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可不是谁都能吃的

农历五月初五,

是我国民间古老的

传统节日—端午节。

马上就到端午节了,吃粽子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每年这个时候,吃货们都要对琳琅满目的粽子蠢蠢欲动了。肉馅、生果馅、果酱馅、枣馅等五花八门让人垂涎三尺,不知道吃哪种才好,也不知道吃多少才算够。然而,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基础疾病不同,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无所顾忌的吃,尤其是下面这些人更应当注意,能少吃则少吃!

01

冠心病患者

现在市场上粽子品种很多,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进食过多粽子,会增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从而加重心脏血管狭窄,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因此,此类患者应当尽量少吃,并且尽量选择低油低糖的品种。

此外,家中最好能常备一些抗心肌缺血药物,如中成药麝香保心丸。近些年,以麝香保心丸为代表的中成药物发展迅猛,国内学者对麝香保心丸的疗效做过大量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方法鉴定出它的入血成分,运用基因组学和网络生物学研究方法从分子水平揭示其抗心肌缺血的靶点和信号通路,阐明了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还荣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粽子”节家中必备之良药。

02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配料,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从而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昏迷和酮症酸中毒。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少吃粽子,如果一定要吃,优先选择商家推出的无糖粽,购买时可查看营养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量,尽量选择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粽子。如果吃了粽子记得要相应减少主食的量,避免引起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

03

胃肠道疾病患者

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吃粽子。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油性、黏性较大不易消化,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另外,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所以,该类人群应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04

胆囊炎患者

由于胆囊炎患者的肠胃消化能力较弱,需要严格控制高胆固醇和高脂食物摄入,保持营养均衡。在饮食上建议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切忌暴饮暴食,不吃过冷或过热以及刺激性食物(油炸、辣椒、酒等),尽量减少对胆囊的刺激。患有胆囊炎的患者,不要吃肉粽、蛋黄粽,因为含有高蛋白和高脂肪,会诱发胆囊炎发作。优先选择低脂低蛋白类粽子,能少吃尽量少吃。睡前不要吃粽子,会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吃的时候搭配蔬菜水果,有助于消化。另外,胆囊炎患者家中可常备胆宁片,具有疏肝利胆,清热通下之功效,是家中常备之良药!

05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做成,黏性跟油性较大不易消化,老年人胃肠功能退化,儿童胃肠功能尚不完善,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这两类人应尽量少吃,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以便于消化。

往期热文

运动康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盘点“温病四大家”,细数中医战“疫”经验

面对健康危机的“潜伏者”,做好防治并不难

WHO:喝酒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风险!适量饮酒还有益吗?

居家防护冠心病,你需要知道这些!

·“心希望快讯”推文旨在向且仅向医疗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欢迎医疗专业人士阅读。“心希望快讯"对于用户超出明示用途的任何使用不承担任何责任。

·“心希望快讯”发布每篇原创文章内容均法律保护,未经授权,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直接或间接发布或使用,凡欲转载“心希望快讯”发布的原创内容须获得我方平台授权后方可使用,转载申请请发送到邮箱:margret.hong

semirco.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jb/7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