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干一杯Jenever.
Jenever是有悠久历史的比利时传统白酒——杜松子酒,是一种以谷物为原料经过发酵和蒸馏,并添加以杜松子为主的多种药材与香料调味后,所制作出来的中性烈酒,也就是我们熟知的GIN、金酒、琴酒、毡酒。
杜松子酒分英式和荷式两种,有年轻和年老两种风格。但这个分类不是根据酒的年岁而是根据酿造工艺的不同来进行的分类,老杜松子酒经过长时间的橡木桶陈酿,它的麦芽味道更平滑;年轻的杜松子酒采用最新的、更现代的蒸馏技术,因此风味更柔和。
Jenever酒液无色透明,气味奇异清香,口感醇美爽适。
喝好了,继续讲故事。
小小的比利时总是成为经典战役的主战场。
年5月10日,德军向西欧发起进攻,战火首先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边境燃起,这三个国家的中立地位受到了无情的践踏,比利时举全国之力奋起抵抗德军入侵。尽管得到英法联军的支援,比利时毕竟国小力弱,无法对抗占有优势的德军,经过18天的战斗后被迫投降。此后比利时沦为德国占领区,直到年盟军登陆欧洲才得到解放。
在年5月的比利时战役中,有两场战斗特别值得一提,一场汉努特坦克会战,另一场是埃本?埃马尔要塞攻防战。汉努特战斗是德军装甲部队与法军坦克部队的第一次交锋,同时也是西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攻陷埃本?埃马尔要塞则是德国伞兵部队最经典的突袭行动之一,德军伞兵突击队乘坐滑翔机降落在要塞顶部,出其不意地夺取了这座坚固的防御据点。
汉努特坦克会战
汉努特坦克会战发生在5月12日至14日间。在比利时战役打响后,德军迅速突破边境,向比利时纵深推进。
同时,集结在法国北部的英法联军也进入比利时境内迎战德军。法军派出精锐的骑兵军前往汉努特一线阻击,该军下辖第2、3轻机械化师,装备了辆坦克和90辆装甲车,加上其他部队的坦克,法军拥有超过辆坦克和装甲车,实力相当强大。
即将与法军在汉努特地区遭遇的德军装甲部队是第16军下属的第3、4装甲师,装备辆坦克,但其中辆是装甲单薄、火力贫弱的I、II号坦克,适合坦克交战的仅有73辆III号坦克和52辆IV号坦克。
法军坦克的装甲和火力普遍强于德军坦克,但机动性不如对手,更重要的是法军坦克战术呆板,没有无线电台,战场联络手段仍采用落后的手旗,而德军在战术和通信上享有优势,并且能够得到己方空军的有力支援。
5月12日,法德两军在汉努特迎头相撞,在激烈的对攻中,德军坦克利用机动优势迂回包围了法军的数个营,然而法国坦克则发挥了火力和防护的优势突围而出,并在交战中击毁击伤了不少德军坦克,德军企图在行进间占领汉努特的计划被挫败了。然而,由于战术思想上的落后,法军没有能够利用初战的胜利建立完整的纵深防线,而德军积蓄力量后卷土重来,在“斯图卡”轰炸机的支援下集中兵力攻击法军侧翼,突破了对手的阻击阵地。战至5月14日,德军虽未取得胜利,但由于战场南线德军从阿登森林突破,并迂回英法联军侧后,法军只能主动撤退。
在汉努特战斗中,两军投入的坦克装甲车辆超过辆,而在之前的历史上从未有如此之多的坦克同时出现在一场战斗中,因此汉努特战斗也成为当时为止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在三天的激战中,法军损失了辆坦克,德军有49辆坦克被击毁,辆坦克被击伤。这场战斗充分展示了法德两军对于装甲部队运用的不同之处。
埃本.埃马尔战役
埃本.埃马尔战役发生在年5月10日至11日比利时和德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德军用空降滑翔机运载伞兵的方式夺取了埃本.埃马尔要塞。
