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味中药之全蝎

全蝎SCORPIO

全蝎,又名钳蝎、全虫、蝎子,茯背虫。在中国产地达十几个省份,有15余种,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全蝎的图片(20张)亦称马氏钳蝎,属蝎目的钳蝎科(Buthidae)。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山西等省分布较多。山东省主产于沂蒙山区,又称“沂蒙全蝎”。沂源县钳蝎因产量高、质量好,经中国科学院检验“毒力为全国之首”而驰名。

钳蝎的药用精华主要在于蝎毒,蝎毒的研究日益为各国科学家重视,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蝎毒具有两大毒素,即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它在神经分子,分子免疫,分子进化,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欧美一些国家已把蝎毒制剂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科研单位进行研究并计划生产。蝎毒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癌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病,以及对人类危害极大的各种病毒均有预防和抑制作用。可以预料蝎毒将会为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挥巨大作用。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测定:沂蒙钳蝎蝎毒中含有毒性蛋白、透明质酸酶、生物胺等成分,毒素占总蛋白量的75%。对小白鼠的半致死量(LD50)为每千克体重1.6毫克(雄鼠)和1.4毫克(雌鼠)小于或等于2.0mg/kg。

产地主产于河南禹县、南阳、鹿邑,山东青州等地。河北、辽宁、安徽、湖北等省亦产。以河南禹县、鹿邑,山东益都产品质佳,以山东产量最大。野生或饲养。采收加工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性状鉴别药材

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性味归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平,力强有毒,专入肝经,走窜搜剔。既善息风止痉,治惊痫抽搐、破伤风及中风面瘫或半身不遂;又善攻毒散结,治疮毒瘰疬;还善通络止痛,治头痛及风湿顽痹。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中医应用

1.痉挛抽搐

该品主入肝经,性善走窜,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之效,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用治全蝎各种原因之惊风、痉挛抽搐,常与蜈蚣同用,即止痉散(《经验方》);如用治小儿急惊风高热,神昏、抽搐,常与羚羊角、钩藤、天麻等清热、息风药配伍;用治小儿慢惊风抽搐,常与党参、白术、天麻等益气健脾药同用;用治痰迷癫痫抽搐,可与郁金、白矾等份,研细末服;若治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又与蜈蚣、天南星、蝉蜕等配伍,如五虎追风散(广州中医学院《方剂学》);或与蜈蚣、钩藤、朱砂等配伍,如摄风散(《证治准绳》);治疗风中经络,口眼?斜,可与白僵蚕、白附子等同用,如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2.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该品味辛,有毒,故有散结、攻毒之功,多作外敷用。如《本草纲目》引《澹寮方》用全蝎、栀子,麻油煎黑去渣,入黄蜡为膏外敷,治疗诸疮肿毒;《医学衷中参西录》以该品焙焦,黄酒下,消颌下肿硬;《经验方》小金散,以该品配马钱子、半夏、五灵脂等,共为细末,制成片剂用,治流痰、瘰疬、瘿瘤等证。近代用该品配伍蜈蚣、地龙、全虫各等份,研末或水泛为丸服,以治淋巴结核、骨与关节结核等。亦有单用全蝎,香油炸黄内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3.风湿顽痹

该品善于通络止痛,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甚则关节变形之顽痹,作用颇佳。可用全蝎配麝香少许,共为细末,温酒送服,对减轻疼痛有效,如全蝎末方(《仁斋直指方》);临床亦常与川乌、白花蛇、没药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品同用。

4.顽固性偏正头痛

本品搜风通络止痛之效较强,用治偏正头痛,单味研末吞服即有效;配合天麻、蜈蚣、川芎、僵蚕等同用,则其效更佳。

主治病证(1)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2)中风面瘫,半身不遂。

(3)疮疡肿毒,瘰疬痰核。

(4)偏正头痛,风湿顽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0.6~1g;也可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敷。使用注意本品有毒,辛散走窜,故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血虚生风者慎服。故事

