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拼音
ShèXiānɡ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痓,去三虫。久服除邪,不梦寤厌寐。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温,无毒。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痓,去三虫,治诸凶邪鬼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产难,堕胎,去面?目中肤翳。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通神仙。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温,无毒,入十二经。主恶气鬼邪,蛇虺蛊毒,惊悸痈疽,中恶心腹暴痛胀满,目中翳膜泪眵,风毒温疟痫痓,通关窍,杀蛊虱,催生堕胎。
麝香为诸香之最,其气透入骨髓,故于经络无所不入。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十二经
别名
当门子、元寸香
使用注意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忌大蒜。
辛香之剂,必能耗损真元。用之不当,反引邪入髓,莫可就药,诚宜谨之。
二、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中台川谷及益州、雍州山中。春分取之,生者益良。
麝形似獐,恒食柏叶,又啖蛇,五月得香往往有蛇皮骨,故麝香治蛇毒。今以蛇蜕皮裹麝香弥香,则是相使也。其香正在麝阴茎前皮内,别有膜裹之。今出随郡义阳晋熙诸蛮中者亚之。今出其形貌直如粟人。又云是卵,不然也。香多被破杂蛮,犹差于益州。益州香形扁,仍以皮膜裹之。一子真者,分糅作三、四子,刮取其血膜,亦杂以余物。大都亦有精粗,破看一片,有毛在裹中者为胜,彼人以为志。若于诸羌夷中得者,多真好。烧当门沸起良久亦好。今唯得活者,自看取之,必当全真尔。生香人云是其精溺凝作之,殊不尔麝夏月食蛇虫多,至寒香满,入春患急痛,自以脚剔出,着屎溺中覆之,皆有常处。人有遇得,乃至一斗五升也。用此香乃胜杀取者。带麝非但香,亦辟恶。以真者一子,置头间枕之,辟恶梦及尸疰鬼气。
《中药大辞典》
为鹿科动物麝的雄兽香腺囊中的分泌物。
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现在多人工饲养。
三、应用
辛,温。归心、脾经。
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催产。
1.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惊痫等闭证。因本品辛香走窜之性甚烈,具有较强的开窍通闭的作用,故为醒神回苏的要药。配介淸热药,即属凉开之剂,如至宝丹与犀角、牛黄等同用;配合祛寒药,即属温开之剂如苏合香系与苏合香、丁香等同量。
2.内服或外用于疮疡肿毒。本品能行血分之滞,有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之效。常与解毒、活血药配伍,如醒消丸,以本品与雄黄、乳香等同用。此外,本品还可用于癥瘕、经闭等证,亦与它的活血散结功能有关。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可增强活血的功用。
3.用于心腹暴痛、跌打损伤及痹证诸痛。皆因麝香能活血散结,开经络之壅滞以止痛,且内服外用均有良效。如麝香汤用治厥心痛,配伍木香、桃仁等行气活血药物。近代用治心绞痛,即据此,伤科常用的八厘散,即以其与苏木、没药等活血药同用。
4.用于胎死腹中或胞衣不下等证。本品有催生风胎作用,如香桂散,即以其与肉桂配伍而成。
0.06?0.1g,入丸散,不宜入煎剂。外用适。
孕妇忌用。?
▼点阅读原文,进行系统学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