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百年企业的再造之路

导语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中医药长久以来被誉为“中华瑰宝”,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更让人们看到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年,彝族名医曲焕章先生融合中华传统医学与民族医药,创制出云南白药。云南白药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也由此成名于世、蜚声海外。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云南白药,从云南白药的发展中一探百年企业如何在变革中发展。

01

“企业再造”扭转逆境

作为中国中医药行业领跑者之一,云南白药享有“伤科圣药”、“药冠南滇”的美誉。在90年代初,国货云南白药却被外来伤口护理产品冲击,市占率和知名度极度锐减。年,云南白药进行管理层调整,王明辉加入云南白药担任总经理,拉开了“企业再造”的序幕。让白药从传统国企走向市场化,变被动为主动,扭转逆境,突出重围。通过建立“内部订单制”、“首席科学家制”、“薪点工资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确立了市场化的管理方式,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持续的研发创新,又为云南白药打造多元化、多种类的产品族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设立“首席科学家”制度,云南白药让产品研发者成为项目经理,围绕客户去进行产品创新和升级,让中药生活化、便捷化、时尚化,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生产出贴近现代消费者的产品。从市场反馈了解到白药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后,云南白药认识到应将自身优势与其他企业的全球领先技术结合,达到共同创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目标。通过与美国3M及德国拜尔斯道夫展开合作,云南白药充分利用这些公司在材料科学与生产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创制出性能更加优异的创可贴,实现“以强制强”。这一举措迅速扭转了被欧美品牌冲击的局面。白药创可贴的销售额从年的万元上升到年的2个亿。目前年销售达到70亿贴,服务国人健康。

小小创可贴,背后大故事,看云南白药扭转逆境,突出重围!

无论是制度方面、营销方面还是产品方面,持续不断的创新为白药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了核心驱动力,进一步实现了员工、客户、股东、企业等多方的价值共生。

02

从“稳中央突两翼”到“新白药大健康”

年,云南白药提出“稳中央,突两翼”的产品战略,在保证核心产品稳固提升的基础上,借助“两翼”产品进一步推动后续增长。成熟业务为新业务创新提供经济支撑,新的创新技术进而反哺成熟业务,相互形成良好的协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年,提出“新白药,大健康”的产业发展战略。在药品业务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云南白药进一步在大健康领域进行布局,不断向保健、日化等相关产业拓展。由药品为主的公司转型为辐射整个大健康产业的企业,为传统中药文化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向上的驱动力,创造长期的社会价值。“通过将传承与创新完美结合,云南白药能够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并与时代同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C50+论坛创始发起人陈春花教授在调研中点评道。

03

用混改打造“白药模式”

年,云南白药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华都、江苏鱼跃进入白药控股,民营资本占据持股多数,年提出吸收合并白药控股方案。年4月,云南白药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当日市值过千亿。通过“控股公司层面引入民营资本”、“反向吸收合并控股公司上市”两个阶段,实现了其由国有企业向无实际控制人的公众公司的转变。这一改革有效地激发了民营资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与企业员工的内部活力,与产业生态共生。同时,通过混改拥有更强大的资源和资金实力,进一步整合市场的资源和全球的资源,形成国企混改浪潮中具有企业特色的“白药模式”。“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在国有企业下把政府和市场做了非常有效的结合,形成了比较清晰的现代企业的治理模式。”东南大学经管学院杜运周教授总结道。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云南白药以“再造者”精神,打造别具一格的“白药模式”,在动荡中寻求自我变革,引领行业前行!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是第一个针对中国境内企业管理实践成就的荣誉奖项,旨在发现、表彰及推广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及其管理实践,进一步推动中国管理进步,为世界管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历经十余载,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已成为中国管理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与社会各界共同见证了中国的世界强、“隐形冠军”等优秀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xs/7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