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朱冬
“数字化从来就不是企业的‘现在进行时’,而注定是基于‘未来时’提早布局的。只有以未来时的眼光来审视和行动,才能在新时代来临时,成为能够潇洒搏击浪潮的弄潮儿!而作为国内领先的企业云服务和管理软件提供商,浪潮云ERP很早就在国内率先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
5月27日,在《中外管理》杂志社、浪潮集团联合主办的《打造云上未来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圆桌论坛》上,主持人《中外管理》社长兼总编杨光在开场如是说。
论坛上,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IDC中国助理副总裁周震刚、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一公司总经理张洪梅,一起共话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阶之道。更为震撼的是,浪潮集团携手IDC,由20余位专家组成专项团队,经历3次大改,15次联合评审,深度访谈诸多大型企业,历时半年时间调研而成的《“未来企业”白皮书》,在此次论坛中也高调发布,首次向业界系统性地展示了未来企业的相关研究结果。此次论坛通过线上云直播形式,创造了超66万人次的观看人气。以下为本次直播嘉宾的精彩内容。1
杨光:“三浪叠加”,数字化转型进入2.0阶段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不要浪费任何一次危机。”这句话似乎颇为适合当下我们所经历的新冠疫情危机。
“疫情一定会过去,但也一定会永久地改变我们,包括我们的生产方式,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为此,我们的企业做好不再回去的准备了吗?而对于企业和企业家来说,使命决定我们必须从危中看到机,把祸闯成福!”论坛主持人、《中外管理》社长兼总编杨光说道。
这次疫情让所有企业都意识到:围绕数字化,之前做了多少耕耘,现在就会多少从容。反之,恐怕就会多几分对前途的茫然,甚至,死亡的恐惧。
《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杨光以《中外管理》杂志社自2月14日开播的“管理百家大讲堂”节目为例,杨光分享了诸位节目嘉宾抗疫求生的心得:那就是企业在迅速从线下转向线上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企业头几年便提前布局和投资的“数字化”规划。
而企业家们实实在在的自救案例,也再一次证明:数字化在企业中,从来不是“现在进行时”,而注定是基于“未来时”的提早布局。所以,如果把当前的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进行归纳,就是今天论坛的主题——打造云上未来企业。“特别是伴随着技术换代升级、企业高质量发展、疫情下企业数字觉醒,这‘三浪叠加’再次提醒大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2.0阶段。”杨光强调道。
2
王兴山: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和战略问题“疫情是灾难,也是机会。疫情发生之后,大家感受到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些应用和工具的升级,更应上升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企业不转型,就活不下去,如果不上‘云’,就不能和客户去接触。”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在发言中颇有感慨地说道。
他重点提道:疫情让企业高层对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是应对日益增加的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企业要增加敏感性和韧性;二是针对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实时化、个性化和低成本,企业要实时感知。作为国内首个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企业管理软件厂商,浪潮集团现在正向“云+数+AI”的新型互联网公司转型。
王兴山分享了浪潮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观点和方法论:
当前,企业正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范式演进,走出一条从信息化企业到数字化企业,再到智慧型未来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路径。
“未来企业”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想奋进目标。“未来企业”就是坚定走数字化道路的组织,数字化运营将呈现规模化,它们的创新速度将比传统业务高出一个数量级。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浪潮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企业通过将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各环节都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构建一套可执行的模式重塑、流程再造的过程;“但是数字化转型又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和战略问题,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同的企业、行业突破口不一样,但都需要一个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战略规划。”
王兴山也提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方向:全渠道多触点的客户体验、颠覆性创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这其中,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而上“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成为企业现在必须开始走上的未来之路;
“疫情下的数字化转型,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有三个方面是当下比较热的,也比较重要的。即:数字化营销、财务共享、智能制造。”
其中,财务共享,是大型集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因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财务数字化转型、财务大数据的应用创新,实现战略牵引、价值创造、管控风险,是财务工作“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财务共享服务是重要抓手,并拥有四大价值。
一是推动业财、资、税一体化。
二是建设财务大数据的有效途径。
三是有利于强化集团管控。
四是深化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
3
IDC:能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数字化的“通过数字化优先打造未来企业,成为当下组织的战略需求。”基于调研和数据分析,IDC中国助理副总裁周震刚分享了IDC的研究结论。
那么,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周震刚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释:
首先,未来的企业预算绝大部分会花到数字创新上。包括:基于云、大数据为平台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方面。
其次,数字化转型会推动整个IT部门转向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则更多参与到IT的决策。
再次,企业员工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五年以后,企业里四分之三以上的员工是数字化一代。也就是那些一出生就“玩手机、玩电脑”的那代人,未来他们会很容易融入到数字化的过程中。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周震刚最后,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即CIO)会从过去的支持企业、支持部门,慢慢转移到为企业创造价值,创造新的业务,为数字化创新。
以上四点是企业数字化优先,企业变革的核心。而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到2.0阶段,也叫未来企业阶段。
周震刚表示:未来企业会经历从智能化组织、企业创新、数字化创新,到工作模式等企业结构的转变,再到企业的IT基础架构的转变。最终这一切组织会形成行业的新生台,从而促使未来各个行业特征形成新的价值。这是我们对于未来企业完整的定义。
“总结起来其实就三点: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企业阶段;未来企业需要新一代的企业应用来支持;企业应用要具备平台化、协作化、智能化这三个特点。”周震刚总结说。
4
张洪梅: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提质增效,基础是标准化。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加速推进线上生态的一体化,持续增强数字化免疫力,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强企之源。”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案例企业,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一公司总经理张洪梅,讲述了山东电建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实践,分享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转型方向和成功实践。
作为一个传统的,历史比较悠久的企业,山东电建一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坚持着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创新,通过梳理原先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建设,企业最终打通所有业务流程,提升了效率。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一公司总经理张洪梅“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张洪梅以公司建筑实名制为例,讲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打破就流程,再造新流程,进而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故事。
“作为一个传统企业,不仅要向内保障效率的提升,更要‘向外’,适应外部大环境的数字化管理手段,这对于传统企业的转型是非常关键的。简言之,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从认识上做到位,认识到位才能进入战略规划层面,坚持战略定位,持续性巩固,不断地地更新。而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和社会同步,和大趋势同步,跟上这个时代节奏是很关键的。”
5
《“未来企业”白皮书》,业内首发!此次论坛的一个高潮部分,就是正式发布了由浪潮集团和IDC联袂研究完成的《“未来企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业内首次系统性地展示未来企业相关研究结果的白皮书,重新定义了新一代的企业级应用软件。
白皮书提出了未来企业的概念:
(1)未来企业就是智慧企业,未来企业呈现“超大规模、超高速度和超广链接”的特征,包含五个特征维度:未来文化、未来客户、未来智能、未来运营和未来工作。
(2)新一代企业级应用软件是“未来企业”的重器,
白皮书指出,新一代企业级应用软件是“未来企业”的重器,未来的企业管理将充分依托云化应用软件,实现业务管理的持续增效,平台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是新一代企业级应用软件的重要特征。
项目地址
郑州金水科教园区鸿宝路与鸿苑路交汇处
喜欢?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