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寄语
年8月,中央深改小组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的方向,融合再度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热词与关键词。
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如何解读融合的概念,如何梳理融合的历史发展脉络,如何寻找到新一轮融合的具体路径,成为出版业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努力从出版的基本概念出发,在归纳理论的同时,讨论一些具体的例子,最终回到政策的解读上,以此作为砖头抛出,望能对出版业从业者有所启发,引来更多金玉良言。
一、关于出版的基本概念在探寻出版业的未来之前,有必要先行梳理出版的基本概念。透过各种表象看清出版业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从本质的、基础的概念出发,去寻找更远的未来。
(一)出版的文化属性概念分析
以印刷技术为基础的传统出版业形态下,出版业务流程通常被概况为编、印、发,这是从生产主体角色分工的角度划分的。以下将试试看,如果以较为抽象化的角度去理解,会有怎样的结果。
1.关于对出版活动的理解。
出版是一种古老的人类社会化活动,其活动过程为:人的思想通过表达、借助人的创作能力成为作品(包括文字及其他各类作品);作品通过采集、加工、展现等具体操作,借助聚集了各类专业人员的专业机构的生产能力,成为汇集各类作品的内容产品;借助渠道进入市场满足消费需求,成为内容商品,以商品为纽带,从内容商品到达消费者之后,生产者基于自身的服务能力,与消费者构建服务关系,形成完整的基于内容的服务体系。因此,出版活动可以简化成这样的公式:
出版活动=创作+生产+传播=作品+产品+服务
2.从传统出版业务流程的角度看出版概念。
出版业的主要传统业务中,编辑是最重要的环节。出版企业通常会协助、甚至是指导作者对其作品进行修改,以更好地完成思想的表达;出版企业还会直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策划选题、组织作品创作,直接完成表达。
出版业的另一重要业务是对内容的产品化。同一部小说文稿,编辑环节用怎样的排版、怎样风格的插图等等去展现作品、形成未封装产品,印刷环节用何种纸张去承载、用哪种油墨和印刷装订方式去呈现,都是对作品的表现。x出版业的最后一项业务,是将产品送到消费者(读者)面前。在传统时代,出版企业(其发行部)和发行企业共同担当起这一任务。发行企业借助仓储、运输、专业门店与大量的终端零售点,形成一个复杂而漫长的从生产者直到消费者面前的物流链条,完成对思想的最终传播。
因此,出版业的业务分工可以做如下理解:
3.关于出版的文化属性概念。
上述流程在抽象化之后,关于出版的文化属性角度的概念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出版=思想的(表达+表现+传播)
思想是主观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感悟后形成的,之后,经历对思想的表达以及对表达的表现的过程,最终的表现结果会形成宏观概念的文化。
表达的结果是内容,表现的结果是内容产品,传播的结果是内容服务。表达、表现、传播,都需要按一定的标准与规范,需要借助有形或无形、物质或非物质的介质(载体)来承载。
(二)出版的信息属性概念分析
完成对世界的描述与记录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在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之前,人类用笨拙的方式进行描述和记录。直到印刷技术普及,出版业成为履行该使命的重要参与部门。
1.关于信息与数据。
信息,是客观的,包括自然界信息与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的信息。客观世界有很多的信息存在,这些信息本身就有一定的价值;当人类行为介入到相关社会活动后,其行为结果、行为过程产生的信息,仍然是客观的,这类信息也有其自身价值。就商业社会而言,包括商品信息、商品交易信息、消费信息。人的主观性介入后,对信息进行描述、记录,再产生高级的信息--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信息的主观描述与记录。在对客观信息完成主观认知的基础上,按照共同遵守的表述规则、以特定表达方式表达出来、并进行加工后的、对信息的描述与记录。包括静态和动态数据,出版业的数据包括出版产品信息数据、出版产品交易信息数据。商业社会数据的本质,最终会指向人的行为,或者是行为结果,或者是行为过程。
2.出版业活动流程与信息的关系。
出版业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按一定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方法,对信息进行描述与复制,并以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方式将信息重组,记录为数据。
因此,从信息属性的角度看出版,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出版=信息的(描述+记录+传播)=信息+数据+服务
描述的结果是数据,记录的结果是数据产品。描述、记录的过程中会形成标准与规则,即描述规则与记录规则。
(三)出版文化属性与信息属性的统一
思想的高级阶段表现成果是知识;信息的高级阶段表现形态也是知识。在知识这个高度上,对出版属性分析的两个不同出发点殊途同归。
人类所处的世界是客观的,充满了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既有客观世界本来存在的,也有基于人类活动所客观产生的,思想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本身也是一种信息。因此,思想的表达首先是对思想这种信息的描述。
信息加工后形成数据,如果用文化属性的视角考察数据这一概念,数据也是一种表达。因此,在出版领域,信息属性的数据的概念会接近、甚至是等同于文化属性的内容的概念。
有价值的内容成为知识,有价值的内容产品成为知识产品;有价值的数据成为知识,有价值的数据产品成为知识产品。基于知识产品形成的服务成为知识服务。
从单一的内容产品供应,向基于内容的知识服务,这是内容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从信息服务到数据服务,最终到知识服务,这是信息产业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四)出版的本质概念
出版是一种人类活动,涉及到活动主体、活动对象、活动范围、活动结果、活动结果传播。
基于上述的分析,无论从哪个视角考察,出版活动的核心都将落到内容上。
出版的本质概念可以概括为如下公式:
出版=内容(生产+传播+服务)
在文化属性角度,内容的概念被强调为思想的表达,这里的思想表达既可以是人对具象的客观事物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抽象的主观世界的感悟;在信息属性角度,内容的概念被强调为客观的数据,客观数据既可以是对非人力所控的客观世界的数据,也可以是人的活动带来的客观性结果数据。
出版业的产业模式可以概括为:
出版=内容产品(生产+传播)+(文献+…+知识)服务
服务的基础形态是文献服务,包括:传统时代的资料库,数字技术时代的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各类数字资源库产品,高级服务模式是国际出版业开始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