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的古代女子,爱把香“穿”在身上。
《红楼梦》中,女儿们制作和佩戴香囊、香念珠,散发婉约的女儿香。虽只是鼻观之事,却能静人心神、祛秽疗疾。
众多名贵香材中,唯有藏香(合香),“得沉檀芸降之全”,即集沉香、檀香、芸香的优点于一身,香而养人。
在清代,藏香乃是宫廷贡品,每逢除夕,豪门富户会彻夜焚烧藏香,驱邪避障、宁神安眠。
▲《如懿传》里,纯嫔见如懿鼻塞头昏,亦建议她点藏香以冲鼻醒神。
有很多到藏地朝圣的朋友,第一次闻到便爱上这味道,但非藏民很难买到真材实料的藏香。
经过多地探寻,我们最终寻来了这串桑菩题·藏香珠手串,用二十多种珍贵野生药材、纯天然香料,纯手工制作而成,气味甘醇淡雅。
▲全国第一款以藏药、藏传香方配伍的藏香手串,别处难寻,实属难得。
不仅得藏香的修心养身之药用,又是可随身佩戴的风雅之物。行走间,像在做中医艾灸、焚香熏疗一样,温和持久地治愈身体。
时常佩戴之,药香可作用于手腕上的神门,大陵,太渊,阳谷,阳池,阳溪六个重要穴位,通三脏三腑经络。亦可通过皮肤和鼻息,随气血通经络,安和五脏六腑。
好的藏香珠,一看上乘药材和香方,二看手艺。
“每一颗都是用纯天然药材做成,药香甘醇、香韵饱满”,制作人卓玛说。戴上后,远远就能闻到令人安定的药香,让人久久不愿意脱下来。
以西藏独有的柏树树干为主料,再辅以藏木香、印度檀香等二十多种野生藏药材、纯天然香料。
选材均来自于最优质原产地,虽成本极高,但药效极其珍贵,乃是藏医们治病之必备。
*藏香组成成分:檀香,白银木,丁香,印度豆蔻,肉蔻,香草,藏柏,藏木香,藏红花,麝香,安息香,乳香,琥珀香,小叶杜鹃,甘草,冰片等。
注意事项:因含有活血的藏红花,孕妇尽量不要接触。
卓玛非常珍惜这份香方,“这是甘孜州阿日扎乡的金刚上师赐予的秘方,乃是莲花生大士加持过的殊胜伏藏品”,用来制成藏香珠,日日佩戴以祈福,更可积功德、洗涤身心灵。
▲莲花生大士,藏传佛教的初祖,极受藏民敬仰。
唯有坚持最好的用料,藏香珠才做得这般甘醇怡人。
放在枕边,可安神助眠。日常佩戴,更能温和脾胃、活血祛湿,绝非普通香珠可比。
长期做香的人,手上的关节容易变形,少有人能经受得了,但对卓玛来说却是一场虔诚的修行,一做已是十年。
二十多种的原料用机器粉碎后,还得经纯手工细磨、捶打、糅合共十二道工序。虽然费时费力,但手工做的藏香珠不掉粉、不沾手,香味也不刺鼻、不薰眼,机器做的永远也比不上。
研磨、过筛|将材料研磨后,过筛到目,这样做出来的香珠质感才更细腻。
古方配比|“配香如配药”,讲究“君臣佐使”。香珠药性均衡、药香馥郁,颇受当地僧众认同。大昭寺、小昭寺、色拉寺等多个西藏寺庙所用供奉香,亦是这秘方所制。
古法炮制|“仅仅是藏柏一味药材的打磨,就得使用藏地特有的水磨石器”,卓玛说。
▲泡水、去皮、撕碎、煮料、打泥等十二道繁复工序,皆纯手工完成。
制香中所用的青稞酒和水,也很讲究。
酒必须用藏民自酿青稞酒。做香前用合适的温度发酵,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如此,藏香珠才得香味悠远。
水必须是拉萨以西几十公里外的雄巴拉曲泉水。这水,被当地人称为“神水”,“甘、冷、软、轻”,清净无臭,常被用来沐浴净身以祈福,饮不损喉,喝不伤腹。
搓珠、成型|“市面上大多药香珠,为了省时、成泥后便立刻定型,做出来的香珠表面粗糙黯淡、易裂开,香气浅淡。”
这串藏香珠,定型前香泥需经静置发酵,才更得盈人药香。
▲定型、阴干更须细心。天气温度和湿度的微妙变化,都会影响药香、形状。
在安静的一方天地里,藏族人一边制香,一边诵读着经文。他们相信,当这藏香珠来到你的手中,他们的祈福,能为身处浮世间的你,带来安宁祥和。
这串藏香(合香)手串,不仅得腕间风雅,更像是戴在身上的一颗“救心丸”。
身体疲惫时,通窍活血、冲鼻醒神。精神紧张时,可舒缓情绪,宁神助眠。
相比价格成千上万的文玩手串,性价比也非常高,一件不到元。
*藏香珠非金非石,由纯天然木本、草本等药材香材制得,寿命大概为一年左右。香气减淡时,可放进包装中的玻璃瓶密封,置于干燥处,数日后可恢复香气。
女款的香珠更为小巧别致,显手腕纤细。细腻而内敛,适气质淑雅者。男款手串,大气朴拙。
女款|17颗香珠,单珠直径10-11mm,手围17cm-18.7cm,小孩亦可佩戴。
男款|18颗香珠,单珠直径10-12mm,手围18cm-21.6cm可佩戴。
取意“桑菩题”,寓意一生吉祥,以明彻的菩提之心,清醒观世、欢喜度日。自用、赠人,皆是福气之礼。
▲“桑”在藏语里意为吉祥,“菩题”取意“菩提之心”,代表智慧与觉悟。
当身有藏香,人与天地达到和谐,身心便回归了高原的空旷、澄澈之境。
在俗世里,过上远方诗意向往的生活,又何尝不可呢?
|文字为物道原创|
|产品为物道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