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出自《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别称寸香。
产于四川、西藏、内蒙古等地。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腺中的干燥分泌物。
麝香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以颗粒色紫黑、粉末色棕褐、质柔、油润、香气浓烈者为佳。
麝香产量很低,一只成熟的雄麝最多只能取到50g。产量少而需求量大,催生了一些不法商家进行人工伪造,欺骗消费者。所以鉴别很重要。?
优质麝香
①整麝香(毛香):呈球形、扁圆形或柿子形,直径3~7厘米。开口面略扁平,密生灰白色或棕褐色而细短的毛,呈旋涡状排列,中央的小孔(囊口)直径约2~3毫米;去毛后显棕褐色的革质皮,内膜极薄。背面(包藏在麝腹内的半部)为一层微皱缩而柔软的内皮,棕褐色略带紫色。囊内即为麝香仁。质柔软,微有弹性。有香气。以身干、色黄、香浓者为佳。
整麝香
②麝香仁:该品为麝香囊内所藏的散麝香。鲜时呈稠厚的黑褐色软膏状,干后为棕黄色粉末,并有大小不同的黑色块状颗粒,俗称当门子,并夹杂有细毛及内膜皮等。香气浓烈,久闻则有骚臭气,味稍苦而微辣。以仁黑、粉末棕黄(俗称黑子黄香)香气浓烈、富油性者为佳。?
麝香仁
眼观
真麝香的粉粒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团块中偶有方形柱八面体或不规则晶体,无锐角,并可见圆形油滴,有时也可见毛及皮层内膜组织。
鼻嗅
真麝香有一种特异的香气,经久不散。如果没有浓香袭人,或者有腥气、臭气,则为伪品。
口尝
取少许麝香口尝,真麝香有一种刺舌的感觉,并有一种清凉之味直达舌根,味道纯正,没有腥臭异味。
手捏
真麝香微软,有弹性。用手捏后再取少许麝香加适量水调匀,若不脱色、不染手、不粘手、不结块者为真品,反之则为伪品;也可将少许麝香置于掌心,如果加水湿润后能搓成团状,用手指轻揉即散开、不粘手、不结块,则为真品。
火烧
取少许麝香,置锡纸上隔火烧热,可见轻微如磷似的火焰,然后有蓝色烟柱直线上升,麝香会发生跳动、蠕动、迸裂或有爆鸣声,则为真品。如果火一烧就起油泡,且无香气者为伪品。
水泡
将少许麝香放入沸水,如急速旋转后渐渐沸翻溶化者为真品。如果漂浮在水面上或沉底不动、不溶化则为伪品。?
辛,温。入心、脾、肝经。
开窍,活血,散结,止痛。
有异香,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有破血化瘀的功效。?
麝香主要成分为麝香酮[1],多与其他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发挥强大的药效,如麝香保心丸[2、3]、安宫牛黄丸[4]等。临床病例观察显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症,麝香保心丸疗效同硝酸甘油。?
1.对中枢的作用麝香酮小剂量对大白鼠食物运动性条件反射无显著影响,中等剂量(0.01~0.06毫克/公斤)可使阳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或反应消失,分化相改善,有个别动物分化相受到抑制;大剂量时(1毫克/公斤)则使大多数动物呈中毒现象,表现阳性条件反射的反应不规则或消失,分化相受到抑制。天然麝香原生药、天然麝香酮及人工麝香酮均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但大剂量则反而延长睡眠时间,天然麝香以5mg、10mg和20mg的剂量给予大白鼠2天、3天和5天者,可显着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但不同剂量的麝香对中枢的影响效果有差异[5]。故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但现有资料均显示动物实验结果,尚无人体试验,对于中枢系统的影响,报道不完全一致,且由于个体差异,用量也需要慎重,请勿擅自用药。
2.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麝香对离体心脏有兴奋作用,麝香酊静脉注射于家兔及狗,可使血压上升、呼吸次数增加。人工及天然麝香酮静脉注射于麻醉猫亦均有升压作用,可使呼吸次数及频率增加。用猫乳头肌、豚鼠气管平滑肌等实验时,可观察到麝香能增强儿茶酚胺的作用。
3.对子宫的作用对离体及在位子宫均呈明显兴奋作用,后者更为敏感,妊娠的又较非妊娠的敏感。优生遗传学研究证实,部分中草药对孕妇及胎儿会有不良影响。中草药中的红花、枳实、蒲黄、麝香、当归等,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易导致宫内胎儿缺血缺氧,致使胎儿发育不良或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6];但是对于麝香会致不孕的说法,相关研究并未明确麝香有抗妊娠的作用[7]。
4.抗菌、抗炎作用[8]麝香酊的稀释液在试管内能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由分枝杆菌抗原注射液引起的大鼠关节炎,其消炎作用强于布他酮。
5.其他作用过去曾将麝香用于呃逆、中枢神经衰竭,现已少用,而人工麝香可用于小儿百日咳的咳嗽及声门痉挛。?
小结
对于药物,我们不能危言耸听而因噎废食,也不能只见其好而肆意用之。我们应该充分咨询医师或药师后,合理地进行使用,以发挥其最大疗效。
关于麝香,若大家想更多地了解可以参考我们往期推文。奉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