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APP,寄托着“天下无拐”的梦想;一片“蚂蚁森林”,葱茏着抵挡雾霾的期望;一JIAN公益联盟,储备着一份御寒的温暖;一曲自然之歌,连动着诗和远方的脉搏……
2月22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揭晓的一个内部榜单,“曝光”了上面这些项目的幕后英雄,让他们和项目一起成了公益网红。
在这些项目中,有鼓励大家绿色消费和出行,将个人碳账户与公益行为相结合的蚂蚁森林项目;
有利用技术和公益力量为公安部研发的一个“互联网+反拐”的团圆打拐项目;
有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激活公益数据的价值,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公益云图数据可视化公益项目……
参与项目的过程,无疑打开了阿里人的一只社会眼,用不曾有过的角度,看待世界和自己创造的价值:那些敲过的代码、设计过的界面、画过的插图、主导过的项目,最后没有化成冷冰冰的KPI,而是给世界上的一些人带去真实的影响和温暖,创造了“有情有义的人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公益早已进入阿里巴巴的血液,”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寄语时说,“公益需要钱,但是光有钱远远不够,公益更需要时间,需要参与,需要行动以及其他用钱换不到的东西。公益不单要有善心,更要有善能,用我们的行动、能力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和投身进来,参与公益的点滴行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自己也变得更为健康。”
根据阿里巴巴向外界披露的数据来看,年,淘宝公益平台为公益行业筹集善款2.28亿元,参与捐赠人数3.04亿人,捐赠次数达到43.9亿次。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金建杭也曾表示,阿里巴巴公益希望在未来5年,能达成每年创造相当于年时长的公益服务时间、推动百亿人次的公益参与的目标,最终实现人人参与的公益愿景。
附:年度优秀项目案例
公益数据可视化,呼唤公众参与公益上亿人的生活
天渡,公益云图项目经理
本职为阿里云天池平台资深运营,入职5年
“做公益云图这个项目,真的纯属偶然。”天渡回忆说,“有个周末的下午,我受邀参加阿里公益委员的月会,记得是在之江路的回响画廊,阿里云可视化产品经理永翎通过投影仪介绍公益数据上云的进展。”
“当听完我介绍天池大数据平台之后,所有人眼睛亮了,仿佛都找到了答案:办一场公益数据可视化大赛,通过竞赛形式众集数据开发者的智慧,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示公益数据的价值,通过大赛的运作树立绿色公益的社会影响力。这是我参加过的非常高效的一次会议。”说到这里天渡的眼角微微扬起。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如何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公益、来保护环境,两年来公益委员们通过公益资助,扶持NGO组织成长,并推动公益数据上云。通过数据开放面向社会众智是发挥数据价值的最佳通道,但数据如何安全开放、通过什么形式开放、如何引导开发者去使用数据成了委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