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味书比沉檀龙麝香

北京那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1965.html
书比沉檀龙麝香

作者:杨文军

在古籍书店淘来几册线装书,翻阅书页,香气扑鼻,让人感觉非常舒坦、熨帖。记忆里,这种香气曾经是那么熟悉,令人着迷,那是一种久违的香味,是老书特有的香味。生活中,除了花香,还有书香。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书香馥郁,可以养心。书,是多情的。香,是撩人的。两个字放在一起,是一幅氤氲的场面,是一个熏习的过程,是一种愉悦的享受。文字原本是有色无味的。所谓书香,既可以说是在书里,更应该说是在书外。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只有经过阅读理解,才能品出文中至味,嗅得字间真香。“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是昧得书中滋味的,而那些“蠹鱼”只会蛀书、啃书,吞食无用的糟粕,却品不出字里的香、行间的气、字外的意。《神农本草经》有言:“香者,天地之正气也。”正气不足,则污秽沆瀣,臭气熏天;正气充盈,则万物生香,天地芬芳。传统四大名香,是指沉、檀、龙、麝。据说,沉香乃众香之首,香品高雅,具醒神提气之效。檀香素称“香料之王”,有清凉收敛之功。龙涎香香味醇厚,可开窍活血。麝香浓郁热烈,“为诸香之冠”,能止痛解忧。此四香虽好,然而过于名贵。相较而言,价廉物美,兼具四香之功效,且回味无穷者,书香是也。“书香”原指芸草香。因芸草有特殊香味,可避蠹驱虫,故而常被古人置于书卷中,以防蠹鱼蛀书噬卷。夹有这种草的书打开后会散发出丝丝清香,称之为“书香”。故书籍也被称作“芸编”。陆游《夏日杂题》诗云,“天随手不去朱黄,辟蠹芸编细细香”。书签别称“芸签”,书斋因常备芸草也叫“芸窗”“芸馆”,藏书阁亦称“芸阁”,古时专司典籍的秘书省又叫“芸省”“芸署”或“芸台”。读书人也被称为“芸人”,校书郎谓之“芸香吏”。“芸香吏”,听起来是个多么富有诗意、多么诱人的差事儿,白居易就曾当过这个官,“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书香也是纸香、墨香,更是心香。这种香不俗、不腻,深呼吸也不觉刺鼻,且久闻不厌,香远益清,如莲似兰,清新爽朗。这种香,专治各种心浮气躁。然而也正由于此,品书香,需下一番静功夫,要用心静品,唯其如此,方能深入其间妙境,昧得个中真味。书香如沉香,亦可醒神提气。读书有助于宁神益智,平心静气。书香弥散,人的心绪自然变得宁静平和。好的作品芬芳淡雅,读之令人神清气爽。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读书也可以使人具备优雅端庄气质,孕育清雅艺术气息,积淀深厚沉稳底蕴,展现谦谦君子之风,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曾有人问唐寅的老师周臣,为什么你的画不如你的学生唐伯虎。周老师说:“只少唐生数千卷书耳。”画与画的差别不大,只差几千本书罢了。人与人的区别也不大,只差几分书卷气而已。涂脂抹粉喷香水也能遮掩体味,但只会浮于表面,且浓淡很难拿捏,容易弄巧成拙,而书卷气发自内心、源于内在,是学养、修养、涵养的流露彰显,温文尔雅,历久弥香。《曾国藩家书》有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又言“书味深者,面自粹润”。饱读诗书,气度自然不凡。农有乡贤,工有巧匠,商有儒商,军有儒将,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有几分书卷气,就会多几分大气、灵气、秀气、谦逊之气、儒雅之气、浩然之气,少几分小气、俗气、娇气、傲气、怨气、怒气、匪气、市井之气、粗鄙之气、暴戾之气。书香如檀香,亦可清凉收敛。读书既能清净身心、颐养性情,又能培养高尚情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让人得到心灵净化和思想升华,近书香、远铜臭,除污秽、出尘埃,去妄念、断舍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书怡情,可扶正固本、激浊扬清,使人清心寡欲、超凡脱俗,远离低级趣味,培养人的品位、格调、情趣、雅兴。正如“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所言,“不读书,不看云,不焚香,不写字,则雅趣自消,俗尘自长。”读书还能使人头脑冷静,懂规矩、知收敛,消除杂念、减少物欲、屏蔽喧嚣、保持清醒、修齐治平,使人在名利面前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捧书卷,浸其中,潜移默化,又如竹篮打水,表面看似一场空,什么也没得到,却不曾想篮子已经洗涤干净。读书也是一样,可能读完没记住什么,但掩卷细思量,心已然变得澄澈了。书香如龙涎香,亦可开窍活血。阅读可调动心智灵性,启迪广袤思维,点燃无穷智慧。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如妙药灵丹,可开窍通关,增智怡情。又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言,“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作者文思敏捷、灵光通透,读者我心飞翔、身未动而心已远。读书让我们学会了感悟,令人豁然开朗,悟妙成真,心旷神怡。浸润书香,既可活血化瘀、耳聪目明,开阔心胸、畅通心情、明心见智,又可知书达理、世事洞明。书香如麝香,亦可止痛解忧。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身体上的病痛、情感上的磕碰,工作中的烦恼、生活上的困窘,麻烦总是如影随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久而久之,便会形成愁绪心结、梗堵栓塞。读书可消愁绪、解心结、溶梗堵、化栓塞,治病疗伤,宽心解闷,缓解压力,直抒胸臆,消除恐惧,正面挫折,自省自励,奋发图强。有麝自然香,捧书心舒畅。“病中书卷作良医”“读书有味身忘老”,好书不仅能使人忘却烦恼、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镇定沉稳,消除寂寞感、孤独感、失落感、挫败感。“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书中色、香、味俱全,比西子艳,比百花香,比美食诱人。读书有如在花丛中漫步,虽未采英撷华,缕缕花香早已熏染衣袂;又如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已与之化矣。拈花笑,品香茗,调素琴,阅金经,字里行间,书香弥漫,读书的时光就成了熏香的过程。书香,是精神劳作后流下的汗香,是心灵沐浴后留下的馨香,是智慧开启后散发的光芒,是沉思静悟后形成的气场。书山学海,芸编浩繁,历经千载、传之百代,掩卷沉思,较之沉、檀、龙、麝,还是书香实惠久长,发人深省,令人陶醉,耐人回味。

本文刊于年5月16日《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

原创稿件,欢迎转发,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策划:龚保华曾红雨编辑:曹雪孙艺凌

风吹东北,必推精品。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rz/5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