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年6月28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称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大灭绝”
文
杨津涛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称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大灭绝”。研究人员在分析数万种脊椎动物和哺乳类动物的数据后,发现约50%的物种灭绝,发生在近几十年内。过去一个世纪里,物种的灭绝速度,是人类出现前自然状态的百倍左右。
过去一个世纪里,中国的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是触目惊心的。
“第六次大灭绝”概况
1、全球:现在动物物种灭绝速度,是人类出现前自然状态的倍
所谓“第六次大灭绝”,最早是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利基提出的新概念,当时并不为学界所接受。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概念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年的一项报告指出,自年后,至少已有个物种灭绝,包括69种哺乳动物、80种鸟类、24种爬行动物、种两栖类动物和种鱼类。①无脊椎动物物种等难以统计。
造成前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是地外星体撞击地球、火山活动、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等自然原因,而“第六次大灭绝”完全是环境污染、地表植被破坏等人类活动导致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文章中,研究者表示,“第六次大灭绝已经出现了,采取有效行动的时间已所剩不多,最多可能只有20~30年。”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2、中国:动物的主要威胁是人类,自然灾害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生物学上所说的“灭绝”,包括灭绝(一个物种的最后一只个体已经死亡)、野外灭绝(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仅生活在人工养殖状态下)、区域灭绝(一个物种在某个区域内的最后一只个体已经死亡)。
按照官方的说法——据环保部年5月公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显示,中国境内的脊椎动物共有17种被列为“灭绝”,即4种灭绝、3种野外灭绝、10种区域灭绝。其中较著名的有中国犀牛、高鼻羚羊、白鹳、镰翅鸡、滇螈等。此外,还有大量动物处于受威胁状态,其中包括种哺乳动物、种鸟类、种爬行动物、种两栖动物和种内陆鱼。
人类活动是影响中国野生动物生存的主要原因。在威胁哺乳动物的所有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人类过度利用(32%)、生境丧失(25%)、人类干扰(20%),至于自然灾害、火灾、物种入侵等因素所占比例都在4%以下。②
图:中国脊椎动物的濒危状况(来自环保部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
国人灭绝动物的特色手段
近一百年来,国人在灭绝动物方面,有不少他国难以企及的“特色”手段。
1、以消灭“害兽”为名,有组织地大规模捕杀虎豹
老虎、豹子、野猪等因会伤及人畜,自古就被视为一种害兽,直至上世纪中期依旧如此。
依据当时农业部门的号召,“从年起,在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为害山区生产最严重的害兽,保护和发展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江西省号召民众捕杀华南虎,仅宜黄一县,50年代即打死55只。从50年代至70年代末,江西省土产、外贸、供销系统捕杀华南虎只。③
年,安徽歙县组织打猎队,在“农副业相结合”“生产灭兽两不误”等口号下,组织打猎队个,参加打猎的人数达3人,猎取各种野兽头。霍山县还召开了猎户座谈会,一个月内打死豹子12只。福建省的德化等30个县,建立了多人参加的多个打猎队,一年内即打野猪只,虎豹等只,其他野兽1多只。④
直至年,江西省还规定,打死一只老虎给予30元奖金;同年,北京怀柔两个公社武装部人员违规使用枪支,打死金钱豹,也得到公开赞扬。中国境内虎豹,由此变得稀有。
2、缴纳“管理费”即可“合法”捕猎大熊猫
按照年实行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收费办法》,出于“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猎捕、出售、收购、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只要通过向相关部门申请,并交纳一定“管理费”,即可合法捕捉、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管理费专款专用,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从后面所附的《捕捉、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收费标准》看,大熊猫和朱鹮的管理费最高,为10万元,其次野马为6万元,金丝猴、野骆驼、亚洲象5万元,虎4.8万元,其他各种动物的管理费从几百到数千不等,如梅花鹿元、黑熊元、穿山甲元,最便宜的岩鹭、原鸡等只要50元。⑤
此种“收费标准”的存在,直接导致上述动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这种限制,实际上是非常不明确的,落实到具体操作中,往往漏洞百出。
图:捕捉、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收费标准(部分)
3、放生引入外来物种,破坏滇螈、大头鱼的生存环境,使其灭绝
还有的野生动物是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丧失生存环境而灭绝的。滇螈在上世纪50年代的滇池中还很常见,但后来滇池被重金属、有机物质等污染,同时受到围湖造田、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使滇螈丧失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以至年后再没被人们发现过。
