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家之选的第29篇文章
今日出品方:精酿馆
本文作者:黄照静
点击了解《大家》编辑部开放计划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这句戏言,在外交界可是金科玉律。种种外交场合上,如大使到任和离任的迎送,各使团举办的国庆招待会,大使夫人茶叙,与驻在国士绅贤能的亲善交流会,莫不是觥筹交错,先吃后奏。
大使官邸是大使的住所,也是工作场所,时常举办宴请和招待会。要是哪位大使府上的厨子只会做水果沙拉,其麾下的参赞秘书们最好都是晏子再世,有“二桃杀三士”之类的特异功能。否则,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离家上大学时,家母担心我挨饿,临行前亲授川菜二十道。当时不以为然,后来出国求学工作,果真时常有饥肠辘辘但手无下面之力的同胞来家蹭饭,也因此收获不少友谊。一向自己动手,大使官邸请厨师怎会关鄙人的事?这要说到初识外子时的情景。
那时,一群高谈阔论的年轻人在一起看一部黑金政治片。大家都觉得精彩,他却不以为然,说这电影尽是胡扯,金钱权势就这么能够令人屈服吗!旁人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又凭什么清高得起来呢?外子傲然回答:“我效命于丹麦女王。”其坚定果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在丹麦外交部供职多年后,外子接过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派遣国书,出使赤道以南的千岛之国印尼。甫一上任便被告知,勤勤恳恳服务于大使官邸三十多年的老厨师告老还乡了。
南洋群岛地图。图片来源:华人头条
大事不妙。欧阳修退了还有王安石,刘伯温撤了还有胡惟庸,和珅挂了还有刘墉。可是全印尼两亿多人中,能兼理丹麦和印尼菜肴的官邸厨师就一个。外子难免心中打鼓,问我新厨师该如何甄选是好?
我正在研究阔别已久,从城北中国超市里请来的乌骨鸡,信口回答:“这有何难,招聘启事上说明要求有紫禁城御膳房工作经验,出示乾隆爷或还珠格格推荐信,当场试烹满汉全席便是。”
“还珠格格是谁?”
看来这个路数行不通。“其实也不用那么麻烦,只要会做焦溜肥肠、开水白菜、扬州干丝、柱侯牛腩也可。”
外子听出我是身在曹营胃在汉,摇摇头走开了。
官邸厨师的职位在网上公布后,竟然收到两百多份申请。这两百多人中,简历明晰、逻辑清楚的,有二十人左右。其中能以英文为工作语言的,又再减半。十人之中,泰半有在国外酒店、度假村或邮轮餐厅工作的经验。电话面试一轮,再去掉身居管理层而久不掌勺者,当二厨过久、自信受损而底气不足者,因地理位置局限不能按时到岗者,最终候选名单上只剩下三人。
外子阅毕简历,面有喜色,说新厨师是谁基本已有定论,只须请排名第一者前来试菜,如无差池,即可入职。拿过这位大厨简历一看,其人名威廉,金丝眼镜加高耸厨师帽,志得意满。足迹遍布欧美,历年所操持宴会的图片有七页之多,冷盘与热菜齐飞,点心共盘饰一色,好不威风!
试菜内容为三道菜,时间和内容都无具体规定。威廉提前四小时来到厨房,介绍说他将烹制三道无国界(fusion)料理。与照片上的神采焕发相比,他显得有些疲惫。
晚七点,前菜“印尼香草鸡肉起司卷”上桌。辣鸡肉馅裹起司挂面包糠炸过,配洋葱西红柿丁沙拉。吃不出是哪种起司,印尼香草也芳踪难觅。似曾相识,一时想不起哪里见过。再咬一口,竟冒出美乃兹味。
这不是从前在美苦读时,天天吃到咬牙切齿的墨西哥鸡肉卷么?!
印尼是穆斯林国家,禽肉在膳食蛋白质摄入中尤为重要,每年印尼人要吃掉差不多10亿吨鸡肉,故此做鸡是花样翻新,常见菜式有三十余种。沙爹鸡串和姜黄索多鸡汤更是印尼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