埃本.埃马尔要塞地处荷兰与比利时交界处,是马奇诺防线北面延伸部的强大筑垒和重要支撑点,它控制着贯穿比利时全境的艾伯特运河上的坎尼、费尔德韦兹尔特和弗罗恩哈芬桥三座桥梁,这三座桥梁是深入比利时腹地的必经之路。
埃本.埃马尔要塞实际上是一个仿照马奇诺防线错综复杂的防御工事精心设计建造的堡垒群,建筑在一个花岗岩的小高地上。要塞最外围是位于三座桥梁附近的桥头堡,每座桥梁由1个班防守,配备有反坦克炮1门和机枪等轻武器,桥墩上安放了炸药,随时都可以对桥梁实施爆破,这3座桥都在要塞炮兵火力的控制范围之内。然后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护城河和大量反坦克堑壕及障碍物,中间设置有大片雷场,内层是沿要塞边缘修建的无数掩体、暗堡和战壕,最里层是要塞自身的炮台和机枪阵地,要塞内部修有一条总长度为4.5公里的地下坑道,并且储存了可以支撑半年之久的弹药、淡水和食品。要塞的武器配备齐全,沿着要塞的外缘,在壕沟和河旁,还有很多掩体和掩蔽壕,以及互相支援的火力发射阵地。
它的东北和西北面几乎是垂直的断崖峭壁,南面横隔着宽大的反坦克壕和7米高的防护墙,要塞的各个侧面都被所谓的“运河带”和“堑壕带”包围着,并筑有钢筋水泥碉堡。要塞对任何方向都便于观察,通入要塞的每条坑道都可以阻止敌人的进攻。在要塞的上面没有暴露的石工痕迹,也没有暴露阵地的建筑物,到处长满了杂草。顶部有4座暗炮塔,用液压升降机供给弹药,各处还设置有迷惑敌人的假炮塔。要塞的防守部队共人,由桥特兰少校指挥,属第7步兵师。埃本.埃马尔要塞在当时被列为欧洲最重要的防御阵地之一以及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被喻为比利时的东大门,艾伯特运河防线上的一把锁。
埃本.埃马尔要塞主要是为了防御地面进攻,没有考虑到来自空中的敌人。年秋,德国情报机关设法搞到了要塞的设计图纸,经过仔细研究,德军发现要塞顶部地势开阔平坦,加上比利时的防空系统使用的是声音定位阵列,没有雷达,而滑翔机在飞行中几乎可以保持寂静,并且开战前德军已经进行了大量滑翔机飞行员的培训,以及很多秘密的模拟训练。于是,德军开始酝酿一个大胆的利用DFS滑翔机上演“特洛伊木马夺城记”的计划。
德军第7航空师(包括3个空降团和1个步兵团)22空降师(由2个步兵团及1个加强伞降营组成)参与了这一战,指挥官是霍普特曼?沃尔特?科克,因而他们被命名为斯特姆?科克大队(科克突击队)。科克指挥官将他的部队分成4个小分队:花岗岩集团,由鲁道夫?维茨希中尉指挥,由85人分乘11架滑翔机,任务是攻击和占领埃本-埃马尔要塞;钢铁集团,由古斯塔夫?奥特曼中尉指挥,由90名士兵分乘9名滑翔机,负责攻占费尔德韦泽尔特桥;混凝土集团,由格哈沙赫特少尉指挥,共96人分乘11架滑翔机,负责占领弗龙霍芬桥;烙铁集团,由马丁?沙克特少尉指挥,共90名人分乘10架滑翔机,负责攻占戛纳桥。
年5月10日凌晨,42架DFS滑翔机在Ju52/3M运输机的牵引下,在科隆附近的2个机场起飞,搭载着第1梯队起飞。这些飞机保持严格的无线电静默,迫使飞行员只能依靠火光信号飞向比利时。
花岗岩集团有9架DFS滑翔机降落在要塞顶部,着陆的德军空降兵有90余人,仅仅在10分钟的时间内,他们就能跳离滑翔机用冲锋枪击毙了要塞外部的少量比利时守军,并用爆破装置和手榴弹对要塞的碉堡、炮塔和所有工事的出入口逐个进行破坏,使得比利时守军全部被困在要塞内部,从而完全控制了要塞表面阵地。随后,其他三个集团的大部分DFS滑翔机都降落到了指定地点,分别降落在三座桥梁附近,从比利时守军的桥头堡后方发起进攻,轻而易举地控制了所有桥梁。行动中,空降部队伤亡虽然惨重,但成功坚守桥梁至德军第2梯队抵达。
