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仰锋管理百年的跌宕起伏3第三次

第三次管理革命:精益管理?

(—年)

代表企业:丰田汽车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管理1.0和管理2.0都是“内部导向”,不管是基于“经济人”假设,还是“社会人”假设,都是从组织内部的视角来反思组织模式、管理模式,两次革命实现了从“以效率为中心”到“以员工为中心”的变革。从年到年,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企业迎来了第三次管理革命,我称之为管理3.0。这次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以顾客为中心”,管理视角从组织内部转向组织外部,以流程再造和精益管理为基础,让臃肿的大企业变得灵活,发挥小型团队的创造力,构建“客户中心型”组织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更有意思的是,第三次管理革命的主角从美国转移到日本,亚洲企业第一次吹响了管理革命的号角。

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对第三次管理革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德鲁克提出了“顾客第一”的管理命题,他言简意赅地指出: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有效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德鲁克创造了目标管理(MBO)这一理论体系,认为管理者应该由目标来驱动,而不是由上级来驱动。而目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要学会问正确的问题,即:企业的定位是什么?企业的顾客是谁?顾客需要什么产品和服务?企业能够给顾客提供什么价值?显然,德鲁克所说的目标其实来源于顾客。

第二,德鲁克在管理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知识工作者”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年出版的《不连续的时代》之中。在年出版的《管理未来》一书中,德鲁克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不管是科学管理时代的泰勒,还是人际关系时代的梅奥,他们在研究提升生产效率时都不会问:“工作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它?”因为在制造业中,工作任务是事先被界定清楚的,而在知识和服务领域中,提升生产率的首要问题是:“任务是什么?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为什么要这么做?”

企业再造运动:詹姆斯?钱皮和迈克尔?哈默

年,钱皮和哈默的著作《企业再造》横空出世,将企业再造推向了高潮,这本书成为企业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管理圣经。二人将“再造”定义为“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业务流程并加以重新设计,以实现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绩效指标上的显著改善”。他们所提出的企业再造超越了流程再造的概念,把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等模式全部囊括在企业再造体系之中,其核心目的是推动组织从“职能型组织”变革为“流程型组织”,从“职能导向”变革为“产品导向”和“顾客导向”。

企业再造理论是当时时代环境下的产物。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模式都受到很大的挑战,企业迫切需要治愈“大企业病”,打破职能导向下的壁垒,利用流程再造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顾客第一”的思想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转移到顾客的一方,顾客需求逐步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

年,大前研一出版了《战略家的思想》一书,总结了日本企业的竞争战略模式,提出了“战略三角”(战略3C)这一概念,他指出“顾客”是日本企业战略模式的核心,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日本企业在制订战略规划时,通常考虑三个主要参与者:公司自身(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ongcaozi.com/sxcd/3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