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
1.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柱基;果皮松脆,揉搓易脱落,种子细小,灰棕色,显油性的药材是
A.决明子
B.五味子
C.蛇床子
D.马钱子
E.女贞子
2.药用部位为干燥成熟果肉的是
A.山茱萸
B.砂仁
C.连翘
D.牵牛子
E.瓜蒌
3.山茱萸的主产地是
A.四川
B.云南
C.甘肃
D.浙江
E.广西
4.药材山茱萸的加工方法是
A.采收后自中部横切成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B.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C.采收后除去杂质,蒸熟,晒干
D.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E.用水煮后干燥,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5.关于药材山茱萸的性状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B.质柔软
C.气微,味淡
D.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
E.表面皱缩,有光泽
1.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柱基;果皮松脆,揉搓易脱落,种子细小,灰棕色,显油性的药材是
A.决明子
B.五味子
C.蛇床子
D.马钱子
E.女贞子
答案:C
解析:蛇床子(药材)为双悬果,呈椭圆形。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柱基,基部偶有细梗。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有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棱线。果皮松脆,揉搓易脱落,种子细小,灰棕色,显油性。
2.药用部位为干燥成熟果肉的是
A.山茱萸
B.砂仁
C.连翘
D.牵牛子
E.瓜蒌
答案:A
解析:山茱萸来源于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3.山茱萸的主产地是
A.四川
B.云南
C.甘肃
D.浙江
E.广西
答案:D
解析:山茱萸主产于浙江省,安徽、陕西、河南等省亦产。
4.药材山茱萸的加工方法是
A.采收后自中部横切成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B.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C.采收后除去杂质,蒸熟,晒干
D.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E.用水煮后干燥,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答案:D
解析:山茱萸于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5.关于药材山茱萸的性状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B.质柔软
C.气微,味淡
D.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
E.表面皱缩,有光泽
答案:C
解析:山茱萸(药材)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
中药二
1.桂龙咳喘宁胶囊除止咳化痰外,又能
A.解表化饮
B.宣肺散寒
C.降气平喘
D.化痰通便
E.润肺止咳
2.某女,26岁。近日因风寒束表、肺气不宣导致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治当选用
A.蛇胆川贝散
B.清肺抑火丸
C.通宣理肺丸
D.橘红丸
E.杏苏止咳颗粒
3.某男,26岁。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证属风寒水饮,宜选用的成药是
A.急支糖浆
B.小青龙合剂
C.养阴清肺膏
D.苏子降气丸
E.蛇胆川贝散
4.某男,50岁。患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久咳,宜选用的成药是
A.急支糖浆
B.苏子降气丸
C.七味都气丸
D.固本咳喘片
E.蛤蚧定喘丸
5.某男,39岁。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瘀伏肺,症见气粗痰涌、痰鸣如吼、咳呛阵作、痰黄稠厚,治当泻肺除壅,涤痰祛瘀,利气平喘,宜选用的成药是
A.蠲哮片
B.急支糖浆
C.七味都气丸
D.蛤蚧定喘丸
E.固本咳喘片
1.桂龙咳喘宁胶囊除止咳化痰外,又能
A.解表化饮
B.宣肺散寒
C.降气平喘
D.化痰通便
E.润肺止咳
答案:C
解析:桂龙咳喘宁胶囊的功能是止咳化痰,降气平喘。
2.某女,26岁。近日因风寒束表、肺气不宣导致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治当选用
A.蛇胆川贝散
B.清肺抑火丸
C.通宣理肺丸
D.橘红丸
E.杏苏止咳颗粒
答案:C
解析:通宣理肺丸主治风寒束表、肺气不宣导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3.某男,26岁。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证属风寒水饮,宜选用的成药是
A.急支糖浆
B.小青龙合剂
C.养阴清肺膏
D.苏子降气丸
E.蛇胆川贝散
答案:B
解析:小青龙合剂主治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4.某男,50岁。患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久咳,宜选用的成药是
A.急支糖浆
B.苏子降气丸
C.七味都气丸
D.固本咳喘片
E.蛤蚧定喘丸
答案:E
解析:蛤蚧定喘丸主治肺肾两虚、阴虚肺热导致的虚劳久咳、年老哮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
5.某男,39岁。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瘀伏肺,症见气粗痰涌、痰鸣如吼、咳呛阵作、痰黄稠厚,治当泻肺除壅,涤痰祛瘀,利气平喘,宜选用的成药是
A.蠲哮片
B.急支糖浆
C.七味都气丸
D.蛤蚧定喘丸
E.固本咳喘片
答案:A
解析:蠲哮片的功能是泻肺除壅,涤痰祛瘀,利气平喘。其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瘀伏肺证,症见气粗痰涌、痰鸣如吼、咳呛阵作、痰黄稠厚。
