。
黑熊:体长1.5~2米。头部宽,吻部较短,鼻端裸出,耳大而圆,被长毛,颈部两侧毛较长。四肢粗壮,5趾均有爪。前足腕部肉垫和掌部肉垫相接。全身被毛,毛基灰黑色,毛尖乌黑色,绒毛灰黑色。面部毛近于黄色,下颏白色。胸部有一明显的新月形白斑。棕熊:体形大,长约2米,肩高1米。全身为棕黑色,头部色较浅,稍带褐色,腹面毛色比背部浅暗,四肢黑色。
棕熊和黑熊皆有冬眠习性,栖于森林,多独居,喜白天活动,可直立行走。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南至华南。
割取胆囊,将口扎紧,剥去附着的脂肪后悬挂通风处阴干。
扁长圆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呈囊状。表面灰褐色、黑褐色或棕黄色,微有皱褶,囊皮较薄。囊内含干燥胆汁,习称“胆仁”,呈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硬膏状,色泽深浅不一,有金黄色、黑色或黑绿色、黄绿色。气微清香或微腥,入口即化,味极苦而微回甜。
性寒,味苦。归肝经、胆经、心经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用量0.15~0.3克,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点眼。用治肝热炽盛、惊风、癫痫、目赤肿痛、翳障、疮痈、痔疮、咽喉肿痛。
熊胆仁具解痉作用,熊去氧胆酸能促进体内疲劳物质的分解与排泄,并能增加维生素Bi、维生素B2的吸收。熊去氧胆酸钠对士的宁引起的小鼠中毒有解毒作用,与鹅去氧胆酸钠及胆酸钠合用其作用能增强。尚有健胃、镇痛及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
熊胆含胆汁酸20%~80%,主要为熊去氧胆酸,并有鹅去氧胆酸、胆酸、去氧胆酸等。这些胆酸常与牛磺酸或甘氨酸结合,形成钠盐或钙盐。此外,含有胆甾醇、胆色素及氨基酸等。
虚证禁服。恶防己、地黄。
①治跌打昏迷:熊胆汁1.5~3克。冲酒服。(《广西药用动物》)
②治蛔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外台》)
③治小儿疳疮:熊胆0.15克。汤化调涂于鼻中。(《圣惠方》)
④治神经性胃痛:熊胆研末,每日服3次,每次0.9克,开水送服。(《广西药用动物》)
⑤治痔疮:熊胆汁、片脑(研细)各等分。用水调匀,用棉签蘸取涂痔上。(《广西药用动物》)
⑥治风虫牙痛:熊胆9克,片脑1.2克。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摄生众妙方》)
⑦治胆道炎、胆石症、黄疸:熊胆0.5克,郁金10克,茵陈蒿15克。水煎,日服2次。(《中国动物药》)
⑧治目赤障翳:熊胆0.3克,黄连3克,冰片0.9克。加冷水12克调匀,贮在瓶内备用。常点患处。孕妇慎用。(《广西药用动物》)
熊胆入药,相对来说不算早。熊胆入药最早的明确记载,始于唐代甄权的《药性论》,说“熊胆恶防己、地黄。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唐代的药典《新修本草》中确定了熊胆的性味,即“味苦,寒,无毒”,并扩大了熊胆的治疗范围,认为可以治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疽,暑日久痢,疳??,心痛,痊忤。”而“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中,熊胆主要的用途是外涂治疗痔疮。《本草纲目》集历代文献之大成,称熊胆“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近代将熊胆的功能主治归纳为“清热,平肝,明目。用于惊风抽搐,外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使用熊胆是不入汤剂煎煮的,一般做成丸剂、散剂服用,相当于现在的熊胆胶囊、熊胆粉。还有外用法:治疗痈肿、痔疮,研粉或清水溶化后涂敷患处;治疗目赤翳障,用清水溶化后滴眼。用量极小,每次0.5~1分(1分约0.3克左右)。
附:现代含有熊胆的中成药主要包括:万应锭(万应胶囊)、八宝眼药、赛空青眼药、熊胆救心丸、药墨(八宝药墨)、清凉眼药膏、麝香丸、胡氏六神丸、神农震痛膏、绿萼点舌丸、熊胆痔疮膏、麝香奇应丸、熊胆胶囊、八宝五胆药墨、特灵眼药、熊胆痔灵栓、复方斑蝥胶囊、点舌丸、心灵丸、活心丸、喉炎丸、熊胆痔灵膏、熊胆丸、风火眼药、眼药锭、白敬宇眼药、八宝拨云散、梅花点舌丸、熊胆黄芩眼药水、梧露洒胶囊、熊胆舒利肝胶囊、比拜克胶囊、痰热清注射液(最大的熊胆中成药,一半以上的熊胆粉均被用于生产此药,该注射剂为处方药)。
温馨提示:熊胆粉清热,平肝,明目;用于惊风抽搐,外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临床用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是醒酒、解酒良药。
熊胆粉为眼科、耳鼻喉科用药类处方药药品。熊胆粉苦寒,具有清热明目,解毒平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之功效。那么,熊胆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熊胆粉的功效与作用有如下:
1.保肝、利胆溶石作用
熊胆有稳定细胞、增加肝血流量、增加免疫机能、增加胆汁分泌、改善胆汁脂质构成等作用。有保护肝、促进肝组织恢复作用。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肿胀、黄疸、胆道及胆囊疾病、肝机能低下所致的诸症。还能溶解胆固醇类胆结石,有不手术治愈的报告。
2.抗动脉硬化、抗脂肪肝及降伍清胆固醇作用
