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m
《甄嬛传》中皇帝,是一个被骂惨了的男人。
太后不喜欢他,临死前骂他六亲不认,最终会落得骨肉分离的下场。
皇后跟他少年夫妻,风雨同舟半生,最后落得被囚禁监视,生死不复相见。
华妃爱他入魔,心里眼里全是皇帝,最后被废为答应,撞墙自杀。
还有沈眉庄、甄嬛,伤心过后干脆另择他人,给他戴上绿油油的帽子。
多年后再看《甄嬛传》,我却觉得,皇帝是这部剧中感情最复杂的人。
他喜欢的人,比如纯元、甄嬛,不是先离他而去,就是背叛他。
他不喜欢的人,还得费心应付,比如皇后、齐妃、祺嫔。
明明喜欢、却又必须狠心对待的人,比如华妃。
身为帝王,即便坐拥天下,却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这才是他的悲哀。
剧中的皇帝,并不薄情,而且,后宫平衡术玩得非常好。
后宫三千佳丽,个个都想获得圣恩,皇帝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
作为男人,他可以有所偏爱;作为帝王,他必须雨露均沾。
皇后出身高贵,即便不得欢心,皇帝待她,也足够尊敬。
未登位前,他曾送她一对镯子,并说:“愿如此环,朝夕相见。”
称帝之后,他有很多宠妃,可皇后只有一个。
无论是华妃,还是甄嬛,在皇帝心中,都不足母仪天下。
记得吗?甄嬛最受宠时,皇帝曾经跟她吐露过心意:“如果不做这个皇帝,只做个富贵王爷,有皇后这个贤妻,你与世兰两个美妾,便足矣。”
可见,皇后的“贤妻”地位,来自于皇帝内心认可。
沈眉庄怀孕,皇帝、皇后和众嫔妃都去看望。到翻牌子时候,面对乌泱泱一众嫔妃,皇帝的选择是:“不用翻了,朕去皇后那儿。”
既封了众嫔妃的嘴,又彰显了皇后地位。
沈眉庄端庄得体,在入宫秀女中最先受宠,但平心而论,她不是皇帝喜欢的类型。
在皇帝眼里,沈眉庄跟敬妃一样,值得欣赏,却不足动情。
他对沈眉庄的恩赏,从未破例,最多就是送些名贵的礼物,如绿菊、首饰,仅此而已。
让沈眉庄学习管理六宫事务,也只是欣赏她的性格,与爱无关。
所以沈眉庄假孕争宠,皇帝立刻动了真怒,不听任何解释,下旨将她禁足,并褫夺封号。
沈眉庄伤心欲绝,指责皇帝薄情负义。
其实站在皇帝角度,只要证据确凿,断无为沈眉庄开脱之理。
事后,证实沈眉庄被人栽赃诬陷,皇帝在第一时间恢复沈眉庄位分,还她清白。
他以皇帝之尊,去找眉庄道歉,并说自己会补偿。
结果沈眉庄非但不领情,还冷言冷语。皇帝虽然不高兴,却并没有怪罪她失礼。
不是因为喜欢沈眉庄,而是念在她所遭受的委屈,不想计较。
沈眉庄出轨后,为掩人耳目,她特意等在皇帝下朝路口,假装寻找丢失的镯子,借此服软复宠。
身为皇帝,他哪里看不出女人的这点心思和把戏,不过他愿意成全,借坡下驴罢了。
说到底,还是皇帝心软,他秉承的原则是:只要没有大错,即便不爱,也会善待。
纯元走后,皇帝一直沉陷于那段相爱相知的时光,怎么也拔不出来。
甄嬛的出现,令皇帝惊喜万分,他仿佛回到了从前恋爱时光,连心情都是雀跃的。
他对甄嬛的恩宠,超过宫里任何一位嫔妃。
又是赐浴,又是椒房,连幸七晚,为甄嬛举单独举办生日宴会。
种种高调示爱,早已超出往日的谨慎低调。
他赐甄嬛封号为“菀”,称她“菀菀”,准许甄嬛喊他“四郎”。
因为他的纯元,小名是宛宛,也曾唤他为“四郎”。
甄嬛不愿意做纯元替身,她狠心扔下刚出生几天的孩子,赌气非要去甘露寺修行。
身为九五之尊,他完全可以驳斥甄嬛的荒唐想法,禁止她出宫。
可是皇帝不仅准了,还允许甄嬛带两个贴身侍婢使唤。
甄嬛走后,皇帝睹物思人,才发现自己已经对甄嬛动情,只是深而不知。
有句话说得好:怀念一个人,会自动放大她的优点,忽略她的缺点。
这一回忆,他又开始后悔,满心满眼里都是甄嬛的娇嗔、她的才情、她的灵动、她的温情。
没想到皇宫外面,甄嬛和果子狸陷入热恋,完全忘记了他这个正统夫君。
他在这边想得如痴如醉,她在那边谈得浓情蜜意。
凌云峰相见,皇帝以真情对上甄嬛假意,恋旧的他,上了钩、入了坑。
他为甄嬛再次破例,下旨给她抬旗、赐姓、封为熹妃,用半副皇后的仪仗,风光迎她回宫。
甄嬛生下双胞胎后,戴了绿帽子的皇帝龙心大喜,立马册封她为熹贵妃。
这一幕剧情,怎么看怎么讽刺。
一代帝王,只因为动了点真情,就被狠而无心的嫔妃玩弄于掌上。何其可悲也!
