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仁的功效与作用祛风,散热,养肝,明目

蕤仁

蕤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蕤核或齿叶扁核木的干燥成熟果核,夏、秋间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洗净,晒干。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有祛风,散热,养肝,明目之功效。用于目赤肿痛,昏暗羞阴,眦烂多泪,鼻衄。亦治心腹邪热,结气痰痞。今人惟用疗眼。生治足睡,熟治不眠。

蕤仁图片

蕤仁图片

蕤仁中药图片

蕤仁植物图片

蕤仁简介

药材名:蕤仁

拼音:RuíRén

别名:蕤核、蕤子、白挼仁、棫仁、美仁子、单花扁核木、蕤李子、山桃、小马茹子、蕤核仁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单花扁核木的干燥成熟果核。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洗净,晒干。

性状:干燥果核呈稍扁的类心脏形,两侧略不对称。表面浅棕色至暗棕色,有深色的网状沟纹。质坚硬。敲开硬壳,内含扁平类圆形或心脏形的种子,种皮棕色至暗棕色,子叶2片,白色肥厚,富油性。气无,味微苦。以浅棕色、饱满肥实者为佳。

化学成分:种子含水分10.36%,灰分1.72%,蛋白质3.53%,脂肪7.57%,纤维56.91%。种仁含油脂36%。

性味:甘,寒。

归经:归心、肝、脾经。

贮藏:置干燥处。

禁忌:目疾非头风热,而因肝肾两虚者,不宜用。

蕤仁的功效

祛风散热;养肝明目;安神。主目赤肿痛;昏暗羞明;眦烂多泪;夜寐不安。

蕤仁的用法

内服:5~9g。--《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1.5~3钱。--《中药大辞典》

外用:去油研成膏点眼或煎水洗。--《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3-10g。--《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去油研膏点眼;或煎水洗。--《中华本草》

蕤仁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昏眩赤肿,怕日羞明,不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

脑子(研)二钱半,蕤仁(去皮壳,压去油)二两。上用生蜜六钱,将脑子、蕤仁同搜和,每用少许点之。(《局方》春雪膏)

②治眼病翳遮瞳人,视物不明,有云气之状

蕤仁(去皮、尖)三分,当归身、甘草各六分,防风八分,黄连(拣治)二钱(锉如麻豆大,水一大碗,煎至一半人药)。上件锉如麻豆大,蕤仁别研如泥,同熬,滴在水中不散,入去沫蜜少许,再熬少时为度,令病人心静点之,至目中微痛,日用五、七次,临卧点尤疾效,但欲多点,使药力相继也。(《兰室秘藏》百点膏)

③取下翳膜

一蕤仁(去油)五分,青盐一分,猪胰子五钱。共捣二千下,如泥,罐收,点之。(《纲目》拨云膏)二蕤仁一两(去油),入白蓬砂一钱,麝香二分,研匀,收点之。(《纲目》)

④治赤烂眼

一蕤仁(去皮)四十九个,胡粉(煅如金色)一鸡子大,研匀,入酥一杏仁许,龙脑三豆许,研匀,油纸裹收,每以麻子许,涂大小眦上,频用取效。(《近效方》)二蕤仁、杏仁各一两,去皮研匀,入腻粉少许为丸,每用热汤化洗。(《经验良方》)

点击图标查看

疾病查询免费直播临床视频医学宝库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jb/9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