科克突击队对3座桥梁和埃本-埃马尔要塞的空降突击取得了全面成功,德军通过运河上的这3座桥梁绕过比利时军的防御阵地长驱直入,向比利时内陆推进。5月17日,德军占领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比利时政府宣布投降。
科克突击队对3座桥梁和埃本-埃马尔要塞空降突击战的成功,让不少参与行动的军官和士官获颁骑士铁十字勋章。
这一战的胜利也要归功于大规模地使用了滑翔机作为载体,滑翔机没有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很好地避开了比利时的声音定位阵列防空系统,避免了空降兵的缓缓飘落被动挨打、降落了还要寻找散落的武器装备的状态。DFS滑翔机的双轮式起落架在起飞后即被抛弃,着陆时完全依靠机腹坚固的金属滑橇,而且经过多年培训的优秀驾驶员可以准确地操纵滑翔机降落在目标附近20米之内,一旦着陆,全副武装的空降兵可以立即跳出滑翔机投入战斗。正是这次行动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让英美等国意识到了滑翔机空降作战的重要战术价值,更被当作首次利用滑翔机进行的攻击而载入了世界战争史。
故事讲完了,前方有好酒~~~
说到比利时怎能不提啤酒。比利时啤酒酿造传统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所拥有的啤酒品类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比利时啤酒在国际上的名气受到邻居德国和荷兰两个啤酒大国的夹击,虽然没有他们的知名度高,但比利时啤酒却有着他们所没有的精致和细腻。世界上再找不出一个国家能像比利时一样在啤酒生产上那么费尽心机,既有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修道院手工酿造工艺,又有不亚于葡萄酒酿造的繁复发酵方法,并且这些酿造技术对其他国家啤酒酿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修道院啤酒是比利时啤酒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流派,修道院啤酒又分为由修道士亲自参与酿制的Trappist,和授权非修道院酒厂制作的Abbey。
Trappist是在修道院内由僧侣进行酿造的啤酒,啤酒想要通过修道院认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啤酒厂要在修道院内;院内的僧侣必须在酒厂的生产和策略上发挥作用;销售啤酒所得的利润必须用于支持修道院和社会活动。
修道院啤酒是作为啤酒产区的限定,它说明了啤酒来自哪里,而不是一个啤酒风格的代名词。各家修道院所出产的啤酒风格都不尽相同,但有个共同点:采用上层发酵法、高酒精浓度、经过2到3次瓶内发酵、全程手工制作。
啤酒需要四种基本成分: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Trappist啤酒对这些基本成分的筛选尤其严格。选取最好的谷物(如大麦等),为能完全萃取出糖分,需充分碾碎谷物,但又不能碾成粉状。选择合适品种的新鲜啤酒花,所选啤酒花必须具备与所酿造的啤酒相一致的苦味度、风味和香味。再次酵母必须是鲜活的、未被污染的,与所酿啤酒的风味特征相匹配,酵母品种的选择对最终啤酒的风味和特征影响极大。在整个制造麦芽汁、添加啤酒花和发酵的过程中,所用的水必须高纯度、有合适的PH值和精确的金属离子平衡值。
比利时目前存在的Trappist酿酒厂有6家:Orval、Chimay、Westmalle、Rochefort,Achel与Westvleteren。
Westvleteren是比利时啤酒的最高典范。
