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杨晓东老师在“鸡精会超级路演“线上分享课语音整理而成,部分内容有删减。全文字,约18分钟读完,先码后看一.年轻人想要什么?二.商业新物种罗盘三.完整拆解一个服务业实操案例四.StopdoingList所有的大趋势都是由林林总总的小趋势构成,甚至有些小趋势会直接影响大趋势的走向。何帆说,小趋势往往潜藏在三个地方:1.主流趋势的边缘2.市场底层3.年轻人在哪里,小趋势往往就诞生在哪里太阳底下无新事,所有的新物种都是旧元素的重新组合,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新再做一遍。这里面有太多的新体验、新价值、新连接的产生。正像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说:“新物种是那些能够创造新消费精神、自生长自进化的细分领域经济形态。”而王煜全说得更直接:“互联网时代,赢家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消灭旧物种。”所以说在今天这个方生方死的商业环境里其实是非常残忍的。要么成为新物种,要么被淘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主要内容。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物种从来不是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那么今天我们通过一些案例,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哪些物种、哪些商业现象对外界的变化做出了最积极的反应。一、年轻人想要什么?核桃品牌咨询公司的方法论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所有答案都在人。今天我们说消费者变了。就是所有的商业现象我们追根刨底回到人,回到消费者身上,我们发现了消费者的五个特征是越来越明显:聪明、挑剔、爱玩儿、看脸、懒。无论是5G、大数据、云计算,所有的这些技术的成熟、移动设施的完善带来的技术平权、消费平权、信息平权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聪明。如果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呼啸而来之前,所有生意的本质是对“信息不对称”的利用,但在今天你会发现这些都不成立了。消费者越来越聪明。随之而来的后果是越来越挑剔。我们看到了很多产地党、成分党,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成长起来。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平等,他们不但要知道结果,还要知道整个过程。所以产品重要不重要,重要!更重要的是制作产品的过程以及你的初心、你的态度、你的理念等等,这些消费者都是要知道的。包括我们讲到爱玩儿。70、80后做一件事情追求的往往是“有意义”,但是90后、95后要求这件事不但有意义,更重要的是“有意思”。颜值时代,我是否愿意多看你一眼显然已经不是一个加分项,在今天,他变成了生死手。最后呢,我们谈到的懒。商业的三个目的:解决懒,解决装逼,解决年轻化的问题,这是这个时代特别重要的价值。所有的消费者在今天的都是bigbaby,都是巨婴。所以呢,外电评论我们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如此之好,甚至讲了这么一句话:中国的当代消费者是真正被惯坏的一代。★他们身上强烈的洋溢着这四个单词的气息:“这一卦是我的,不是你的”“我要更多”“我要的现在就要”“这根本不是我的菜”★当下商业世界里愈演愈烈的四个趋势:第一个,从贫穷动力到High动力。我高度认可何帆的这个判断,我们70后奋斗的所有驱动力就是要改变命运。但刚才谈到Z时代,他们是典型的High动力驱动——这东西我喜欢不喜欢变得比什么都重要。就像前不久上市的那个“泡泡玛特”盲盒炙手可热,一个单个儿公仔就60、70多元,很多年轻人成箱成箱的往家里搬。第二个,从C到CP。仅仅研究消费者已经不是唯一选项了。在今天,所有的商业前提都是建立一种关系——我们是闺蜜,是同好,是知己还是球友?lululemon。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头部shoppingmall看到的来自加拿大的露露柠檬,20亿美金年营收,几乎没见它打过广告。但是这个店白天卖货,空余的时间直接拉开货架,变成这些瑜伽爱好者的一个训练场所。这是一种关系,大家是战友,大家一块儿训练。第三个,三头六臂,人设自由。我们刚开始做品牌咨询的时候经常去找专业的第三方调研公司,通过访谈来了解这个人的收入、年龄以及他的学历性别等等,到今天你会发现所有这些物理层面的标签都越来越微弱。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排着喜茶的队,等着去海马体拍照,然后晚上要去超级猩猩流汗的人,TA到底是什么学历?TA应该是什么收入程度?第四个,圈地自萌、高度自治。所有的二次元人群,所有的汉服人群,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所有在路上的那些驴友们,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一个圈里都玩儿的热火朝天,但圈外的人一无所知。因此我们说,比起消费升级,消费分层甚至消费分圈似乎离我们每个人更近,这是我们需要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