熊胆促使胆固醇转化为胆酸熊胆粉的,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促进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改善肝机能。适用于预防乱治疗动脉硬化和脂肪肝。
3.镇痛、镇痉、消炎作用
熊胆有较强的止痛镇痉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适合于跌打损伤郁火实热的各种痛症熊胆粉胶囊,治疗小儿;凉风、结膜炎、疔痔恶疮等。
4.降血糖及抗疲劳作用
熊胆有抑制乳酸生成熊胆粉的副作用,促进乳酸氢化成糖的作用,改善疲劳和倦怠。还可以促进糖和乳酸合成肝糖源,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和分泌,因而具有降低血糖和尿糖的作用。
5.增加V—B1B2的吸收作用
预防和治疗VBl,VB2缺乏症。如脚气、口疮、舌炎、顽固性湿疹等
6.防治产后风等作用
产后熊胆粉的价格,取熊胆10—15g,溶于黄酒或白酒服用20—30天,可以恢复体办熊胆粉的作用黑龙江熊胆粉,防治产后风等。
鉴于围绕着熊胆的应用之争,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熊胆的采集加工演变过程。
熊胆的采集最早采用杀熊取胆的方法,将熊杀死取出熊胆,于通风处阴干或置石灰缸中干燥。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必须杀死熊而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只有一熊一胆,来源稀少,售价昂贵,不能满足临床医疗需要。后在年从北朝鲜引入利用外科手术安装瘘管引流熊胆汁的实验方法,采用有管取胆汁,将取出的胆汁干燥后成熊胆粉。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不杀死熊,可以定期获取熊胆汁;缺点在于限制熊的活动,造成部分熊腹腔感染,给熊带来了痛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活体无管引流熊胆汁技术获取熊胆汁,经过滤、干燥等步骤,即可制得熊胆粉。无管引流技术克服了有管引流的弊端,可以定期得到较多的熊胆汁,且对熊的正常生长发育无影响,痛苦也不大。目前所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有学者提出用功效相近的中草药、人工合成的熊胆成分来替代熊胆汁的应用,但药效带亟待验证。
白云熊胆丸仅仅是文学家笔下的一个虚构药物品种,但从中却也折射出诸如熊胆、牛黄、犀角、麝香、羚羊角、虎骨、鹿茸、穿山甲等动物药的卓越疗效。文学家笔下的这些药物往往是起死回生的神丹妙药,在现实当中这些药物同样是医生手中治疗疑难杂症的王牌。但鉴于货源稀少、价格昂贵,且涉及到动物保护法,如何合理开发、应用这类动物药,值得我们共同深思。
有需要熊胆粉的可以联系我们!
“有人夸大地称有50多种中草药可替代熊胆,那只是从同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上讲。科学研究已证实,熊胆粉中的牛磺熊去氧胆酸是其它任何动植物成分都替代不了的。”
小编说
本文提到了熊胆的良好药效,但并不支持不人道地使用熊胆,本平台支持一切合理的动物权益,倡导并支持动物药替代品的科学研究。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
我们小时候,听过好几个由于学习太认真,不小心误食了墨的名人故事——王羲之练书法时,入迷时把馒头蘸着墨水吃了。陈毅元帅小时候,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陈毅一边看书一边吃饼,蘸着墨水吃的很香,被妈妈发现之后还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年幼不懂事之时,听到这些“励志故事”的时候,总天真会想:王羲之和陈毅,吃了墨水,会不会中毒?吃了墨水,是不是真的可以涨知识?
清乾隆兰亭修褉白御墨
我们今天谈一谈墨
墨按照原料不同分为很多种。最具有代表性的为“松烟墨”和“油烟墨”。“松烟墨”以松树烧取的烟收集起来,加入胶汁、香料制成,特点是色乌,胶质轻,无光泽,因此一般多用于绘画,如画山水画的远山有苍茫之感,画人物的鬓发有特殊质感。“油烟墨”是用桐油、菜籽油、胡麻油等植物油燃烧后取烟加入胶汁、香料制成,由于含有脂类成分,因此墨的磨口有光泽,比较适合书画创作,书写行书、楷书笔画流畅,画山水、花鸟,墨色鲜润而有神采。
其实,墨也是一味中药。只不过这里说的药用墨,特指松烟墨。宋代的《本草衍义》记载:“墨,松之烟也”,只有松烟墨才可以入药,以色黑、气清香、有裂纹、陈久者为佳。(注:现在也有桐烟墨入药了,八宝五胆药墨中,原料就是桐油烟,功效是否和松烟一致还有待商榷)
清康熙曹素功紫玉光墨
墨,又称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这四个别称,概括了墨的一些性质。乌金,暗示珍贵;陈玄,说明墨以陈久者为佳;玄香,表示墨有特异清香;乌玉块,说的是好墨表面温润,有玉的光泽。
墨的主要成分就是碳粉,主要功效是止血、消肿。主治吐血、衄血、崩中漏下、血痢、痈肿发背(痈疽之生于脊背部位)等。《开宝本草》说,产后血晕、崩漏,可用醋研磨服下。《梅师经验方》中记载,鼻衄,流鼻血很严重,眩晕感觉自己要死了,此时浓研香墨,点入鼻中,就可以止血。《千金要方》记载,眼睛进入异物(飞丝入目),要研浓墨点眼。
《中国药典》里还记载一味用到墨的成药——万应锭。
万应锭
里面香墨与胡黄连、黄连、熊胆粉、牛胆汁等合用,起到了消肿的作用。
所以读了这篇文章,以后用松烟墨写字绘画时,是否会想起它的药用功能,会心一笑呢?
有需要熊胆粉的可以联系我们!
欢迎加入悟石书院書畫聯盟平台!
常为新的岁月,
见证文艺的火光,
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