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都是白癜风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0827/4245236.html
留言“加群”即可加入资管专业人士交流群!
24小时回复“杂志”即可获赠《企业司库》一本
继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5月1日起全面实施营改增,将试点范围扩大所有行业,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密集发布财税[]32号、税总发〔〕32号文件,对推进营改增进行部署,并就“组织机构”、“工作准备”等10项工作内容进行分解和分工,设定时点。作为营改增中,最为复杂、重要的两大行业,金融、房地产企业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结合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年立项课题“金融业征收增值税改革试点可行性”以及在实务中积累的经验,为房地产、金融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合理降低税负提供建议。
5月1日,营改增向最后四个行业推进后,将全面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在行业间保障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可以鼓励专业化分工,带来社会生产效率和品质的提升。
作为营改增中的重中之重,金融、房地产两大行业目前具体适用税率、可抵扣项目、税收优惠项目都还没有最后公布,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可能分别适用6%、11%的增值税税率,实行抵扣模式纳税。如果站在业务链的角度,无论金融还是房地产都将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两大行业在源源不断的提供自己的服务、产品的同时,也接受来自各行各业的服务、产品,因此,全行业营改增后,需要把企业置身于整个增值税体系下考虑,优化业务流程,挖掘节税空间。
一、业务流程再造蕴含的节税原理
分析营改增,应将其置于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大背景下,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抵扣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产生的增值税,逐步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年国家启动“营改增”,大力推进增值税行业扩围,今年5月1日将扩围至所有行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增值税体系,营业税将退出我国历史舞台。从长期增值税改革立法看,目前我国的增值税税制依旧是发展的一个过度阶段,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各行业存在17%、13%、11%、6%等多档税率以及3%的征收率,部分成本项不能抵扣,行业间税负不公平,从长期来看,单一税率才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存在不同的税率差,也为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积极开展税务筹划提供了空间。
哪里有税率差,哪里就有税务筹划的空间。从税收上看,业务流程再造是通过对现有业务流程的梳理和重新组合优化,实现税负下降的目的。不同的税率差异,也为企业开展业务、选择供应方、集团内各关联公司协作提供了多种选择和节税空间。
二、业务流程再造步骤
金融行业承担着国家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的重要职能,被视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年金融业GDP较年增加15.9%,增速一枝独秀,为行业之最,达到亿元;年金融业营业税贡献亿元,增长19.5%,尤其在北京、上海、深圳,金融行业对GDP、税收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房地产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多年来对拉动GDP以及国家税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年房地产业创造的GDP为亿元,拉动全国三分之一的相关产业,房地产营业税亿元,增长8.5%,建筑业营业税亿元,增长7.2%。以下重点分析金融、房地产两大行业。
(一)上下游业务及成本构成分析
1.金融业
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期货业、保险业、信托业等,经营业态庞杂,尤其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层出不穷,其经营范围很难进行罗列。从现有《营业税税目注释》中的分类方式出发可以将金融业划分为五大类业务(不含保险)。
上述分类中,可进一步概括成三大类业务。一是有偿提供资金,包括各类贷款、贴现和融资租赁。二是买卖金融商品,赚取买卖差价。三类是金融服务,主要是金融金纪业和其他金融业务中的结算业务,赚取手续费。
与金融业日益扩大的经营范围相比,金融业的成本进项较为单一,其中开支最大的是人力成本已经营销支出,以下以某基金子公司为例,分析其进销项:
2.房地产业
与金融不同,房地产业业务类型较为单一,主要为房地产开发销售,而其成本费用进项较为复杂,大体包括以下类型:
(二)替代方案分析
结合以上业务构成可以发现,有以下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变量:(一)存在17%、13%、11%、6%等多档税率。(二)抵扣应有合法抵扣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三)人力成本等部分项目没有纳入抵扣范畴。(四)针对特定项目出台了免税等优惠政策。
目前,大中型企业混业经营已成为常态,同时服务商、供应方来源众多,善于综合利用上述几个影响变量,借助于以下几个路径寻求最优调整方案:
(一)从高税率向低税率转化、零税率转化;
(二)从不能抵扣项向可抵扣、抵扣更多税款转化;
(三)由自己组提供生产、服务到进行产品、服务外包,增加抵扣项;
(四)集团内各子公司之间业务协调配合,合理定价,实现税收成本最优化
(三)业务流程再造
通过对比方案,根据节税效果选择最优的业务流程方案,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召开部门会议,通过制度、合同等确定新的业务流程,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