Westvleteren酒厂属于SaintSixtus教堂,位于比利时西佛兰德省的Westvleteren镇,他们在年开始酿造三种啤酒,分别被标注为8号、10号和12号。不过他们的啤酒只在比利时Westvleteren镇当地酒厂门口的酒吧有少量现货出售,酒厂网站也会有少量限购,需要预订,再自己上门取货。
Westvleteren8
Westvleteren8的酒液在玻璃杯中呈现完全不透明的黑巧克力色,棕褐色泡沫细腻丰富,但消失很快,变成薄薄的一层覆盖在酒面上。闻起来是浓厚的水果香味混合比利时巧克力和咖啡的复杂香气,以及焦糖的蜜甜味,非常浓郁。入口是适中的杀口感,是一款非常平衡的啤酒,拥有淡淡啤酒花苦涩和轻微甜美的焦糖味道,掺杂着一丝丝的酵母味。味道复杂富有层次感,喝起来很干爽。
Westvleteren12
Westvleteren12是Westvleteren最受欢迎的一款啤酒,人们对它的评价非常高。
酒体呈红木般的深棕色,带有些些沉淀,白色的泡沫消散后会有漂亮的花边挂杯。香气富有层次感,前调是浓郁的面包香,伴随而来的是熟悉的苹果、李子、葡萄干、无花果香气,而后是酵母特有的香气和蜜糖的香甜味,还有淡淡橡木的味道。杀口感强烈,首先是几乎熟透的果实香气,然后缓慢转变为饼干、面包的味道,深深的酒色来自烤麦芽,麦芽的苦却突出了甜味,还有一些葡萄干的味道若隐若现,后味略甜,还会有橡木的味道缠绕口中。这是为数不多的酒体变暖后口感变得更好的啤酒。10.2%的酒精度虽然有点儿高,但却不会喝出酒精的浓重。
Rochefort生产于比利时SaintRemy修道院,以修道院坐落的城镇Rochefort命名。SaintRemy修道院与其它修道院一样拥有悠久历史,但也避免不了战火的摧残。所幸靠着来自其它Trappist修道院的帮忙,Rochefort啤酒才能延续至今。
Rochefort的主要产品有三款:6号、8号、10号。
Rochefort10
Rochefort10是其中最浓烈的一款,也是外界评价最高的一款。酒液呈深棕红色,有很多酵母悬浊,麦香浓郁。口感非常丰富,层次清楚,首先是浓郁而复杂的水果甜香,有点红糖味,还有点果脯的那种干干的甜,还能隐隐感觉到一点西梅的微酸,之后是麦香掺着淡淡啤酒花的苦。11.3%的酒精度相当高,刚开始喝可能会觉得太过于浓烈,等味蕾习惯时,它极好的平衡感便会让你越喝越顺。
Rochefort6
Rochefort6是一款精致的啤酒,酒体呈褐色,带有淡淡的蜂蜜和酵母的味道,口感醇香顺滑。
Rochefort8
Rochefort8是Rochefort销量最好的产品,它有着丰富的果香,还带有一点龙涎香的味道,入口清淡、微苦,后味会有淡淡甜味。
Orval是一个被世界啤酒组织评为A+级别的啤酒。Orval修道院的名字来源于Valleed’Or(ValleyofGold即金子山谷)。
酿造Orval啤酒的基本原料是水、两穗大麦麦芽、啤酒花和糖。粉碎大麦芽形成麦芽汁,过滤麦芽汁,将麦芽汁煮沸。麦芽汁冷却之后,加入Orval自己独特的酵母,主发酵期持续5-6天,麦芽汁里的酵母逐步将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Orval的三个星期的贮存期比正常的啤酒成熟和贮存期要长,整个贮存期里,宽大的贮存罐里塞满高品质的啤酒花,之后要将贮存罐内死去的啤酒花滤去。这样,浓郁的啤酒花的香氛就完全融和到啤酒中了。
贮存期后,装瓶之前,在啤酒中加入少量糖和一些新鲜的酵母,使装瓶后的啤酒在瓶中二次发酵。装瓶后的啤酒在后熟窖中存放4到5天,窖中温度保持在恒温15摄氏度。整个酿造过程中,添加三种酵母,经历三次发酵。最后既不过滤也不用经过巴氏消毒。整个生产过程大约10周,质检过关后才可以离开酿酒厂。
