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陈经伟/文早在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就刊发了多年来活跃于比较制度分析和转轨经济研究领域的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的《目标与过程》一文,该文在回顾观察中东欧和中国的转轨经济基础上运用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理论前沿的框架来比较转轨的改革道路。该文经典之处在于区分最终目标和转轨过程,指出人们最容易犯的两大基本失误:(1)认为经济转轨是很简单的,对现实市场经济如何运行是已知的;(2)混淆最终目标与转轨过程。该文强调,对于不同经济体而言,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即便知道目标是什么但对于怎样达到目标是不清楚的,同时说明转轨经济体发展过程中制度重要性和很多制度往往是次优选择以及改革过程中需得到人民的拥护或减少各种利益集团阻力等。这些看法及论断对于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和产业基础薄弱的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实现产业转型,如何扎实稳妥推进高质量高标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海南新一轮改革与自贸港建设不同时期的目标
(一)海南全面改革四步走目标
作为海南新一轮改革的起点,中央12号文是最权威的对海南未来30年改革路线图和四步走目标给出的整体性定调,即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坚持四大战略定位(三区一中心)以及三大基本原则(坚持整体推进和稳步实施、坚持统筹陆地和海洋保护发展、坚持发挥人才的关键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六大路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对外开放新模式与新格局、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机制)并在中央统筹、部门支持、省抓落实工作机制安排下,分步实现四步走的发展目标:(1)到年,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海南自贸区建设有显著进展。(2)到年,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质量显著提高,符合海南发展的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3)到年,海南经济社会各方面指标走在全国前列,自贸港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营商环境对标国际水准。(4)到本世纪中叶,在国内率先实现高度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综合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在世界范围成为领先地区。
(二)海南自贸港建设三步走目标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起点,中央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了未来总蓝图和三步走的发展目标:(1)到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市场主体大幅增长,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2)到年,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3)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比较两个中央文件内容不难看出,《方案》内容实质上是中央12号文内容的延续、提升和具体深入,不管是中央对于海南新一轮改革还是自贸港建设布局,对于海南更多体现为对之未来30年进行顶层设计和长期发展谋划及未来愿景,只是一种方向性和指导性内容。因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在国内外都无法简单模仿照搬或对标(如新加坡、香港、迪拜等地区),在部门支持和省抓落实层面,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认识是有欠缺的,只能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海南发展路径的改革办法,中央对海南才会有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和勇于扛起历史责任的基本要求。
从操作层面来讲,为实现海南改革目标有两点是完全清楚的:一是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一个与海南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特别是制度变革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政策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离开了全面深化的自身改革和扎实的现代产业基础,海南是跳跃不到以上由中央确定的不同阶段不同目标的。二是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过渡期,这个期间对于海南是最重要的打基础和补短板时期,需要一手抓制度集成创新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手抓海南现代产业重点项目,抓好供给侧的改革,创造有效制度供给和产业大项目供给,为自贸区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因海南自贸港是政策驱动型改革措施,其过程中要处理好政策制度前期设计与后期执行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讲,制度执行前的系统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明确制度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效果等内容,而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总结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制度集成创新过程中的实施效果,而且通过总结评估,及时纠偏纠错,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向正确、健康发展。
二、理解对标基本内涵
在众多有关如何建设海南自贸港的讨论当中,人们会经常提到对标如新加坡、香港、迪拜等国际成熟自贸港等,那么,究竟什么是对标或者我们如何理解对标内涵呢?实际上,对标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西方管理学界将对标管理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之后其理念逐步运用于政府及社会各领域。所谓对标其核心要义是对比标杆找差距,而对标管理的关键在于选择和确定被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和标准,对标管理就是要把目光紧紧盯住领域最好水平并在实践中优中选优,明确自身与领域最佳目标的差距,通过自身与标杆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指明了工作的总体方向,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自身向领域最好水平靠齐。
正因为对标既不是的对照也不是简单的模仿,何立峰于年6月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特别强调: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既没有先例可循,又不能简单照搬西方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以及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通过学习借鉴国际知名自由贸易港先进经验,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制度体系,有利于为我国更深层次地适应和运用并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提供重要平台。同时说明:从现实情况看,自由贸易港需要有大流量的经济活动支撑,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与积累才实现的海南短期内难以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循序渐进。这也意味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一项分步骤分阶段实施的过程,而在年前是经济社会转轨和打基础、补短板最重要阶段。那么,海南在这一阶段实施对标策略时易犯错误是什么呢?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