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丨虔诚焚香

SEO百度优化求职微信群 http://www.gzhuajiang.com/lehuo/27172.html

据统计,在古人所写得浩瀚如海的诗词中,以七夕为体裁的是最多的,可见美好的爱情自古以来便大为文人墨客所歌颂。

这也是当然。“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少年,和“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的少女,谁不渴望一段美好的爱情呢,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收录了多少天真烂漫的民歌呀: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采摘萧草时,我在想你,虽然我们仅仅一天未见,但就好像快一年没见了。

萧草,也就是现在的艾草,先秦古人用来焚香的香草。在很久很久以前,女儿家就用焚香祭祀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个习俗从古到今一直在流传,比如元代散曲家杜仁杰的《集贤宾·七夕》曲:“沉李浮瓜肴馔美,把几个摩睺罗儿摆起。”

摩睺罗是何物呢?摩睺罗原为佛教人物,宋代时演变为很流行的婴儿造型玩具,祝福多子嗣。宋朝周密《乾淳岁时记》记载:“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及泥孩儿,号摩睺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值不赀。其中有散发芳香的摩睺罗,是以‘龙涎拂手香’为原料制作。”

如现在与人玫瑰一样,古代女性在七夕也会收到应景的乞巧时物——“摩睺罗”。有珍贵的摩睺罗是用龙涎拂手香制作的,是合香的一种,属于熏佩之香。宋代《陈氏香谱》中有此香方:

沉香半两,檀香、丁香、金颜香、素馨花各半两(广南有,最清奇),木香、黑笃实、麝香各一分,颜脑二钱,苏合油一字许。

宋元之际,在七夕佳节,于庭院中摆设香案,置备香花、香果,用奇巧香料来焚香祷告、乞求得巧,是古代女性七夕当天的主要活动之一。

全真教第二任掌门马钰的这首《南柯子·七夕吟》就描写了这样一位结着愁怨,焚香乞巧的女子:

天上初流火,人间乍变秋。鹊桥银汉瑞云浮。织女今宵,何处唤牵牛。

闺女离闺阁,无愁自起愁。焚香乞巧拜无休。恁肯灰心,守拙列仙俦。

现在每每读到《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宋朝七夕盛况,还是神往不已:“禁中及贵家与世庶为时物追陪……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那是一个无论皇家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人人都在七夕焚香乞巧的时代,整个汴梁城内定然是欢歌笑语,香气氤氲。

现在,我们又迎来一个太平盛世,神州大地的人儿自信且个性十足。到了七夕节,又能见到不少穿着汉服的男男女女,他们怀着一颗崇古之心,仿佛从古画中走了出来,令人赏心悦目。情不自禁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他们,七夕的习俗和诗意,那种充满香气的馈赠,那种传统文化独有的朦胧浪漫,更加适合我们的审美,值得我们倾心。倘若了解到了,定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cd/8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