Orval酒体有着美丽的金黄色泽,入杯很容易激起厚重但略粗糙的泡沫,很快就散去。它散发着水果混合啤酒花苦涩味道的香气,相较于其它修道院啤酒,Orval少了一份厚重感,多了几分跳跃感。入口后杀口感适中,一股清淡的水果味道适合在嘴里细细品味,随后慢慢出现啤酒花的苦涩味道,但味道上的转变非常舒缓柔和,让人在水果的香甜中慢慢去接受啤酒花的苦涩,非常舒服。
Chimay是销售量最大的Trappist。
Chimay啤酒厂属于Scourmont修道院,位于比利时南部Hainaut省首府Chimay市。年,Scourmont修道院开始完全按照古代修道士传统的自然酿造法来酿造啤酒,为了尊重酿造啤酒的修道士的修行时间,酿造所只在早上7点至下午4点运作。
红标Chimay
红标Chimay最为普遍,属于黑啤,是三个品种中最宜入口的一种。酒体呈红铜色,带有浓郁的麦芽香味、淡淡的甜味与肉桂香,泡沫层散发出丰富的酒花、果味和强烈的发酵酯味。口感柔和润香,微带焦炭苦味。
白标Chimay
白标Chimay酒体呈金色,香味来自啤酒花以及麝香葡萄和葡萄干的果香味。它是三料啤酒,口感强劲,带有苦味与浓郁的香料味,酒体厚实。
蓝标Chimay
蓝标Chimay也属于黑啤,是Chimay的顶级之作。它的酒性较烈,拥有丰富的香味和口感,有着新鲜酵母的芬芳,还有略带蔷薇花的气息。蓝标的Chimay装瓶后,口味会随着岁月的增长越发趋于完善,所以标签上会注明酿造年份。
Westmalle相较于比利时其他几大修道院啤酒是最低调的,生产和销售全由修道士们自主决定,经营模式为限量生产,不作任何营销策划,全凭口碑。他们只要求销售额能保证修道院所有相关人员的生活开支就可以,盈余的钱会捐赠给第三世界的弱势群体。
Westmalle修道院建于年,位于比利时佛兰德省Antwerp郊区,由于修道院在Malle以西,因此命名为Westmalle。修道院年开始酿造Trappist啤酒,随后在年和年开始酿造了双料和三料啤酒,被认为是这两种啤酒风格的鼻祖,直到现在他们仍坚持以最初的配方酿造经典的双料和三料啤酒。
Westmalletripel
Westmalletripel是一款三料啤酒,也是他们最有名的产品,最早酿造于年,年正式将原名superbier更名为tripel(三料),同时增加了啤酒花的用量。这款配方一直沿用至今,并为世界各地的酿酒厂借鉴。
Westmalletripel酒体呈金黄色,透光性好,泡沫细腻度中等,入杯后消散较快,但酒体上层会一直覆盖有薄薄的一层。开瓶后能闻到非常浓重的麦香和明显的水果香,伴随淡淡的酒花苦香味。杀口感偏强,麦芽的香甜味道充满口腔,之后有细腻水果香甜味道和一丝丝辛辣香气,酵母的酯香味道一点点扩散出来,最后以啤酒花单纯的苦味收尾,后味则是浓郁的麦香,整个酒体非常细腻。
Achel
Achel啤酒厂虽然有着几百年的酿酒史,但现在我们喝到的阿诗啤酒却只有短短十数年的历程。Achel啤酒厂是仅存的Trappist中最小的一个,数次被战火摧毁又数次得到重建。
Achel修道院坐落在比荷交界的Hamont-Achel市。年,荷兰的僧侣在Achel建立了一座小教堂,年这座教堂成为修道院,但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摧毁了。年,来自Westmalle修道院的僧侣重建了修道院,并帮助修道院开展各种农业活动,于年酿出第一桶啤酒。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占领了比利时,僧侣们被迫离开修道院。年的时候,德国人为了取得公斤的铜就将酒厂拆除。直到年,在Westmalle和Rochefor修道院的共同帮助下才又重建了现在的Achel啤酒厂。
Achel黑啤
