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最好 https://m.39.net/pf/bdfyy/xwdt/古往今来,历代名医无不重视阳气的重要性,汉代神医华佗在《中藏经》中指出,“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十分鲜明的告诫人们,阳气便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这也为后世医家治疗危急重症时,采用回阳的急救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撑;无独有偶,明代大医张景岳在《类经》中说道,“阳来则生,阳去则死”,与华佗之说遥相呼应,为采用温补之法挽救亡阳危证夯实了理论基础。而现实中,也的确存在这样一面,从阳气式微开始,人体就会不断出现各种病理表现,如果真阳大衰,就会出现危急重症,而这个时候,需要回阳救急,才能力挽狂澜、起死回生。对于中医的回阳救急之法,其实最早始于医圣张仲景,尤其是四逆汤为代表,由于四逆汤大方至简,可能存在力有不逮的时候,于是后世医家就尝试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希望能够创造一个更为完善、更为经典、更为实用的回阳急救良方,然而,时光穿越了千年光阴,明代著名的伤寒学家陶华(字节庵),他在医圣张仲景所传四逆汤的基础上,融裁六君子汤,另附生脉之义,创造出了一个回阳救急的经典名方,由于全方的核心功效主打一个回阳救急,便直接给这个奇效良方命名为“回阳救急汤”。回阳救急汤是出自明代医学家陶节庵《伤寒六书》中的一个良方,全方由“熟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炒),茯苓,陈皮,甘草(炙),五味子,半夏(制)”等10味主要中药组成,按照原方的煎服方法是,煎服时加生姜,煎好后在服药的时候,加入麝香少许调服。由于原方并无剂量,现代用法中,可以按需调整剂量,水煎服。按照《伤寒六书》记载,“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不得多服”,为什么呢?因为“多则反加别病矣”。不仅如此,陶节庵还指出,如果服用回阳救急汤之后手足温和之后,停用回阳救急汤,可改用理中饮加减(干姜、白术、人参、甘草、肉桂、陈皮、茯苓)“治之无妨”。按照陶节庵的创方原意,回阳救急汤主要是用于治疗寒邪直中阴经所致的真寒证,后世医家称之为“三阴寒厥”,它的核心方证主要分为里寒证和厥、利、脉微、神疲、欲寐等主症,《伤寒六书》记载,回阳救急汤的主证为无头痛身热、只恶寒、引衣自盖,四肢厥冷,战栗发抖,腹痛,吐泻(或吐或泻或吐泻兼有),口不渴,神疲蜷卧,四肢沉重;或然证有手指甲、嘴唇青紫,口吐涎沫;脉象主要为脉来沉迟无力,甚至无脉;舌苔一般是淡白。剩余58%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