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中药之捣麝成尘香不灭麝香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芳香中药

捣麝成尘香不灭——

麝香

唐代温庭筠曾作诗《达摩支曲》,云:“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赞美了麝香香味浓烈持久。民间也有“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之说。《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将麝香列为诸香之冠,《雷公炮制药性解》说:“麝香为诸香之最,其气透入骨髓,故于经络不所不入。”

简介

麝香是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1、毛壳麝香: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厚2-4cm。开口面微突起,皮革质,棕褐色。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直径1-3mm。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质松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2、麝香仁:野生者质柔,油润,疏松;其中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表面多呈紫褐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粉末者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饲养者呈颗粒状、短条状、或不规划的团块;表面不平,紫黑色或深棕色,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西医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2、强心作用:增加心脏收缩振幅,增强心肌功能。

3、抗炎作用。

4、兴奋子宫,增强宫缩作用。

5、抑瘤作用。

炮制方法

1、净制:取毛壳麝香,除去囊壳,取出麝香仁,除去杂质。

2、切制:用时研细(《药典85》)。

性味归经

性味归经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心、脾经。

功效主治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主治:

1、闭证神昏: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很强的开窍通闭、辟秽化浊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之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

2、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本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若治上述诸症,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3、血瘀经闭,症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本品辛香,开通走窜,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而具活血通经、止痛之效。

4、难产,死胎,胞衣不下:本品活血通经,辛香走窜,力达胞宫,有催生下胎之效。

相关论述

1

《本草纲目》

“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症瘕。”“盖麝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若诸风、诸气、诸血、诸痛、惊痫、症瘕诸病,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耶?非不可用也,但不可过耳。”

2

《本草经集注》

“疗蛇毒。”“疗蛇虺百虫毒。”

3

《本草正》

“除一切恶疮痔漏肿痛,脓水腐肉,面?斑疹。凡气滞为病者,俱宜用之。若鼠咬、虫咬成疮,以麝香封之。”

4

《名医别录》

“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产难,堕胎,去(黑黾),目中肤翳。”

相关配伍

1、配伍牛黄、冰片、朱砂等,组成凉开之剂,治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及中风痰厥等热闭神昏。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2、配伍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药,组成温开之剂,治中风卒昏、中恶胸腹满痛等寒浊或痰湿闭阻气机、蒙蔽神明之寒闭神昏。如:苏合香丸。

3、配伍雄黄、牛黄、乳香、没药等药,治疮疡肿毒。如:醒消丸、牛黄醒消丸。

4、配伍牛黄、蟾酥、珍珠等,治咽喉肿痛。如:六神丸。

5、配伍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等药,治血瘀经闭证。若症瘕痞块等血瘀重证,可与水蛭、虻虫、三棱等配伍,如:化症回生丹。

6、配伍木香、桃仁等,治心腹暴痛。如:麝香汤。

7、配伍赤芍、川芎、桃仁等,治偏正头痛,日久不愈。如:通窍活血汤。

8、配伍乳香、没药、红花等,治跌仆肿痛、骨折扭挫。如:七厘散、八厘散。

9、配伍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治风寒湿痹证疼痛,顽固不愈。

10、配伍肉桂,治难产、死胎等。如:香桂散。

参考文献:

[1]商国懋,卢文可.麝香的性状与鉴别[J].首都食品与医药,,24(11):56.

[2]麝香.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EB/OL].[-07-05].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rz/4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