酒液呈棕红色,泡沫丰厚绵密,味稍苦又带微甜。香气层次丰富,主导香气为苹果香,夹杂有辛香料和草本植物的气息、以及些许浓郁的花香和烘焙风味。入口轻盈爽口,微甜有涩感,表现细腻,有微热酒感。回味中有麦香和焦糖风味。虽然酒体并不强劲,但是复杂度不错,各种风味层次分明。
除修道院啤酒外,还有三大综合分类的啤酒风格:
Abbey为修道院授权非修道院生产的啤酒,依酒精浓度可以分成Single、Double和Triple。Double颜色暗沉,散发着巧克力和成熟水果的香味,适合搭配口感厚重的菜肴。Triple酒精浓度在8%~10%,是Abbey生产最多的等级。
Lambic制作方法繁复,制作难度与葡萄酒不相上下。Lambic以小麦做为基本原料,选用陈年的啤酒花。它最大的特色在于采用自然发酵法,采用波特或雪莉酒使用过的旧橡木桶,酒液至少在橡木桶存储3年才装瓶,这样就增加了Lambic风味的内容层次。Lambic装瓶大多使用软木塞封盖,妥妥地放上20年也不会有问题,而且瓶内的酵母还会继续发酵。单一木桶陈年不经混合的Lambic啤酒口感较为苦涩,带有些许酸味,特殊的口味较不易为大众接受。
Gueuze又称为"香槟啤酒",它的做法与香槟类似,由数种小麦酿制的原酒调制而成,再经由2次或多次的发酵产生香槟般的细致气泡。Gueuze混合的原则是将不同时间酿制的Lambic啤酒依比例调合,调合的秘方各家不一。经典Gueuze中年轻Lambic的含量不能超过2成,因为陈年较长的Lambic能提供更深邃的香味分子与更丰富的口感层次,这是造就经典好酒不可或缺的要素。比利时人对于Gueuze相当自豪,因为Gueuze出现的时间比法国香槟还要早。
Guezue没有啤酒惯有的大量泡沫,细致的碳酸气泡伴随着酸酸的味道。比利时当地有水准的酒吧对待Gueuze相当小心谨慎,Gueuze在专业酒吧本身拥有的酒窖待上两年之后才拿出来卖给客人,酒保会将啤酒躺放在一个特殊的藤篮中给客人看过后才开瓶倒酒。
除了介绍过的修道院啤酒和三大综合分类的啤酒风格之外,比利时还拥有其它非常丰富的啤酒种类,红色的维也纳麦芽酿造的比利时红啤酒、加入水果酿制的深受女士喜爱的Kriek等等等等......多种多样,比利时或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啤酒酒单长过葡萄酒单的国家了吧。
目前菜单中拥有最多可点啤酒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是比利时的迪勒瑞姆咖啡馆,店里货架上有着种啤酒供顾客品尝。拥有世界上第二大啤酒菜单的是TheCapital酒吧,位于勒芬市。从外面看TheCapital和其他酒吧没什么区别,可是透过地板上的磨砂玻璃地砖,能看到摆满一排排啤酒货架的地下室,简直可以用“壮观”来形容。啤酒品种如此丰富,从点单到喝上啤酒是需要耗费点时间的。顾客点单后,服务员要将单子递给地下室的寻酒师,寻酒师为顾客找到相应的啤酒,然后才能呈上顾客点的酒。
比利时的啤酒种类丰富,酒杯款式也很丰富,每一种啤酒都有它专门的酒杯来盛装,每当你选了一种啤酒,旧的杯子就会被撤走。酒杯的款式花样百出,有典型的啤酒马克杯、品脱杯、斯坦杯,或者各种红酒高脚杯,甚至用碗来装啤酒也未尝不可。
作为啤酒大国,比利时当然要有加入啤酒做的菜了。
比利时啤酒牛肉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人们炖牛肉或煎牛扒用的都是葡萄酒,但比利时人不一样,他们用的是自己产的啤酒。
其实烤肉、炖肉什么的都可以用啤酒的,各位有没有吃过咱们桂林的啤酒鱼和啤酒鸭?用啤酒炖肉,那味道~真是刚刚的!做法也不难,调味完毕后,只需要加入啤酒代替水来焖或炖就可以了。
啤酒配冰淇淋?在比利时,啤酒可以配一切~
嗯......大冬天的,想喝啤酒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