外来物种的入侵,也是物种丧失生存环境而灭绝的重要因素。如博斯腾湖自额尔齐斯河引入河鲈,导致该湖原有的新疆大头鱼灭绝。时下盛行的“放生活动”,更是导致许多物种“区域性灭绝”的罪魁祸首。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导致的生态失衡,同样在灭绝物种。以长江为例,不但白鳍豚、白鲟等物种已灭绝或濒临灭绝,连“四大家鱼”亦岌岌可危。据农业部渔政局年的统计,长江“四大家鱼”的种苗产量,已由最高年份的亿尾,锐降到了4亿尾。若按这个速度继续锐减下去,所谓“四大家鱼”很快就要变成稀有物种了。
4、为“换取外汇”,无节制出口“实验动物”,使猕猴等濒临灭绝
出口野生动物换取外汇,也是中国动物走向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自50年代以来,猕猴长期作为出口物资(美、日、德等很多国家进口猕猴用于药物安全性和毒理试验),用来换取外汇(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只猕猴约能换回外汇0美元),导致其数量骤减。近年来虽改以人工繁育的猕猴出口,但人类活动压缩猕猴生存环境;无处觅食的猕猴啃食农田,转而又引来人类捕杀,其种群数量已岌岌可危。
再如,中国曾大量出口蛇类换取外汇。年,滑鼠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限制进出口。年,林业部发布通告说,“我国蛇类资源十分丰富,每年都有一定数量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目前我国每年仅出口到香港的活蛇就达一百多万条,还有数百吨蛇肉及相当数量的蛇皮、蛇毒等产品”。林业部承认,如此大规模的出口,导致“蛇类资源已经明显减少”。
其实,早在80年代前期,就已有学者披露过中国野生动物的“出口乱象”:
“以鹰类为例。鹰类多数种类是国际上公认的保护对象,而又是西方市场上十分畅销的商品。我国有的公司就印制了极为讲究的有各种鹰类图的广告单,向国外宣传兜售鹰类的雕翎。甚至想成吨出口鹰爪。在国内各地大肆收购。如旅大地区~年出口雕翎达6.7万对,也就可想而知要扑杀多少猛禽。年仅老铁山一个地方,一季扑杀猛禽等达只,这种情况在不少地方有发生。很多国家参加了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因此他们进口这些种类的物品必须要出口国的许可证才能进口。我国仅年4月8日~12月31日的不完全统计,就各类猛禽出口发出的许可证,计活体只,标本只,雕翎套,鹰嘴的爪对。为了迎合外商的要求,不顾本国资源,还同意剁鹰爪凑吨数出售。当然事与愿违,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但由此破坏生态平衡,在当地明显引起鼠害。以至当地的科技报都发表文章。呼吁制止如此扑杀鹰类。扑杀秃鹰造成本国本地的损失,可能并非是所得到的几个外汇所能补偿的。又如猴类,既为药物医学的重要实验动物,也是其他科研常用的实验对象。有地方还用于佳肴,故大肆扑捉。虽一再呼吁禁止滥扑。但是甚至有的科研单位的同志却说:‘这省没有,那省有,国内没有就进口,怕什么!’采取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愚味态度,资源又怎样能不遭破坏。
“有的单位利用所谓是饲养繁殖的动物为名设法出口,但有新建的饲养场种猴为只,而自报一次要出口只;有的自报种猴只,而80~82年三年自繁共90只,总共也只有只,却报全场有猴只。总之,为了出口随意捏造。鹤鹳等鸟类国际上公认的保护对象,有的单位就借饲养繁殖为名出口国外。以至输入国都怀疑是否人工饲养繁殖的。反复来函要求查证核实。以免连累输入国在自然保护方面的声誉。更有甚者,有的教学、科研、科学院科协,博物馆等有关单位也参与所谓这类的贸易活动。”(朱靖,《野生动物资源和珍贵稀有动物的保护》,)
5、崇奉特殊“文化”,导致犀牛、羚羊等物种绝迹
中国野生动物的生存,还有一重最大威胁。即:国人有一种特殊“文化”,喜好在药物、饮食中大量使用野生动物的某些身体部位。
在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中,涉及动物18种,属于一级保护的有虎、豹、赛加羚羊、梅花鹿等4种,属于二级保护的有林麝、马麝、黑熊、穿山甲、银环蛇等14种。有研究者总结:
“中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传统药物。至少27种动物由于药用而面临灭绝危险”“如中药中的犀牛角、虎骨、麝香,还有汤中的鲨鱼翅,都使得这些物种处于濒危状态”。⑥
中国犀牛、高鼻羚羊的灭绝,与国人崇奉的这一特殊“文化”有极大关系。
所谓“中国犀牛”,合指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印度犀、苏门答腊犀、爪哇犀。年,中国最后一头爪哇犀被杀,此后再没有人在中国见到过犀牛。现在国家已禁止在中成药中加入犀牛成分,以至旧药价格飙升。年时,一颗年生产、含有犀牛角的“安宫牛黄丸”,已价值6万元。⑦
高鼻羚羊,又名赛加羚羊,中国是其原产国之一。由于20世纪初以来的过度捕杀,至60年代,高鼻羚羊已在中国绝迹。羚羊角是一种传统名贵药材,现在约40种中成药里都含有羚羊角成分,中国每年消耗羚羊角约00kg,全部出自从前的库存。年时统计,中国尚有库存羚羊角10kg,可见当年捕杀高鼻羚羊规模之大。⑧
麝香是雄性麝(中国有林麝、原麝、马麝)腺体中的干燥分泌物,有多种中成药和臧成药使用麝香为原料。年~年,西藏共收购kg麝香,按照每捕杀10只麝(包括误杀的不产麝香的雌麝、老麝、幼麝)获得50g麝香计算,33年间就要捕杀各种麝万只。同时,中国曾大量出口麝香,年每年仅出口3kg,年达到0kg,年已是kg。⑨90年代时,麝香价格即同黄金等值。
综上。如果国人继续这样富有特色地“积极努力”下去,未来是不难预期的。
图:年,香港海关查获走私的33支犀牛角以及支象牙筷子和双象牙手镯
注释
①《史丹佛大学惊人研究,地球史上第六次物种灭绝已敲响钟》,科技新报年6月22日;②环保部、中科院:《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年5月;③龚三堂:《南山文集:-2》,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3年,第28页;④《森林鸟兽生物学》,华东华中区高等林学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中国林业出版社年,第、页;⑤宋文义:《中药进出口贸易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第51—55页;⑥(法)OECD编:《环境绩效评估:中国》,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7年,第页;⑦饶丽:《一粒安宫牛黄丸炒到6万元》,《长沙晚报》年2月14日;⑧尹峰,梦梦主编:《药用濒危物种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中国农业出版社年,第页;⑨宋文义:《中药进出口贸易指南》,第—页、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