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商业世界又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这些丰富的商业实践、繁杂的时代变化以及频繁的技术更迭,也深深印刻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思维的尺度上。在这里我们梳理了这些值得思考的商业管理话题,观照历史,也将反映出未来商业世界的魅影。
1互联网+(Internet+)“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传统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出一种新生态。这个纯中国化的商业概念最早散见于年易观研究报告。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的大力倡导下,这一概念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重要议题。
2共享经济(SharingEconomy)共享经济,又称为分享型经济、协作型消费。这一概念早在年就由美国两位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此后虽有Zipcar等案例,但直至年-年,随着Uber、Airbnb、Lyft等独角兽公司的崛起,才获得了最为成功的商业案例支持。因此,年也成为共享经济的爆发之年。
3触点管理(TouchpointManagement)“触点管理”是近年来欧洲管理界少有的能被全球普遍接受的重要理念。它由欧洲最权威的触点管理与忠诚度营销专家安妮·M·许勒尔在《触点管理:互联网+时代的德国人才管理模式》一书中提出。该书也是“年度德国管理类图书NO.1”,一度高居德国亚马逊管理类图书排行榜榜首。
4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并非全新概念,早在年便被提出,是一门专门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科学。但随着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技术的成熟,这一概念由此获得新生。人工智能具有无限可能,比如,它可以检测细胞图像中的异常以发现癌症,帮助机器人与人类互动,构建帮助儿童学习的程序,以更个性化的方式按照孩子的学习进度进行授课等。
5工业4.0(Industry4.0)德国的经济思想在遥远的中国获得共鸣。在年的汉诺威工业展上,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提出了一个著名概念——“工业4.0”。这一概念因为契合了中国对强大制造业的期许,迅即在中国掀起的热潮。它至少在两个渠道获得了放大:中德国家元首就工业4.0达成的合作开始落实、《中国制造规划》开始实施。
6设计驱动战略(DesignasStrategy)在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时代,公司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技术和业务复杂性,而设计有助于简化复杂的系统并将之人性化。无论是产品、用户体验、战略,还是复杂的系统,都离不开设计。这种设计是流程的再造,是产品的创新,是思维的变革。设计思维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定义了公司的运作方式——如何理解用户、建立产品原型以及评估风险。因此,设计工作正从默默无闻的后台步入商业前台,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注重设计思维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7独角兽(Unicorns)“独角兽”本来说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稀有而且高贵的生物,因头上仅有一只角而得名,而所谓“独角兽公司”则是借指那些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初创企业。
8红海陷阱(RedOceanTraps)跨界创新热潮引发企业纷纷寻找蓝海市场及新的增长点,几乎所有企业都知道开辟新市场的重要性,但真正成功的却非常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蓝海战略”理论创始人W.钱·金、勒妮·莫博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企业决策者们常常有阻碍成功的普遍因素——心智模式:对世界运行方式拥有固有的主观判断和看法。他们将其中六种突出的主观臆断定义为“红海陷阱”,这些陷阱让管理者止锚不前,无法驶入蓝海,无法拥抱前所未知、无人争夺、潜力广阔的新市场空间。
★颠覆式创新思维书单:
《创新者的窘境》
《从0到1》
《从混沌到有序》
《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
《疯狂的简洁》
《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
《国富论》
《互联网世界观-登高四书》
《精益创业》
《科学管理原理》
《控制论》
《跨越鸿沟:颠覆性产品营销圣经》
《蓝血十杰》
《浪潮之巅》
《链接:网络新科学》
《零边际成本社会》
《领导力与新科学(不全)》
《奇点临近》
《认知盈余》
《三体》
《失控》
《思考快与慢》
《未来是湿的》
《物演通论》
《智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