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心脑血管病的治疗、预防和急救中,有三种药,我们最为熟悉: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和阿司匹林。
今天,我们就要给大家讲讲,这三种药,到底对应的是什么功效,急救要用什么、缓解症状要用什么、预防心脑血管病要用什么!
1
硝酸甘油
能急救,冠心病必备救命药
硝酸甘油片是冠心病人常备的一种药,它能迅速缓解心绞痛,但一定注意,是确诊冠心病的人才需要准备。
硝酸甘油片主要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扩张血管。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在家中常备或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
1
什么时候用:
突然感到胸痛时。
冠心病典型心绞痛为阵发性胸闷、憋气、胸痛,出现在胸骨后,可放射到心前区和左臂。心绞痛的部位有时会发生“偏离”,出现在上腹部或放射到颈、下颌、左肩或右前胸。发作时可能感觉压榨痛或闷胀,甚至感到窒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此时可用硝酸甘油。
发生心绞痛时,立即舌下含硝酸甘油1片。每片含量0.5毫克。
建议把硝酸甘油片轻轻嚼碎后再舌下含服,起效会更快,若病人口干可滴少量开水到口内。
如有条件要同时吸氧,含服五分钟后若不见效或疗效不明显,可再含服1片,最多可连续含服3次(共3片),每次隔5分钟。
一般含服1~3分钟症状就能有所缓解。
2
服硝酸甘油时,坐着效果最好。
坐位含服比躺着、站着都好,体位性低血压会引发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低血压,甚至晕厥症状;若含服时采取平卧位,可因回心血量增加导致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影响到药物疗效。
3
千万别用水送服!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吸收率在80%左右,一般在服后5分钟达到最大效果。但是,由于舌下含会产生一定的烧灼感,所以有些患者便用水吞服。用水吞服起效慢,而且肝脏对其有降解作用,只有约8%的药物成分被吸收,这就让药物的作用大打折扣,失去了急救的效果。
4
服连服三片无效,一定要打。
若含服3次后病情不能缓解,不可继续含服硝酸甘油片,需及时呼叫,而且不能随意搬动病人。
5?
确诊冠心病应随身携带,别贴身保存。
确诊了冠心病的人,一定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同时也要注意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尽量避免装在贴身的衣服口袋内,避免受体温影响加速药物失效。
6
定期更换,别让药物失效。
定期查看药物的保质期,保证在急救时,药物能有充足的有效成分发挥它的作用。
硝酸甘油在室温、密封、避光条件下有效期是在生产日期后的3年内,超出有效期后会无药效。
7
这两类人慎用。
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体位性低血压和颅压、眼压升高等,所以青光眼、脑出血患者应当慎用。
2
麝香保心丸
应急用,冠心病高危人群必备
麝香保心丸丸能快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也可长期服用,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在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服用2~4丸,含服时放在舌头下面。用药5分钟症状不缓解可酌情再服用2~4粒。83.4%的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患者5分钟内都能缓解,疗效与消心痛相似,但未见头痛等副作用。
3
阿司匹林
平时用,防发病、防复发
阿司匹林学名叫乙酰水杨酸。它与青霉素、安定同列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贡献在于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阿司匹林的临床运用,主要是做一级预防治疗和二级预防治疗,就是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和极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最适合用。
1什么时候用:
空腹最好。
一般是晚上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有明显胃肠道反应的可早饭后服用。
长期抗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标准剂量是每天81~mg,一般每天mg足矣。
具体的用法和用量,要听从临床医生更具个人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2
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适合做预防治疗。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才不是这样呢。
作为药物的阿司匹林也有它的适应症,有血栓高风险的患者,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降低心脑血管风险,这是一级预防。
哪些人该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如下:
合并以下所列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1.男性超过50岁或女性绝经后;2.高血压;3.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4.吸烟。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不全。
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大于20%。
3
阿司匹林几小时才起效,不能救急。
对于急性心梗,阿司匹林起效比较慢,至少几个小时。如果身边没有其他急救药,只有阿司匹林,服用的剂量应是毫克,而不是随便服下“两片”。另外,为了加快吸收效果,嚼碎服用比“喝水吞下”更有用。
4
这五类人,慎用阿司匹林。
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急性期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稳定期可改服对胃黏膜损伤相对较小的阿司匹林肠溶胶囊或与食物同服,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2.平时有“自发”出血倾向的人,如牙龈或皮肤经常出血者,不宜服用阿司匹林。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3.过敏体质者不宜用阿司匹林,因其可诱发皮疹、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或黏膜充血等过敏反应。其中又以哮喘较为常见,可在服药后数分钟出现呼吸困难与喘息,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4.孕妇应用阿司匹林有发生胎儿缺陷的危险。阿司匹林还进入乳汁,使乳儿出现出血倾向,因此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
5.近期内做过手术,尤其是做过眼科、颅脑、内脏手术的人禁用阿司匹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