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夏令武银行流程再造正当其时

银行流程再造理论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引入中国,在银监会年正式提出流程银行建设的倡议后,中国银行业才开始尝试流程银行建设的实践。8年多来,中国银行业远未完成“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变。中国银行业发展到今天,与持续发展了几百年的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仍然不能说已办成了真正的银行。中国银行业已不能再满足于局部流程改良,实施系统全面的“银行流程再造”,建设真正的“流程银行”势在必行,启动银行流程再造正当其时。

美国银行业的流程再造

“流程银行建设”更多的是中国银行业的说法,最初源于美国银行业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银行流程再造”或“银行再造”。美国银行业再造运动是美国银行业的自发行为,伴随美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推进而展开,这一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初,金融管制下的银行服务供给不足阶段。

~年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对金融业实施严格管制,银行业的机构设置和业务经营受地域和范围限制,存贷款利率受上下限控制,活期存款不允许支付利息,银行服务总体上处于不充分状态,客户对资金效益不太敏感,银行可以采用卡特尔式定价,享受可观的利差。“银行业就像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逸的保护罩里”,在这一个相对较长的严格管制时期,美国银行业经营体制相对简单僵化。

第二个阶段是从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自由化冲击传统经营模式阶段。

年3月,美国政府制定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DepositoryInstitutionsDeregulationandMonetaryControlActof),决定分六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利率的高限,到年4月,取消了储蓄账户利率上限,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

这一阶段,银行业经营环境出现了以下五大变化:

一是利率市场化使美国银行业存贷利差大幅收窄,例如消费者信贷的平均利差从年的个基点下降到年的个基点;

二是银行跨州经营的限制不断突破,银行不得不面向全国市场开展竞争,银行间产品竞争呈全国化趋势,地方借款人已不再依赖当地银行获得金融服务;

三是银行对大公司和中高端客户的议价能力越来越低,银行传统的重要客户可以通过其他非银行贷款人,如从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获得融资支持;

从年至年,美国共有家主要银行进行了再造,再造后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从1%上升到1.5%,平均资本收益率从14%提升至20%,银行再造成果显著。图为50美元钞票和上面的格兰特总统肖像

四是银行利润被不断增加的资金成本和不断下降的贷款收益所抵销;

五是出于利润目标,银行更热衷于分支网点扩张、新产品开发和大量从事高风险资产业务,未能真正致力于解决核心成本和定价难题,信用风险泛滥。

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初到年,金融自由化进程下的银行再造阶段。

随着金融管制的结束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银行首先遭遇了存款危机,银行原有的忠实核心客户大量离开,银行占有的家庭定期存款和共同基金从年的84%迅速下降到年的32%。同时,随着企业融资手段的增多,贷款需求不断下降。严峻的外部竞争环境迫使银行只能通过再造获得新的竞争能力。从年至年,美国共有家主要银行进行了再造,再造后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从1%上升到1.5%,平均资本收益率从14%提升至20%,银行再造成果显著。

第四阶段是从年到目前,银行业再造升级阶段。

这一阶段以~全球金融危机为界,实际上可进一步分为两段:前一段自年11月美国发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FinancialServicesModernizationActof,又称Gramm-Leach-BlileyAct)开始,美国正式终结在金融业推行了60多年的严格的分业经营,开启了美国银行业的新一轮重组兼并浪潮,后一段从年开始,美国银行业基于危机的教训,对业务运行模式、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进行了深度变革。

“流程银行”的核心特征

“流程银行”与“部门银行”相对应,在出现“流程银行”的概念之前,并没有“部门银行”的说法。推动“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本质上揭示的是两种不同的经营理念,描述了银行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从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看,流程银行的发展是市场、技术、监管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服务综合化、金融监管自由化和精细化是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传统“部门银行”的“条线”管理模式,围绕产品开发设定管理框架,协调成本高,难以迅速反映市场变化。流程银行围绕客户需求开发产品和服务,整合运作流程,设置内部运营机构,变“等”客上门为主动服务,适应了新形势下银行转型发展的需要。

归纳“流程银行”的发展实践,有四个核心特征:“以客户为中心”、“端到端”流程管理、“机构设置扁平化”、“服务提供信息化”。

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企业营销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及社会营销观念五个阶段。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的共同之处在于没有真正重视客户的需求,主要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开展交易活动,没有把与客户建立和保持持久的关系摆在重要位置。

传统银行业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在“卖方市场”情形下,银行是金融服务的中心,产品、服务的供给成为部门的权力筹码,从外部看,银行成为“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准衙门”;从内部看,银行各部门、各分行各自为战,互为藩篱。

但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多和金融服务价格的放开,金融供给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利润边际不断下降,再加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加速应用、金融产品趋同不断强化,“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演化,“客户服务”成为模式差异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成为企业经营模式选择和业务定位的新价值标准。

归纳“流程银行”的发展实践,有四个核心特征:“以客户为中心”、“端到端”流程管理、“机构设置扁平化”、“服务提供信息化”

随着市场的扩张和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逐步从生产导向型转向市场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经营管理思想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以市场经营为中心”的阶段和“以战略为中心”的阶段。“以客户为中心”的阶段是“以战略为中心”的阶段的深层次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企业营销







































白癜风的科学治疗
湖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com/sxjb/2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