还有华妃,那个如芍药般明艳的女子。
虽然嚣张跋扈,做了很多坏事,却心思简单,让人恨也不是,喜欢也不是。
她的爱,不是嫔妃对皇帝的讨好巴结,是普通女人对丈夫的那种依恋。
她不仅家势好,长得漂亮,而且胆子大。
她会因为皇上喜欢别人公开撒娇吃醋,她还会勾着皇帝的腰带拉他去床边。
谁能说,华妃在后宫有恃无恐,不就是皇上纵容的结果?
新入宫的夏冬春不懂规矩,被华妃赏了一丈红。
皇后在皇帝面前含沙射影告状,说人被打残废,皇帝却护着华妃,说:“是该给点教训。”
华妃派太监偷推沈眉庄入水,皇帝虽然心里有数,还是没有直接怪罪,只是换了一批翊坤宫侍卫作为警告。
甄嬛怀孕后,皇上和皇后要去天坛,留华妃协理六宫,甄嬛心里忐忑不安。
皇上安慰她:“世兰只是要强一些,但品性不坏,你让着她些。有什么委屈,回来告诉朕。”
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华妃就罚甄嬛跪在翊坤宫门口,导致甄嬛小产。
皇帝终于动了真怒,这蠢女人不是打他脸吗?才在甄嬛面前夸她,一转脸就把孩子给弄没了,那可是龙裔!
众妃都认为华妃在劫难逃,不死也会进冷宫。
结果皇帝只是小惩大诫:褫夺贵妃封号,禁足,罚跪两个时辰。
甄嬛不干了,凭什么啊?那可是夺子之恨!
可是无论她怎么跟皇帝怄气使性子,皇帝都没有再重罚华妃,反倒冷落了甄嬛。
三岁孩子都知道谁喜欢自己,何况人精皇帝。
华妃的宫里,随时都备着心爱男人喜欢吃的东西。
一顿早饭,都被华妃当成天大的事,她亲自安排早点,嘱咐侍女:
“脆腌黄瓜皇上喜欢吃,放在他面前,这包子皇上昨天就吃了两口,想必是吃腻了,放离他远些儿。”
哪个男人,不喜欢贤惠用心的媳妇?何况是渴望真情的皇帝。
可惜华妃家族势力太大,皇帝再喜欢,还是算计了她。
先是利用端妃送去一碗滑胎药,打掉华妃唯一的孩子。
再是赏她欢宜香,里面添有大量麝香,导致华妃终生不孕。
皇帝的所有算计,都被报仇心切的甄嬛悉数告知了华妃。
这个以爱为生的女人,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后,直接撞壁而亡。
皇上默然良久,追封华妃为“敦肃贵妃”,以贵妃的礼制为她出殡。
回过头来,就开始找甄嬛的麻烦。
以误穿纯元旧衣为借口,不仅撤销封妃典礼,还怒扇甄嬛一巴掌。
说白了,就是心里不爽,借题发挥。
后来,皇帝去圆明园看到驯马女叶澜依,那种桀骜不驯的气质,让他一下子就想起了华妃。
原本地位卑贱的叶澜依,从答应到贵人,再到宁嫔,一路晋升,却在后宫整天挂着张脸,令众妃侧目而视。
皇帝不爱叶澜依,他只是把自己这些年对华妃的歉疚,全部补偿给了叶澜依。
生前,你因为家世太好受累。如今,我在没有家世的宁嫔身上,寻找你的影子,寄托我的情感。
可惜,皇帝由于自负,他疏忽了两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华妃是爱他的,叶澜依是恨他的。
最终,皇帝被甄嬛和叶澜依联手算计,不知在他死前,有没有意识到,影子和真人的区别。
自古帝王少真情。一旦动情,就有了软肋,这是皇帝的悲剧。
高处不胜寒,他必须防人,却又贪恋那份寻常男女的情爱。
最终造成的结局是:没死的女人都不爱他,爱他的女人却被算计。
如果不做皇帝,就像当初他自己说的,只做个富贵王爷,贤妻美妾相伴,风花雪月过一生,多好!
更多宫斗、宅斗、权谋剧解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