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东西三不借借了家准败,是哪三

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我们中国有许多的优良传统,尤其善于助人为乐,所以借东西这种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大到借钱财、小到借生活用品。

可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禁忌习俗,比如古人就有俗语说“东西三不借、借了家准败。”很多人看了后不明白,这三样到底指的是什么,又为何不能借人呢?

一、家中香火不外借

香,在我们国家中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那时候人们将采集的药草点燃熏香,从而驱除病毒;先秦时期,香料被广泛应用,人们出门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

到了宋朝,街市上更是有专门的“香铺”、“香人”,和“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楼里也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

香的种类有很多,例如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等,焚烧时能带给人清新,爽神的感觉,久用也不会有头晕的感觉;香的香味一般比较醇和,浓淡适中,深呼吸也不觉得刺鼻;

即使香味浓郁,也不会感觉气腻,即使恬淡,其香也清晰可辨;有的天然香料还会带着涩味和药材味,喜好的人经过仔细研究,还能品味其中的香道。

对于我们来说最常见焚香的地方就是寺庙或者宗堂。在寺庙中焚香时香云旋绕寺庙、袅袅而上飞入云霄,在人们心中认为这样做可以供养上界云府高真、中界岳渎威灵,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的诸位神灵。

在焚香时人们双手合十,抱以虔诚的真心,认为这样做会使得天上的佛祖看到人间,然后驾临寺庙,聆听祈祷,让祈祷传达到九天之上,实现人们的祈愿。

焚香是一种很古老的祭祀仪式,家中有宗堂的人也强调香火不断,“烧”通“稍”,“香”通“信”,烧香就是烧信,人们认为焚香就是和死去的人保持信息畅通。

据说,焚香时祖先的魂魄会像烟一样缭绕,烧香的烟会向上飘去,象征升天人的魂魄能够收到,因此人们也将家人的后嗣称为香火,认为只有香火不断绝,祖先才会一直庇佑家族不败,也就有了我们娶亲生子时常听到的“续香火”的说法。

所以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香火是非常重要的物品,同时也代表着子孙兴旺的寓意,那香火自然是不可以外借的,

借出去岂不是自己断送了家族的香火,也就意味着家族面临着绝后的危险,家族就可能没落。一般的人也知道香火这层隐晦的含义,所以也是不会去别人家借香火的。

二、家有药罐不外借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是很难见到药罐这种东西的,一般都是去专门的药店熬好中药,装袋回家食用,但是在很多农村,条件不方便的情况下就会使用药罐。

人们对于药罐是比较忌讳的,因为只有家中有久病的病人才会需要长时间使用,所以人们把药罐看做是不吉利的象征,谁也不会去借。

但是在以前,各家各户的生活条件都很一般,所以也有人会去别人家借药罐,这时候主家往往会特别高兴地借出去,这也就意味着别人把家中的病气带走了。

借药罐的人家也有讲究,那就是拿着药罐的途中不能停留或者串门,谨防把病气带到别人家里,就算使用完以后也要留在家里,不能送还给主家。等到主家来取药罐的时候,还要在药罐里面放上一些粮食或者钱财,这就叫作压病气。

不仅是对于药罐有讲究,人们对于熬药倒药都有讲究,熬药时需要小火熬制,还要把控时间,剩下的药渣全部都要倒出门外,这取自“药到病除”的寓意。

还有的地方会把药渣倒在十字路口,被过往的行人车辆踩踏,这代表着疾病被带走的,家人能够快速康复。如果家中病人迟迟不痊愈,那么人们就会药渣倒在门外能被别人看到,说明家里有病人,希望能碰到更高明的医生。

传说曾经就有一户人家久病不好,出门便把剩余的药给全倒掉了,正好被药王孙思邈看到,孙思邈便上前询问原因,才知道是这家病人虽然常时间吃药,病情却不见好转,所以便把药倒掉了。

后来孙思邈在研究药材后,才发现是中药开错了,及时换了一个方子,很快病人的病就好了。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药罐子还是不可以随便借给别人的,因为谁也不知道药罐子里面究竟熬过多少种药物,如果随意就将药罐借给别人,就会有药性相冲的危险,那么很可能会危及人的性命,作为借东西给别人的主家也会摊上麻烦事,甚至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三、家中房屋不外借

最后,人们说的不能外借的东西便是家中的房屋。

房子是中国人非常看重的东西,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现代,它都是人们所有资产的核心,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法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甚至还有很多是我们熟知的大文豪。

欧阳修是宋代文坛领袖,提拔了许多有才干的文人,而且工作比较早,25岁开始当过好几任知州,但是他却一直带着寡母和妻儿借住在衙门大院里,还租住过非常破旧的民房。

对于欧阳修的薪酬来说,买套房子是比较难的,所以他42岁那年才在阜阳买房置地,算是在为官17年后才拥有了自己的首套房。

还有我们熟知的苏东坡,他26岁做官,月俸钱,后来还当上了水部员外郎,按理来说工资是不少的,可是苏东坡既要为亲爹苏洵还房贷,又想着赈灾做慈善,也就没有为自己买房子。

后来仕途不顺,一再被贬,辗转了许多地方,到老了想安置下来的时候已经买不起房了。苏东坡的儿子结婚,也是借一位好友的房子办的喜事。最后在苏东坡50岁那年,他从弟弟苏辙那里借了三千贯才在江苏常州买了首套房,前后花了20多年的时间。

所以房子是不能轻易借给别人的,如果说是为了帮忙,双方信任的前提还好,但如果对方动了什么坏心思,岂不是半辈子的指望都要折进去了,最后落下什么都不剩的局面还是要自己承担。

古人的俗语中很多都蕴含着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我们还是要多去学习其中的道理,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也能在人迷茫的时候给人警示,带人找到前进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xz/10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