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千年的渤辽古医技艺惊现于世,追溯满族

白癜风一对一精细化治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78560.html

编者按:雄踞北方的渤海国,以磅礴的气势,实现了当年“海东盛国”的辉煌。勇猛的契丹人,崛起在塞北的草原,垂涎江南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海东盛国

时间倒流,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公元七世纪末,在我国东北地区美丽富饶的白山黑水之间曾经存在一个以靺鞨部落为主体,建立的地方多民族政权—渤海国,建立渤海国的主体部族靺鞨族是我国现今满族的先祖。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名称,最早在商周至秦朝时期称为肃慎,到汉魏晋时期改称为挹娄,南北朝时又称为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它的后裔至辽、金、元、明时期称为女真,清代至今称为满族。

渤海国是隶属于唐朝的一个附属国,也是唐朝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它自公元年建国于公元年灭亡,前后经历十五世国王,存在了二百二十九年,它雄踞我国东北多年,以亮丽的色彩宣称自己的存在,以磅礴的气势实现自己的发展。

渤海国时期草药图(一)

渤海国时期草药图(二)

公元年(唐开元元年)随着中原地区的医术、本草及药物的传入,渤海国也逐步培育了自己民族的医师和药剂人员。渤海人非常重视药材的采集与加工,某些贵重药材如人参、麝香、牛黄、珍珠、白附子、蜂蜜等是向日本出口的重要物资,还作为贡物和礼物奉献于唐廷。先后“贡唐”余次。渤海国受唐朝册封以多次派遣留学生赴唐学习中原文化,通过各种渠道把中原的史籍、文学、天文、立法、儒家经典等传入渤海,其中也有医药典籍。

渤海国时期针灸拔罐图(一)

渤海国时期针灸拔罐图(二)

年(辽天赞四年),辽太祖亲自率兵征服渤海国,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辽(公元-年)是以契丹贵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半部达两个多世纪,其强盛时所辖地域幅员万里。公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号辽。历史上又称大契丹。公元年被女真人所灭。辽中叶后,统治集团日益腐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各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女真族展开强大攻势之后,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

渤海国时期膏药图(一)

渤海国时期膏药图(二)

辽代女真人把松子、蜂蜜、黄花乌头作为采集的重要经济作物。金代攻陷北宋汴京以后,从内地掳来的10万人中便有汉医官,包括太医局官吏。当时,流传的中医药书籍有《黄帝内经素问》、《本草》、《圣济总录》等,从而带动了中医药在东北的传播与发展。金元时期,每有医人从中原流入,但沧海遗珠未成派别。

常纪庆认真研习渤海国时期古医典籍

到了清代,满族医药勃然兴起,后经民国衰弱,幸好当代满族医药非遗传承人常纪庆挖掘并继承渤辽古医技艺,揭开了满族医药没有文字记录之谜。从他现在使用的针灸、拔罐、木棒通经络、黄柏木按摩、眼针、檀香灸等医术来看,正是一千多年前渤辽古医的延续与发展。常纪庆他那独树一帜、出神入化的诊病治病方法,更体现了满族医药寻本逐真、和光同尘之精要。民族之魂,绵延兮若江河,容五行以解万物;浩渺兮似烟海,纳天地而释六合。他把民族记忆的符号重新书写,并继续载入史册。正如常纪庆老师自己所说的:医学是没有国界、民族之分的,能为患者解除病痛的都是好的。对的!中医是可以治病的,也是可以拯救生命的!

满医非遗传承人

--常纪庆--

个人简介

常纪庆,医院中医执业医师,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寿小云名老中医工作站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满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非遗满族传统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渤辽古医药技艺学者。

常纪庆自幼承习祖传医术,传承并丰富了满医药学,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如抑郁症、心梗、心绞痛、脑血栓、小脑萎缩、帕金森症,不孕不育、卵巢囊肿、乳腺增生及乳腺肿瘤、月经不调、崩漏等妇科疾病,以及颈椎病、脊柱强直、肌无力、肌萎缩、肩周炎、股骨头坏死、脉管炎、中医美容去斑等等。

在心脑血管、腰腿疼痛、妇科等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独特的经验。

常纪庆

您身边的养生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rz/4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