从前有个货郎,每天赶集串乡,要跑许多路。

这一天,他又起得挺早,一看老婆睡得正香,就自己动手烧饭。货郎把饭烧好,天还没亮。他又走到门前井台,把老婆头天晚上洗好的苋菜拿进屋,做了一碗菜汤。

货郎连汤带饭的吃了个饱,就挑起货担出门了。他走呀走,一口气走了十多里地。这时,他突然感到肚子里面像火烧一般,口也渴得十分难受。可是,这一年逢旱,沟塘干得见底儿,哪也没水。货郎好不容易走到一座村庄,把担子放下,推开第一家的院门。院子里,只有一个小孩在玩儿。

货郎问:“你家大人呢?”

孩子说:“到涧湾挑水去啦。”

“涧湾在哪儿?”

“远极啦。”

“你家缸里有水么?给我点喝。”

“没有。”

货郎渴得喉干口燥,肚子里又烧得难忍难熬。他就说了句:“让我找找看,哪怕有一口水润润嗓子也好啊!”说完走进那家屋子,东找西找,只见缸里、锅里、盆里、碗里都没有一滴水。最后,货郎看见灶后的碗橱顶上有一把落满尘土的破茶壶。他急忙拿下来打开盖子,壶里还真有半壶陈茶。货郎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壶嘴儿就喝。乘茶灌进肚子,觉得舒服多了。他谢过孩子,又挑上担子赶集去了。

再说货郎的老婆,天亮时爬起来吃饭,发现锅里剩着一点苋菜汤,汤里有一要死毒蛇。她吓得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妈!”心想,这准是毒蛇钻进了那捆苋菜,孩子他爸没看见,就一块儿做进了汤里。他一定中毒了,说不定还会闹出人命呢!

货郎的老婆顾不上吃饭,沿着赶集的路一直追下来。她一路上没有发现丈夫的尸体,一直跑到集市,才寻见丈夫。奇怪的是她丈夫竟象没事一样还在卖货呢。货郎看见老婆,就问:“你怎么来啦?”

老婆松了一口气,反问道:“哎唷,你还活着?”

“怎么啦?”

“还问我?你早晨吃什以来的?”

“苋菜汤啊。”

“汤里有毒蛇!”

“啊!”货郎一惊:“怪不得刚才肚子里烧得那么厉害呢。”

“快找医生看看吧。”

“不用,这会儿没事啦。”

“没事?莫非你吃了解毒药?”

“没吃呀。”

“那怎么又不烧啦?”

我找了半壶剩茶喝。”

嘿,多半那茶里有什么东西,能解蛇毒。”

嗯,等会儿我们看看去。”

散集以后,货郎两口子走到早晨喝茶的那家门外,他们敲开门,出来一个男人。货郎说:“大哥,早晨我从这儿路过,喝了你半壶凉茶。真谢谢啦!”

“哎呀,这都是小孩子不懂事!那茶放在橱顶多半年了,不能喝!”

货郎说:“我喝完倒觉得挺舒服。”

“是吗?”

“您让我看看,那是一壶什么茶?”

主人把茶壶捧出来,找开盖儿一看,里头有一只蝎子和一条死蜈蚣。主人吃惊地说:“看看,这都是有毒的东西,你快去看医生吧!”

货郎心里一动,说:“这就对啦!早晨喝了有蛇毒的汤,所以火烧心;后来又喝进有蝎毒、蜈蚣毒的茶,就没事了。这一定是毒能解毒呀!”

这是一段故事,不一定真有其事。不过,以毒攻毒是有道理的。后来,医生们从毒蛇的毒液中提取药素,可以治疗蛇伤和其他许多中毒的病症。人们还发现,蝎毒有熄风、镇痉、止痛的功能;蜈蚣毒可以治疗惊风、偏头疼、恶疮、蛇咬等症。

往期药闻回顾▼

点击可查阅

看了还想看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rz/5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