中药综合
1.与含有较多还原性溴离子或碘离子的中成药如与溴化钾、三溴合剂、碘化钾、碘喉片等长时间同服,会在肠内形成有刺激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赤痢样大便的药物是
A.含朱砂的中成药
B.含牛黄的中成药
C.含麻黄的中成药
D.含甘草的中成药
E.含天麻的中成药
2.属于协同增效的药组是
A.六君子汤与抗震颤麻痹药
B.小柴胡汤与丝裂霉素C
C.补中益气汤与抗胆碱酯酶药
D.曼陀罗与强心苷
E.黄药子与四环素
3.用右旋糖酐、能量合剂抢救心肌梗死患者宜联用的中药是
A.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
B.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片
C.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丸
D.木香顺气丸、麝香保心丸
E.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
4.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用生脉散、丹参注射液宜联用
A.泼尼松
B.强心苷
C.咖啡因
D.莨菪碱
E.盐酸可乐定
5.因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司机和登高作业者感冒时不宜服用的中成药是
A.强力感冒片
B.感冒清胶囊
C.抗感灵片
D.感冒清热颗粒
E.舒肺糖浆
1.与含有较多还原性溴离子或碘离子的中成药如与溴化钾、三溴合剂、碘化钾、碘喉片等长时间同服,会在肠内形成有刺激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赤痢样大便的药物是
A.含朱砂的中成药
B.含牛黄的中成药
C.含麻黄的中成药
D.含甘草的中成药
E.含天麻的中成药
答案:A
解析:含汞类中药及其制剂,如朱砂、轻粉、朱砂安神丸、仁丹、紫雪散、补心丹、磁朱丸等,不能与溴化钾、三溴合剂、碘化钾、碘喉片等同服,因汞离子与溴离子或碘离子在肠中相遇后,会生成有剧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从而导致药源性肠炎或赤痢样大便。
2.属于协同增效的药组是
A.六君子汤与抗震颤麻痹药
B.小柴胡汤与丝裂霉素C
C.补中益气汤与抗胆碱酯酶药
D.曼陀罗与强心苷
E.黄药子与四环素
答案:C
解析: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酯酶药联用,治肌无力疗效较好。
3.用右旋糖酐、能量合剂抢救心肌梗死患者宜联用的中药是
A.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
B.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片
C.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丸
D.木香顺气丸、麝香保心丸
E.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
答案:E
解析: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同用,可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4.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用生脉散、丹参注射液宜联用
A.泼尼松
B.强心苷
C.咖啡因
D.莨菪碱
E.盐酸可乐定
答案:D
解析:用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莨菪碱合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适度提高心率,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的状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5.因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司机和登高作业者感冒时不宜服用的中成药是
A.强力感冒片
B.感冒清胶囊
C.抗感灵片
D.感冒清热颗粒
E.舒肺糖浆
答案:B
解析:感冒清胶囊含有的西药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C。
西药一
1.属于天然高分子成囊材料的是
A.羧甲基纤维素钠
B.甲基纤维素
C.聚乳酸
D.乙基纤维素
E.海藻酸盐
2.下列辅料中,可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囊材是
A.聚乳酸(PLA)
B.羟丙甲纤维素
C.乙基纤维素
D.聚酰胺
E.阿拉伯胶
3.将β-胡萝卜素制成微囊的目的是
A.防止其水解
B.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C.防止其挥发
D.防止其氧化
E.增加其溶解度
4.下列辅料中,可作为微球载体的合成聚合物是
A.壳聚糖
B.聚乳酸
C.阿拉伯胶
D.海藻酸盐
E.葡聚糖
5.在阿司匹林与氯苯那敏配伍时,分别将这两种药制成微囊的目的是
A.控制药物的释放
B.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C.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减少对胃的刺激
D.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E.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1.属于天然高分子成囊材料的是
A.羧甲基纤维素钠
B.甲基纤维素
C.聚乳酸
D.乙基纤维素
E.海藻酸盐
答案:E
解析:天然高分子成囊材料包括: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盐、壳聚糖。
2.下列辅料中,可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囊材是
A.聚乳酸(PLA)
B.羟丙甲纤维素
C.乙基纤维素
D.聚酰胺
E.阿拉伯胶
答案:A
解析:可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囊材包括: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PLA)、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等。
3.将β-胡萝卜素制成微囊的目的是
A.防止其水解
