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新云郭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RPA的

北京手足癣医院好 http://m.39.net/news/a_8598844.html

年6月12日,备受行业瞩目的SSON共享服务与外包中国旗舰峰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兴新云、ANZ、平安集团、阿里巴巴、复星医药、赛诺菲、渣打银行、通用电气、玛氏食品、西门子、滴滴出行等二十余家行业领袖企业的共享服务领域同仁出席本次峰会。中兴新云副总裁郭奕女士应邀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RPA的前景和展望》。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而成,以飨读者。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各位听众坚持到今天的最后一场,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RPA的前景和展望”。

财务共享服务与RPA是什么关系?

这个题目里边有两个主要的名词:第一个主要的名词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第二个名词是“RPA财务机器人”。

在座有很多都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者或是负责人,也有很多都是RPA里领域的专家,做过很多这方面的尝试。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两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财务共享服务和RPA财务机器人,他们两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首先先给大家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财务机器人建设的实例:

一个属于实体的生产加工制造业的企业,以前没有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商业模式是允许赊销,就是说该企业的客户可以赊账来购买商品。基于这种商业模式,会产生这样一种商业场景:客户会带着现金、支票,或者用银行转账方式等等,来到这家公司将钱转给该企业、将支票开给该企业、将现金给到该企业,然后进行授信,比如说该客户在这家企业有万的授信,今天该客户将万还了,就可以立刻拉万的货走。那么为了应对这样一个场景,他们之前的财务处理流程是这样子的:当地的财务人员要天天守着资金系统里面的数据,发现客户打钱了,就马上联系业务人员并告知某某客户打了多少钱,同时迅速地在核算系统里录入这笔凭证,录完之后,在授信系统里对该客户的授信额度进行解挂,然后该客户就可以继续赊账,拿万的商品走。这是以前没有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场景。

那么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时候,当地财务对这个场景产生了很大的忧虑,他们觉得之前为了配合这一项工作,他们这个分散的财务团队能够在短短两分钟之内完成记账凭证的录入,然而现在要把这个业务拿到远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去做,如何保证共享中心的响应速度仍然这么快、这么及时呢?

当时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听到这个疑问后,向当地财务做出承诺并答复到:“我会要求我们的应收组组长,7×24小时携带笔记本电脑,如果有任何一笔银行存款进来,就立刻完成所有的账务处理,保证前端的信用额度可以解挂,并能够继续将货卖出去。”

这是当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为了完成业务回收而做出的承诺,但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上线以后,就会发现这个承诺很难实现。大家想象一下,每天的回款有上千笔,根本无法保证在两分钟之内,将账务核算的凭证完成录入。那么应该怎么办呢?现在有个好办法——RPA,我们可以用RPA来解放财务工作。

于是该企业就准备上线一个应收账款机器人,就是对银行收款进行核销的一个RPA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目前已经成功上线了,我来讲讲这个机器人应用的情况:这个机器人设计了各种来自前方的数据模板,当前方提供了数据模板之后,机器人可以自动识别,把这个数据模板进行加工、汇总,然后自动导入到核算系统,生成记账凭证,并同时解挂客户的授信额度,最后就可以保证继续发货。

感觉这个RPA上线以后,应该是一个很happy的结果,因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终于可以不用天天背着笔记本电脑,24小时处理这个记账凭证了。但是当我们去问前方各个分、子法人的时候,分、子法人的财务团队都表达了不理解的态度,他们觉得既然共享服务中心成立了、RPA也上线了,为什么还是需要我们在当地提供模板呢?为什么还是需要当地的财务团队去查银行有没有钱到账,并分清这笔款是由哪个客户打的呢?为什么仍然需要我们按照RPA的各种字段把数据填好呢?

除此之外,当地的财务总监也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以前的工作是对银行存款、对客户账款,然后做凭证。而现在我们的工作变成了对银行存款、对客户账款,然后填数据模板。所以RPA到底能不能解放我们财务人员的工作?

点——线——面

RPA财务机器人的设计是基于点的应用,在RPA在财务的应用上,我们将重点放到怎么通过这个“点”来让计算机替代我们的人工劳动,但比这个“点”更重要的是“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是怎样设计的。上面的案例,如果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设计不是基于当地财务人员来填数据模板,而是基于RPA自动地从资金系统里边取数,自动匹配,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自动解挂完成授信额度。通过授信管理流程的全面优化,RPA中就能够实现更多的价值。

RPA是点,共享服务中心是线,那么更高级别的是什么呢?是财务转型再造。实现共享服务、业务财务、战略财务对于公司经营和战略的全面支撑,只有点、线、面相结合,财务部门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RPA的三点体会1.RPA的应用前提

再举一个案例:

企业共享服务中心已经运行一年多。共享服务中心希望实现管理报表出具自动化,做报表机器人上线后,总是有一个报表的出具迟迟达不到标准,需要人工介入。为什么这个报表很难实现?这个报表叫作“报送给XX局的报表”,我们在和这个企业讨论的时候,问了有三个问题:第一,这个报表提交的时间是不是固定,财务总监说不固定,什么时候要我们什么时候就给;第二,那么这份报表里面的数据结构是不是稳定,他说不稳定,数据字段经常变化,但是我们在做RPA财务机器人的时候已经将所出现的所有字段都考虑完了;第三,这份报表里面是不是财务数据占绝大多数,他说不是,业务数据占比占大多数,比如粮食的存放周期、粮食的干燥率。通过这三个问题可以看出,这项业务不是一个标准化、流程化的报表,不具备被RPA的前提。

现在我们经常提到一个概念是什么呢?很多共享服务中心在建设的时候,财务组织和财务流程没有很好的设计和优化,财务信息系统没有很好的架构和实施,而想单点的使用RPA来提高某一个流程、某一个阶段的效率,其实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很多准备接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负责人,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rz/8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