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化学题库精选及解

  1、影响血中游离钙浓度的主要因素是

  A、体温

  B、血液PH

  C、血浆球蛋白浓度

  D、血磷浓度

  E、血红蛋白浓度

  2、生理活性钙是指

  A、蛋白结合钙

  B、枸橼酸钙

  C、碳酸钙

  D、总钙

  E、离子钙 3、实验室测定血清总钙的参考方法是

  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火焰光度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分光光度法

  E、离子选择电极法

  4、离子钙测定的临床已应用的方法是

  A、火焰光度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邻甲酚酞络合酮法

  D、离子选择电极法

  E、EDTA络合滴定法

  5、关于镁代谢叙述错误的是

  A、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

  B、肾脏是体内镁的主要排泄器官

  C、大量丢失消化液是造成缺镁的主要原因

  D、肌肉是维持镁平衡的主要组织

  E、溶血对血清镁测定影响不大

  6、高钙血症临床常见的原因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低清蛋白血症

  D、维生素E中毒

  E、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7、促进新骨形成和钙化的物质是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素

  C、降钙素

  D、1,25-(OH)2D3

  E、25-(OH)D3

  8、正常人体内镁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从肾脏由尿液排泄

  B、从肝脏由胆汁排泄

  C、汗腺排泄

  D、从肠道由粪便排泄

  E、从呼吸道排泄

  9、关于镁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镁是常量元素之一

  B、镁离子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

  C、镁离子和钙离子在生理功能上有相互协同的作用

  D、镁离子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抑制作用

  E、体内镁50%以上存在于骨骼中

  10、关于磷代谢描述错误的是

  A、血磷主要由肾脏排泄

  B、血磷的浓度成人有生理波动

  C、正常人钙磷乘积稳定在36~40之间

  D、儿童时期血磷浓度偏高

  E、血磷通常是指血液中的有机磷

  1、

  B

  血pH可影响血清游离钙浓度,碱中毒pH升高时血清游离钙和碱性成分结合加强,虽然总钙不变但离子钙下降是碱中毒时产生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如有酸中毒,pH下降,游离钙浓度可相对增加。

  2、

  E

  血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可分为扩散钙和非扩散钙两大类。非扩散钙是指与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的钙,约占血浆总钙的40%。60%为可扩散钙。这两类钙以三种形式存在:

  (1)扩散性离子钙,为具有生理活性的部分。

  (2)扩散性非离子钙(约占血清总钙量的15%)为与枸橼酸、重碳酸根结合而成复合钙。

  (3)非扩散性钙为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的钙,其含量和血浆白蛋白浓度有关,这部分钙不易透过血管壁,亦无生理活性,如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非扩散性钙也减少,以致血清总钙量下降,但因游离钙不减少,所以临床上不出现缺钙症状。非扩散性钙和扩散性非离子钙为结合性钙,非扩散性钙和离子钙之间可以互相转变,呈动态平衡,当游离钙浓度降低时,非扩散性钙可以逐渐释放成游离钙。

  3、

  A

  血液总钙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和滴定法等。

  4、

  D

  测定血钙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分为滴定法、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其中较普遍应用的是络合滴定法,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用血量少,准确性符合要求。常用的指示剂有钙黄绿素与钙红。比色法有甲基麝香草酚蓝法和邻甲酚酞络合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使用空气—乙炔焰,钙焰的光吸收特征是.7nm,较火焰光度法灵敏度高,但不适宜常规检验。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钙离子已在临床应用。

  5、

  E

  镁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是细胞内含量仅次于钾的阳离子。故溶血对血清镁测定有影响。

  6、

  B

  高钙血症临床常见的原因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产生过多的甲状旁腺素,多见于甲状旁腺腺瘤,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等情况。

  7、

  D

  在肝和肾的作用下,维生素D3转变成1α,25-(OH)2-D3。1α,25-(OH)2-D3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比维生素D3强10~15倍。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小肠、骨和肾。1α,25-(OH)2-D3有促进小肠对钙、磷吸收和运转的双重作用;能维持骨盐溶解和沉积的对立统一过程,有利于骨的更新和成长。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8、

  A

  肾是镁排泄的主要途径,经肾小球滤过的镁大量被肾小管回吸收,仅2%~5%由尿排出,每日排出约mg。

  9、

  C

  钙离子在镁离子激活酶的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由于钙、镁离子结构相同,钙离子容易把镁离子从某些酶中排挤出来,可是钙离子非但对酶不能起激活作用,反而对酶的活性会起抑制作用。像这样两种金属离子间互相排挤、阻碍和削弱的作用就称为拮抗。因此,在人体内钙和镁离子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10、

  E

  血液中的磷以有机磷和无机磷两种形式存在,红细胞中主要含有机磷酸酯,血浆中磷3/4为有机磷,1/4为无机磷。无机磷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构成血液的缓冲系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cz/5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