B.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C.防止其挥发
D.防止其氧化
E.增加其溶解度
答案:D
解析:β-胡萝卜素易氧化,制成微囊防止其氧化。
4.下列辅料中,可作为微球载体的合成聚合物是
A.壳聚糖
B.聚乳酸
C.阿拉伯胶
D.海藻酸盐
E.葡聚糖
答案:B
解析:可作为微球载体的合成聚合物包括聚乳酸(PLA)、聚丙交酯乙交酯(PLCG)、聚乳酸-羟乙酸(PLGA)、聚己内酯、聚丙交酯、聚羟丁酸等。
5.在阿司匹林与氯苯那敏配伍时,分别将这两种药制成微囊的目的是
A.控制药物的释放
B.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C.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减少对胃的刺激
D.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E.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答案:D
解析:阿司匹林与氯苯那敏配伍后阿司匹林的降解加速,分别包囊后可避免,属于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西药二
1.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选用
A.胰岛素
B.二甲双胍
C.格列齐特
D.利拉鲁肽
E.阿卡波糖
2.具有长效、平稳,无峰值血浆药物浓度的胰岛素是
A.甘精胰岛素
B.门冬胰岛素
C.赖脯胰岛素
D.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E.精蛋白锌胰岛素
3.下列关于胰岛素用药监护说法错误的是
A.每次注射需要换不同部位
B.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口服葡萄糖或蔗糖
C.应警惕过敏反应
D.未开瓶的胰岛素在2℃~10℃保存
E.开始使用的胰岛素使用完后应立即放回2℃~10℃保存,避免室温存放
4.下列胰岛素中需在三餐前注射给药的是
A.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B.精蛋白锌胰岛素
C.地特胰岛素
D.甘精胰岛素
E.门冬胰岛素
5.下列属于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的是
A.格列喹酮
B.瑞格列奈
C.吡格列酮
D.二甲双胍
E.阿卡波糖
1.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选用
A.胰岛素
B.二甲双胍
C.格列齐特
D.利拉鲁肽
E.阿卡波糖
答案:A
解析:胰岛素静脉给药可用于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性昏迷。
2.具有长效、平稳,无峰值血浆药物浓度的胰岛素是
A.甘精胰岛素
B.门冬胰岛素
C.赖脯胰岛素
D.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E.精蛋白锌胰岛素
答案:A
解析:甘精胰岛素在中性pH液中溶解度低,在酸性(pH=4)注射液中完全溶解,注入皮下组织后酸性溶液被中和,形成细微沉淀物,持续释放少量甘精胰岛素,具有长效、平稳的特点,无峰值血浆药物浓度。
3.下列关于胰岛素用药监护说法错误的是
A.每次注射需要换不同部位
B.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口服葡萄糖或蔗糖
C.应警惕过敏反应
D.未开瓶的胰岛素在2℃~10℃保存
E.开始使用的胰岛素使用完后应立即放回2℃~10℃保存,避免室温存放
答案:E
解析:已开始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可在室温(最高25℃)保存最长4~6周。
4.下列胰岛素中需在三餐前注射给药的是
A.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B.精蛋白锌胰岛素
C.地特胰岛素
D.甘精胰岛素
E.门冬胰岛素
答案:E
解析:门冬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用法用量:皮下注射,于三餐前15min至进餐开始时皮下注射1次,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
5.下列属于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的是
A.格列喹酮
B.瑞格列奈
C.吡格列酮
D.二甲双胍
E.阿卡波糖
答案:A
解析: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的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西药综合
1.下列药物中,能解救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是
A.亚甲蓝
B.维生素K1
C.维生素B6
D.普萘洛尔
E.氟马西尼
2.以下药物中毒事例中不宜用硫酸镁导泻的是
A.降糖药中毒
B.镇静药中毒
C.解热镇痛药中毒
D.抗结核药中毒
E.抗菌药物中毒
3.中毒解救时支持与对症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尽快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B.保护及恢复重要器官的功能
C.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状态
D.中毒性高热必须物理降温,但不能用氯丙嗪降温
E.帮助中毒患者恢复
4.下列物质口服中毒后,解救时不宜洗胃的是
A.乐果
B.汽油
C.砒霜
D.重金属
E.氰化物
5.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解毒剂
A.亚硝酸钠
B.纳洛酮
C.硫代硫酸钠
D.盐酸戊乙奎醚
E.乙酰半胱氨酸
1.下列药物中,能解救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是
A.亚甲蓝
B.维生素K1
C.维生素B6
D.普萘洛尔
E.氟马西尼
答案:A
解析:亚甲蓝(美蓝)用于氰化物中毒,小剂量可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中毒等)。
2.以下药物中毒事例中不宜用硫酸镁导泻的是
A.降糖药中毒
B.镇静药中毒
C.解热镇痛药中毒
D.抗结核药中毒
E.抗菌药物中毒
答案:B
解析:导泻:一般用硫酸钠或硫酸镁15~30g溶解于ml水中内服导泻,以硫酸钠较为常用。注意事项:①若毒物引起严重腹泻,则不能用导泻法;②腐蚀性毒物中毒或极度衰弱者禁用导泻法;③镇静药与催眠药中毒时,避免使用硫酸镁导泻。
