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ldquo药用动物rdquo

黑熊(狗熊、熊瞎子)

体重~kg,体长1.5左右。头部宽阔,吻较短,鼻端裸露。耳较长而明显,被有长毛。全身被有具光泽的黑毛。颊后及颈部两侧毛甚长,形成两个半圆形的毛丛。胸部有一明显的新月牙白斑。尾短,四肢粗大。前足的腕垫宽大,与掌垫相连;后足蹠垫宽大而肥厚。

黑熊为林栖动物,栖息海拔~m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夏季登往高处,冬季迁至谷地。视觉较差,但嗅觉和听觉灵敏。行动谨慎机警,如遇危险则迅速逃入密林。善于爬树和游泳。受伤后性极凶猛,可攻击人畜。食性很杂,以多种植物叶、芽、嫩枝、果实和种子为食,尤喜食板栗、丝栗子、松子和菌类,也食小兽、鸟、鸟卵、蟹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夏季交配,孕期7个月,每胎1~2仔。

省内为西南亚种,分布于贵定、惠水、三都、长顺、罗甸、望谟、独山、安龙、金沙、松桃、江口和印江。省外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广东、广西、云南和西藏。

全年皆可捕捉,冬季捕获者为佳。可采用枪击、铁夹、陷坑等方法捕捉。捕后即剖腹取胆,扎紧胆囊口,悬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备用;将足掌砍下,糊以泥土,挂起晾干或用微火烘干,干燥去净泥土,即得药用熊掌;取出体内脂肪,熬炼去滓即得熊脂;剥去四肢骨上皮、肉、筋腱,阴干,即得熊骨;熊肉鲜用。贵州所产熊在野外分布地已极狭窄,数量亦很稀少,应禁猎而积极开展人工饲养。黑熊在圈养条件下极易繁殖,4~6个月交配,孕期天左右。

胆囊、足掌、脂肪、骨、肉均可入药。熊胆汁主含胆汁酸类的碱金属盐,又含胆甾醇及胆色素。胆汁中含20%左右的牛磺熊脱氧胆酸,此为其主要成分,被水解则生成牛磺酸与熊脱氧胆酸,并含少量的鹅脱氧胆酸及胆酸。

胆:性寒,味苦;掌:性温,味甘、咸;脂肪:性温、味甘;骨:性微辛、味咸;肉:性温,味甘。

胆:清热、镇痉、明目、杀虫、止痛,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痫、疳积、目翳、喉痹、疔痔恶疮;掌:御风寒、益气力;脂:补虚损、强筋骨、润肌肤,治风痹不仁、筋脉挛急、虚损赢瘦、头癣、白秃;骨:治风湿,关节肿痛;肉:补虚损、强筋骨,治脚气、风痹、手足不随、筋脉挛急。

1、痔瘘:熊胆、麝香、冰片各等分。外痔为末涂患处,内痔以纱条送入肛内。

胆囊炎、胆结石和黄疸:熊胆0.3g,郁金6g,姜黄6g,茵陈蒿9g,水煎服。

目赤障翳:黄连g,熊胆一个,蛇胆10个,白矾6g,上药加水0ml,煎熬至ml时即停火侯冷,滤去其渣,再熬半个小时,加入酒ml,樟脑3g,薄荷0.3g,和匀。点眼,每日3次。

痔疮痈疽,牙痛、喉痛、小儿惊风;乳香、没药、硼砂、明雄、熊胆、血竭、葶苈、沉香、冰片各3g,麝香、牛黄、珍珠各1.5g,詹酥6g,兽骨烧焦研末15g,共为细末,阿胶水为丸,如豌豆大。每用一丸,入葱白内捣碎,酒送服后,卧床盖被取汗。

脾胃虚弱,风寒湿痹;熊掌一对,煮食。

鹅掌风:熊油30g,瓦松9g,轻粉3g,樟脑3g,各为末。先以甘草9g,桂枝9g煎汤洗之,烘干,以熊油调各末,搽而烘之,每日3次。

风湿骨关节肿痛:熊骨、桂枝、茅术、牛膝、杜仲、防己,煎汤或浸酒服。

中风心肺风热,手足不随及风痹不仁,筋脉五缓,恍惚烦躁:熊肉g,如常法调和或腌腊,空腹食之。

黑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予捕捉。

本文摘自——《贵州药用动物》

                







































白癜风早期图片
白癜风问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xianga.com/sxxz/4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