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草知性虎杖

药材简介

中文名:虎杖拼音:Huzhang

RhizomaPolygoniCuspidati。

花斑竹、酸筒杆、酸桶笋、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

本品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cm,直径0。5~2。5cm。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

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性平。

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

孕妇慎用。

英文名:Tigerstick,JapaneseFleeceflower,GiantKnotweed。 

分布: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安徽。

用途:根状茎药用,有活血散痰、祛风解毒、消炎止痛、去湿热黄疸、治慢性气管炎、降低血脂等功效;全草可作兽药,治牛鼓胀症、黄蜂胃病;并可制农药,对防止螟虫、蚜虫等有效;根状茎和叶都含鞣质,可提制栲胶。根状茎含黄酮类、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虎杖甙。用根状茎或种子繁殖。

释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

气味:(根)微温。

主治功效

1、小便淋。用虎杖为末,每服10克,米汤送下。

2、月经不通。用虎杖克,凌霄花、没药各50克,共研为末。每5克,热酒送下。又方:虎杖克,去头,晾干,研细,在五斗吕中浸一夜,煎取二斗。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浓,状如糖稀。每服一合,酒送上。昼两服,夜一服,月经即通。

3、腹内突长结块,坚硬如石,痛如刺。用虎杖根一石,洗干,捣成末,掺入五升米饭中搅匀,倒好酒五斗泡起来。每饮一升半,忌食鲜鱼和盐。

4、气奔怪病(皮肤下面发响声,遍身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止痒)。用虎杖、人参、青盐、细辛各50克,加水煎作一服饮尽。

5、消渴。用虎杖、海浮石(烧过)、乌贼骨、丹砂,等分为末,渴时,以麦让冬汤冲服10克。一天服三次,忌酒、鱼、面、生冷、房事。

性状鉴别:根茎圆柱形,有分枝,长短不一,有的可长达30cm,直径0.5-2.5cm,节部略膨大。表面棕褐色至灰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须根和点状须根痕,分枝顶端及节上有芽痕及鞘状鳞片。节间长2-3cm。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棕黄色,纤维性,皮部与木部易分离,皮部较薄,木部占大部分,呈放射状,中央有髓或呈空洞状,纵剖面具横隔,气微,味微苦、涩.以粗壮。以坚实、断面色黄者为佳。

中医传承

1.《本草述》:虎杖之主治,其行血似与天名精类,其疗风似与王不留行类,第前哲多谓其最解暑毒,是则从血所生化之原以除结热,故手厥阴之血脏与足厥阴之风脏,其治如鼓应桴也。方书用以疗痉病者,同于诸清热之味,以其功用为切耳,然于他证用之亦鲜,何哉?方书用以治淋,即丹溪疗老人气血受伤之淋,亦以为要药,于补剂中用之矣。谓虚人服之有损者,与补剂并行,其庶几乎。

2.《名医别录》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

3.陶弘景:主暴瘕,酒渍服之。

4.《药性论》: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

5.《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

6.《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7.《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8.《医林纂要》: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9.《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

10.《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痔瘘,去风湿,发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伤。

11.《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实火牙痛,湿疮烂腿,脚趾歧湿烂。

12.《药性论》:虎杖,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爱堪看,尝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澈如冰,白瓷器及银器中盛,似茶吸之,时人呼为冷饮子,又且尊于茗。

13.《本事方》:苦杖根俗呼为杜牛膝,多取净洗,碎之,以一合,用水五盏,煎一盏,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治妇人诸般淋。鄞县武尉耿梦得,其内人患砂石淋者十三年矣。每漩痛楚不可忍。溺器中小便下砂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得此方啜之,一夕而愈,目所见也。

药物应用

1.虎杖和鸡血藤,均为活血祛瘀药,但二者作用有别。鸡血藤味甘、性温,兼有补血功效,活血祛瘀兼血虚症最为相宜;虎杖苦寒,能凉血祛瘀,宜用于血热而有瘀滞及热病神昏者。

2.虎杖、姜黄、莪术,均为活血祛瘀之品,用治血凝气滞之证。惟虎杖,药性偏寒,能凉血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

虎杖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虎杖适合人群:孕妇禁服。

虎杖食疗作用:

入血行散;具有活血散瘀,祛风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积聚,跌扑损伤,风湿痹痛,黄疸,泻痢,淋浊带下,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虎杖做法指导:

1.妇女血瘀经闭,痛经者,可单用煎服;或与当归、川芎等配伍。

2.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者,可与乌头、羌活、防风等配伍。

3.疮痈肿毒初起未溃者,可单用鲜品捣敷,或与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配伍,以增其清热解毒之功。

不良反应:虎杖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虎杖所含鞣质可与维生素B1永久结合,故长期大量服用虎杖时,应酌情补充维生素B1。

药用配伍

1、用于风湿痹痛可单味浸酒服或配伍鸡血藤、西河柳等药。

2、用治黄疸、胆结石等症,可配合茵陈、连钱草等同用。

3、治淋浊带下,可与萆薢、薏苡仁同用。

4、用于瘀阻经闭症候,可配合茜草根、益母草等同用。

5、跌打损伤、瘀阻疼痛可与当归、红花同用。

6、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喘咳可单味服用,也可配合黄芩、琵琶叶等药。

7、对疮疡肿毒、毒蛇咬伤可内服,或鲜品捣烂外敷。此外,本品还有缓泻通便的作用。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蒽醌注射液对麻醉兔有明显降压作用。连续给药几次后,药量蓄积,小剂量即可引起血压骤降甚至死亡。

