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汗腺系统不丰富,加上皮下有较厚的脂肪层,因此猪在夏天抵御炎热环境中的排汗散热能力较差,易遭受热应激导致损失。除过哺乳仔猪以及保育前期仔猪所需的环境温度偏高以外,对于生长育肥猪和成年种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5-20℃,湿度60%-80%。对于种猪来讲,当环境温度达到24℃和33℃时,就分别达到了警戒状态和危险状态,猪处在热应激和严重的热应激环境之中。然而与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相比,在我国北方6-8月、南方4-10月均处于高温阶段,对于规模化猪场是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从热应激对猪生产的影响以及防控方面做一论述,与在一线的广大养猪朋友们一起分享,望能够为大家在生产中提供帮助。
热应激是动物在高温条件下,自身无法通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调节新陈代谢而做出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猪在热应激情况下,具体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发生喘息;采食减少、饮水量增加、嗜睡、活动量减少、躺卧时伸长躯体、喜欢睡在湿的地方或滚窝粪尿,并且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热应激导致育肥猪生长性能下降
育肥猪在遭受热应激时,猪机体内分泌异常,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紊乱,造成机体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的代谢活动降低,造成猪增重速度减慢。同时为了适应热应激,机体用于抗应激的营养能量水平比例上升,而用于生产需要的比例减少,使猪的生长育肥能力进一步下降。
2、热应激造成猪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热应激破坏了猪体温调节平衡,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造成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抵抗力以及肝脏解毒功能减弱,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在猪群健康状况不良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或隐性感染的条件下,疾病爆发的风险大大增加。
3、热应激使猪传染病发生风险增高
由于热应激导致猪群免疫力下降,使机会致病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比如夏季的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的感染,并且热应激还可以导致严重的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为猪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最近几年夏季开始复发的猪丹毒也与热应激具有一定的关系。热应激还可以导致母猪产后三联症增多,使母猪淘汰率升高。
4、 热应激导致种猪繁殖性能下降
①热应激导致公猪性欲变差,精液品质下降:公猪在持续高温的条件下,异常精子数量增加,导致精液品质变差,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温度每上升1℃,精子活力下降0.1。因此热应激可以导致公猪的利用率下降,母猪配种后的受孕率和产仔数下降。
②热应激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母猪遭受热应激后,后备母猪性发育缓慢,经产母猪产后恢复时间延长和断奶后发情晚,排卵数减少,配种早期的胚胎死亡数量增加。当环境温度达到32℃时,不孕和重复发情母猪数增多,可达到20%,流产率上升。在热应激条件下的,母猪产程时间延长,分娩时体力消耗增加,死胎数增加,并且母猪分娩后容易出现产后三联症(无乳-乳房炎-子宫炎),导致母猪死淘率增加,利用率下降,猪场生产成本上升。
5、缓解规模猪场猪群热应激的措施
①防暑降温:遮阳棚、树木、风扇、通风、湿帘、喷水等通风和降温措施仍然是缓解热应激的主要措施。
②加强管理,尽可能在早晚较凉爽的时候饲喂,避免中午时分注射疫苗等;此外还需降低养殖密度,增加充足清洁的饮水,
③提高营养水平:猪在遭受热应激的环境下,采食量下降,反而猪抵抗应激时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平比正常生产条件下升高许多,因此需要补充营养物质和代谢途径缓解猪群应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猪场广泛采取的方法。
6、通过营养途径快速缓解应激
核心成分:
香薷、麝香草酚、香荆芥酚、香豆素、挥发油、脂肪酸、抗菌肽、牛磺酸、抗应激因子等。
独特功效:
1、有热退热,无热调理,退热不易反弹。
2、因热应激导致的伤暑,发热无汗,采食下降或不食,精神萎靡。
3、各种热性、瘟性疾病引起的高热神昏,热毒发斑,便干,尿黄,尿不利,水肿,泄泻腹痛等。
用法用量;
混饲:本品每袋1KG拌料斤;遇有症状,加倍量使用,连用10-15天。
核心成分:
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亚硒酸钠、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2、维生素B12、叶酸、泛酸钙、氨基酸、小肽、寡糖、中药提取物等水溶性营养成分。
独特功效:
1、中药强力提升免疫力,让机体时刻保持健康状态,百病不侵;
2、用于畜禽的各种维生素缺乏症,补充机体所需维生素;
3、预防转群、接种疫苗、天气变化、长途运输、疾病、断啄等因素引起的应急反应,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4、提高幼畜、雏禽的存活率,促进畜禽的病后恢复。
猪群饲料添加热毒清+增免营养颗粒、6月-10月每月添加15天为宜,用量前7天克拌料斤;后7天克拌料斤,可很好的预防热应激、顺利度过夏季、提高饲料转化率。
产品设计理念
打造健康绿色养殖,提高生产效率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推动全球养殖业的发展
提供好产品、好方案,让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走近天宝了解天宝
产品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