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香囊的药用价值

中国用香的历史源远流长。据《丁晋公本集-天香传》记载“香之为用,从上古矣”。而最初的香料并非制作成为香囊,只是将各种芳香类中草药直接焚烧而产生香味,最早称为熏香,人们通过焚香来供奉神灵和祭祖,之后人们开始将各种香料置于囊袋中,便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药香囊。《楚辞·离骚》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可知当时人们就已经知道香囊预防疾病的作用。随着香囊的广泛使用,药枕也开始出现,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了绮地“信期绣”香囊,盛有茅香、花椒、辛夷等香料,人们用以辟邪、避虫叮咬、祛恶、避秽等,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填塞佩兰叶的药枕,说明在秦汉时期人们已经从香囊衍生到其他物件,华佗曾用多种香料制成香囊以预防肺部疾病。明清时期,香囊的使用达到了顶峰,出现了一部在民间传唱了余年的戏曲——《香囊记》,可见此时香囊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饰品,其艺术性也达到了空前的兴盛,官员们通过香囊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抱负,而贵族则用来表达自己对祥和、如意的期望。香囊根据作用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防蚊虫香囊中放入的香料主要为薄荷脑、冰片、艾叶、樟脑、石菖蒲、藿香。其中薄荷脑和冰片是通过减少人体对蚊虫的吸引来达到驱蚊作用,艾叶、樟脑、石菖蒲、藿香是通过气味散发来驱散蚊虫。2.防毒蛇香囊中放入的香料主要为雄黄、雌黄、麝香、冰片、苍术、丁香、川芎。因含多种香气较为浓重的香料以致能扩散到很远,毒蛇闻到像雄黄这类香料便不会靠近。3.辟疫香囊即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产生和传染的香囊,是应用最为广泛、使用最早的一类香囊,也是配方种类相对来说最多的一种香囊。4.吸汗香囊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蚌粉、滑石等,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载:“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而滑石可清热解暑、祛湿敛疮,因此又可防治小儿的痱子。5.净化空气香囊中放入的香料主要为丁香、青蒿、藿香、石菖蒲、薄荷等。有人通过实验发现放置中药香囊的区域致病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可证明中药香囊的空气消毒作用。从中医角度来看,香囊可在化湿开胃、理气解表、开窍安神等方面发挥作用,而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中药香囊对多种致病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并且已知起作用的是芳香性中草药中的挥发油,即精油。挥发油透过皮肤与黏膜被人体吸收,可安神催眠、刺激脑神经、舒张心脑血管、调节内分泌等。长期佩戴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临床看,中药香囊用途广泛,既适用于轻症、缓症、慢性顽固性病症、外感类疾病、鼻炎类疾病,也适用于眼睛干痒、目赤肿痛,湿邪困脾导致的头沉头昏以及头脑不清醒,脚臭狐臭等体液分泌问题。既可以用于急症期辅助治疗,也可用于康复期巩固治疗。香囊具有纯天然、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特点。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曰:“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即是说芳香香气有祛病除秽的作用。因此,香囊可以称作是中医发展过程中的衍生产物,同时它也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1.香囊适用于大部分人佩戴,但有以下情况者不宜使用:安神醒脑的香囊不适合睡眠不好者用;有活血化瘀药物的香囊不适合妇女月经期、孕期用;有过敏体质者不建议用香囊;口干舌燥、津液不足者不建议用。2.香囊中的药物重在辨证配伍,应适合个人体质。3.香囊放置一段时间后味道会变淡,效果会变差,应及时更换药芯。

高阳县妇幼中医科您身边的健康养生专家

-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xz/5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