3.中毒解救时支持与对症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尽快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B.保护及恢复重要器官的功能
C.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状态
D.中毒性高热必须物理降温,但不能用氯丙嗪降温
E.帮助中毒患者恢复
答案:D
解析:中毒性高热必须物理降温,如无禁忌证可考虑同时使用氯丙嗪降温。
4.下列物质口服中毒后,解救时不宜洗胃的是
A.乐果
B.汽油
C.砒霜
D.重金属
E.氰化物
答案:B
解析:洗胃注意事项:①中毒毒物进入体内时间在4~6小时之内应洗胃,超过4~6小时毒物大多吸收,但是如果服毒量很大或者毒物过多,或所服毒物存在胃-血-胃循环,尽管超过6小时,仍有洗胃的指征;②深度昏迷,洗胃时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③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之前禁止洗胃,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惊厥或呼吸停止应立即停止洗胃并对症治疗;④每次灌入洗胃液为~ml,最多不超过ml,过多则易将毒物驱入肠中;⑤强腐蚀剂中毒患者禁止洗胃,因可能引起食道及胃穿孔;⑥洗胃时要注意减少注入液体压力,防止胃穿孔;⑦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如汽油)口服中毒患者不宜洗胃,因胃反流后可引起类脂质性肺炎;⑧应将胃内容物抽出做毒物分析鉴定。
5.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解毒剂
A.亚硝酸钠
B.纳洛酮
C.硫代硫酸钠
D.盐酸戊乙奎醚
E.乙酰半胱氨酸
答案:E
解析:A项亚硝酸钠——治疗氰化物中毒。B项纳洛酮——用于急性阿片类中毒(表现为中枢和呼吸抑制)及急性乙醇中毒。C项硫代硫酸钠——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也用于砷、汞、铅中毒等。D项盐酸戊乙奎醚——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和中毒后期或胆碱酯酶(ChE)老化后维持阿托品化。E项乙酰半胱氨酸——用于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所致的中毒。
法规
1.药品管理法律体系按照法律效力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部门规章、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法律
B.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
C.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D.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法律
2.关于法律效力层级和法律冲突解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
B.在同一位阶的法之间,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C.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D.行政法规之间对于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号)是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4.《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属于
A.地方性法规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5.《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号)属于
A.地方性法规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1.药品管理法律体系按照法律效力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部门规章、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法律
B.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
C.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D.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法律
答案:C
解析:药品管理法律体系按照法律效力等级依次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2.关于法律效力层级和法律冲突解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
B.在同一位阶的法之间,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C.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D.行政法规之间对于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答案:D
解析: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答案:A
解析: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属于
A.地方性法规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答案:D
解析: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等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由部门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5.《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号)属于
A.地方性法规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答案:C
解析: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