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大趋势与新动能

鍖椾含鍝釜鐧界櫆椋庡尰闄㈡瘮杈冨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所有领域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握新科技革命、新工业革命的战略举措,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基础,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次强调要注重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产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01

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地位

1.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实证研究表明,一国要想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乃至高收入水平,并保持在高收入水平上,就必须把握当时代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实现主导产业群的动态更替。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惨痛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早在年,我国就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那时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处于较高增长水平。根据“十三五”规划,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要达到15%左右。面对近年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年突发的新冠疫情,我国益发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与创新提升。相关趋势和数据表明,得益于规划目标的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迈上新台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满足高品质生活的根本基石。

1.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具有战略前沿必争、潜在需求旺盛,技术资本双密集、政府市场双驱动,绿色可持续、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战略先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驱动力在于新兴技术的率先试错、持续迭代;

二是未来主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并满足着消费需求升级,是未来的主导产业;

三是生态适配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自然生态更友好,同时适应着并促动着社会生态进一步优化。

就其范围而言,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新分类标准中,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年,中央有关“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由上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不断迭代发展之中的,其范围也持续有所变动。为更好地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促进其发展,需要建构起更符合其本质特征的研究框架。围绕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物质、能量三大资源,以及服务于人自身的健康、安全和舒适需求这一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划分为数字经济、材料制造、能源动力、生物产业、创意服务五大方向。从这一角度,可以更好地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给出相应的政策框架。1.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高收入的必然选择。

1.3.1把握智能浪潮,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同时展开,正带来数十万亿元规模的巨大新兴产业。

1.3.2夯实产业基石,促进材料制造发展

制造业强弱关乎国家兴衰,高端装备和新材料是新兴制造业的战略基础。从无机材料到复合材料,从功能材料到结构材料,从空天到海洋,从民生到关键“卡脖子”领域,材料制造都亟待突破。

1.3.3秉持绿色持续,促进能源动力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从理念变为政策和行,强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能源替代加快,能源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新能源汽车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走向爆发点。国际热核聚变计划正式开始组装,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持续下降,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加速。

1.3.4面向健康需求,促进生物产业发展

新冠疫情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确保国民生命健康,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需求。

1.3.5注重融合创新,促进创意服务发展

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促使着服务型制造、创意产业、体验经济等的快速发展。数字创意、研发服务已然成为知识经济的先锋产业。

02

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2.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经历着颠覆性变化。未来5~15年,相关领域发展总体呈现出智能化(生产组织方式)、绿色化(资源使用方式)和分享化(价值实现方式)的趋势。

2.1.1智能化

信息调控是生产组织的关键核心。信息化是在感知获取、通信传输、分析处理“三螺旋”相互激励中不断推进。随着3D打印、4K显示、5G网络等发展,编码数字化、传输即时化、处理智慧化正在实现,促动着“自动化”本身的“自动化”,触发了几乎所有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如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研发、智慧医疗等。高水平的智能应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关键标志。

2.1.2绿色化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以及资源环境的现实压力,物质能量利用方式日益清洁化。资源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在满足更广人群更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着人均消耗的更集约节约。“绿色”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底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尝试以“绿色”生产“绿色”——生产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

2.1.3分享化

分布式、分散化带来价值共创分享。就时空格局变迁而言,产业发展遵循着从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循环。工业经济形成了集中化、标准化、定时化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基础设施的高度完备和智能化升级,技术赋能于个人,服务经济、“新自然经济”崛起,空间分散化、过程非标化、工时弹性化在诸多领域涌现出基于“产消合一”模式的自雇经济、零工经济。人们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xz/7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