2.保肝作用

PD、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口饲过氧化玉米油所致大鼠肝损害有治疗作用,主要结果为:。

2.1.部分制止大鼠肝中过氧化类脂化合物的堆集(TC、TG、PC、LPO的蓄积)。

2.2.降低小鼠血清中的GOT和GPT的水平,降低LPO和减少血清FFA、血清中的TC、TG、HDL-ch水平不变;(3)阻止过氧化物在鼠肝内微粒体ADP和N-ADPH所诱导。对饮用玉米油-胆固醇-胆酸酸性混合物的小鼠的实验结果表明,PD、白藜芦醇影响类脂新陈代谢为:。

2.3.服用白藜芦醇对TC、TG在肝中积聚有一定抑制作用;PD对血清TG和LDL-ch的提高有一定抑制作用;减少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2.4.白藜芦醇和PD减少了在小白鼠肝中的14C-软脂酸的脂肪生成。虎杖、小田基黄煎剂能明显降低血清肝红素量和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的作用,但无利胆作用。

3.抗菌、抗病毒作用

大黄素、7-乙酰基-2-甲氧基-6-甲基-8-羟基-1,4-萘醌具有抗菌活性。白藜芦醇体外抗菌试验表明:其对导致顽癣、汗疱状白癣的深红色发癣菌、趾间发癣菌具有强力抗菌性能,并对枯草杆菌、藤黄八迭菌等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大黄素、PD、大黄素-8-葡萄糖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虎杖中含有的一种黄酮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10%虎杖煎液对单纯疱疹病毒、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病毒及埃可Ⅱ型病毒(ECHO11)均有抑制作用。3%煎液对号腺病毒3型、72号脊髓灰质炎Ⅱ型、44号埃可9型、柯萨奇A9型及B5型、乙型脑炎(京卫研I株)、号单纯疱疹等7种代表性病毒株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虎杖单体Ⅰ和Ⅱ可使乙型肝炎抗原滴度降低8倍。

4.镇咳平喘作用

用电刺激猫喉上神经法实验表明大黄素、PD、复方阴阳莲(虎杖、十大功劳、枇杷叶煎剂均有镇咳作用。用小白鼠恒压氨雾法也显示PD有镇咳作用。虎杖7.5%煎液能对抗组胺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加药5分钟后,对抗强度为75%,故有一定平喘作用,但其作用强度不如氨茶碱。对乙酰胆碱引起的气管收缩无对抗作用。

5.对前列环素影响

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PGI2)及形态学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6-keto-PGF1a浓度的方法研究了PD对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的影响,结果表明PD有呈剂量依赖增加PGI2释放的作用,PD0.46.0.15mmol/L作用10分钟时,6-keto-PGF1a增加显著,且前者的作用至30分钟时仍非常界著,但低于0.15mmol/L剂量时则无增加作用。未见PD对细胞形态学产生影响。

6.抗肿瘤作用

蒽醌类化合物,能抑制人早幼粒白细胞(HL-60)细胞,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细胞DNA和RNA的合成,以大黄素的细胞毒作用最强,在umol/L(约40μg/ml)浓度下对DNA的前体物[3H-Me]dThd掺入抑制作用顺序是:大黄素、大黄素甲醚-8-O-D-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D-葡萄糖甙大黄酸虎杖甙。对RNA前体物[5.3H]cyd掺入抑制作用要小些,其顺序是: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甲醚-8-O-D-葡萄糖甙,虎杖甙。大黄素比其葡萄糖甙具有更强的细胞毒作用,而其他成分没有这种构效关系。口服虎杖煎剂10天,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瘤率为35.3%,并能延长动物存活时间。大黄素对小鼠肉瘤、小鼠肝瘤、小鼠乳腺癌、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淋巴肉瘤、小鼠黑色素瘤及大白鼠瓦克癌等7个瘤株的抑制率均在30%以上。

7.降血糖作用

家免静脉注射从虎杖中提得的草酸,可引起低血糖性休克。虎杖可降低实验性动物糖尿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8.降血脂作用

白黎芦醇甙给正常大鼠灌胃mg/kg,连续7天,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而虎杖煎剂无明显作用,可能因煎剂中白黎芦醇含量较少所致。

9.止血作用

虎杖煎剂作用,对外伤出血有明显止血作用,内服对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止血作用。

10.其它作用

虎杖提取物有解热镇痛作用。白黎芦醇甙与戊巴比妥钠及氨基甲酸乙酯有协同作用,能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虎杖煎剂对烫伤创面有收敛、防止感染和消炎作用。此外,一定浓度的大黄素可引起小肠肌张力增高,收缩振幅增大,增大剂量则可抑制小肠活动。

药(毒)理学

芪三酚甙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0.0±57.3mg/kg。芪三酚甙mg/kg腹腔注射,连续6周,可引起大鼠白细胞总数下降,肝细胞坏死,腹膜炎症,骨髓脂肪增生病变。给小鼠灌胃虎杖蒽醌衍生物9g/kg,观察l周未见死亡。小鼠腹腔注射虎杖甙和白藜芦醇甙的LD50分别为.9±.4mg/kg和0.0±57.3mg/kg,腹腔注射白藜芦醇甙50、及mg/kg,连续42天,各组部分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和腹膜炎症以及骨髓脂肪增生,大剂量组还引起白细胞减少。PD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亦表明,可部分发生骨髓脂肪增生病变和肝细胞坏死,但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赞赏

长按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com/sxjb/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